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傅志寰:全国农业信贷投入逐年增加 五因素制约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5日08:56 龙虎网

  【龙虎网讯】近年来,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重视金融支农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改进金融服务,农业信贷投入呈逐年增加趋势,农民贷款难得到一定缓解。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傅志寰24日在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金融支农问题调研组关于金融支农问题的调研情况时说,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再贷款等措施不断增加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投入。1999年至2003年,共安排农村信用社再贷款12
中国互联网络调查问卷 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夏季房展6.24国贸开幕
38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灾区、粮食主产区及其他资金紧张地区的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2004年又增加安排50亿元再贷款,用于粮食主产区发放春耕生产贷款。

  傅志寰说,农村信用社坚持为“三农”服务的经营方向,把农户和农业经济组织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在金融支农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1996年底,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为1487亿元,到2004年3月末,已经增加到8180亿元,平均每年净增加799亿元。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占全国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85.6%。农村信用社大力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到2004年3月末,两种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365亿元和652亿元。

  傅志寰说,中国农业银行把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支农工作的重点。到2003年底,农业产业化贷款余额654亿元,其中当年发放399亿元。到2003年底,与“三农”有关的贷款余额达9288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42%。

  傅志寰说,农业发展银行认真落实粮棉购销政策,做好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1998年至2003年,累计发放粮棉油收购贷款9187亿元,解决了多年困扰广大农民的“打白条”问题。

  今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把金融支农作为着力点之一,加大了工作力度。一季度末,吉林农户贷款同比增长24%,辽宁和湖南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分别增长32.8%和18.7%。江西省去年短期农业贷款增长26.51%。从调研情况看,全国金融支农工作正在得到加强。

  五大因素制约金融支农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傅志寰24日在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金融支农问题调研组关于金融支农问题的调研情况时说,农村特别是农户信贷的特点决定了农村金融的交易成本和信贷风险都很高,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从整体上看,已经不适应农村信贷的特点和农民的金融需求,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一,国有商业银行出于防范风险和提高经营效益的考虑,已经大规模撤离农村,贷款权纷纷上收,留在县和县级以下的分支机构主要以吸收存款为主,从农村吸收的资金更多地投向回报高的产业和地区。1999-2001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从贫困省份撤掉分支机构3万多个。

  第二,农村信用社要发挥金融支农“主力军”的作用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信用社的性质不明确,为社员服务没有体制上的保证。多数信用社中社员股金占的比重很少,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上类似国有金融机构,不少信用社向商业化转变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二是农村信用社历史上形成了大量不良贷款和亏损挂账,包袱沉重。多数地方的信用社不良贷款率较高,相当比例的信用社已经资不抵债。三是农村信用社吸收存款难,资金紧张,无力扩大支农信贷规模。

  第三,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太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主要负责粮棉油收购、储运等环节的资金提供,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又面临业务严重萎缩的问题,没有真正起到支持农业开发的作用,亏损十分严重。

  第四,农户和农村企业贷款抵押难,担保难,分散风险的机制不健全。土地承包权抵押存在很大的难度,农民缺乏其他的抵押品,又没有专门的担保基金或机构为农户提供担保。由于农业保险萎缩,一遇到自然灾害,就有大批农民和农业企业遭受严重损失,无力归还贷款,影响了金融机构开展农业贷款的积极性。

  第五,各地对防范和打击高利贷、地下钱庄比较重视,但对如何组织和引导民间借贷为“三农”服务重视不够。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小浪底库区游船沉没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李长春出访亚欧四国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大学生卷入非法传销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