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禁毒是一项社会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6日03:53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今天是第17个“国际禁毒日”。一周前,全国禁毒工作会议在昆明市开幕,据公安部会上披露,到2003年年底,我国内地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到103万人,同比上升了11%,其中74.3万是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72.2%……触目这组数据,我想没有几个人不心惊肉跳的。众所周知,吸毒是相当一部分社会犯罪以及艾滋病传播的罪恶渊薮,103万吸毒人员就等于103万颗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社会安定与公众健康,亟待“排除”。

中国互联网络调查问卷 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夏季房展6.24国贸开幕

  禁毒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一直在寻找着能有效遏制毒品泛滥的办法。在此次昆明会议上,国家禁毒委员会提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禁毒工作必须牢牢抓住遏制毒品来源、遏制毒品危害、遏制新吸毒人员滋生3个重点展开。我以为这个“药方”是管用的,如果能切实得到贯彻,必然能够遏制毒品泛滥的势头。

  遏制毒品来源,就是从源头上切断毒品供给。因我国毒品绝大多数来源于“金三角”地区,这就需要我们与周边国家展开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仍是此次昆明会议上的消息,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金三角”毒源地的罂粟种植面积已由1998年的195万亩减至2003年的110万亩。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但让人忧虑的是,一边是毒源地产量的锐减,一边却是国内吸毒人群的比例加剧上升,这个现象必须得到注意,它表明我国国内制毒活动已成为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毒源。

  遏制毒品危害,即把毒品的“毒性”降低到最小,而这则需强制戒毒与人道疏导并举。目前,我国不少地方政府已开始向吸毒人员免费提供清洁针具,其中云南个旧地区还向吸毒人员提供毒品替代品———美沙酮。这种看似“退让”的做法当然会引起争议,但应看到,这种“退让”至少可使吸毒人员不用为寻找毒资而扰乱社会治安、影响社会稳定,同时减少艾滋病的感染机会,总的来说利大于弊。

  遏制新吸毒人员滋生,这是禁毒的最后一项工作,也是最难做到的。它一方面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尤其是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教育,另一方面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今年“国际禁毒日”的宣传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依我来看,与自觉抵制相比,积极参与更为重要,但参与绝不是一种姿态,而是要拿出实际行动来阻遏毒魔并帮助已经沾染了吸毒恶习之人。比如《上海青年报》近日连续报道了吸毒青年阿三在一位社区女义工的帮助下实现生理戒毒的感人故事,它彰显的不仅是一片爱心,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但需要指出的是,阿三们仍面临着巨大的社会歧视压力,这非常致命,倘若社会不能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怀,他们的心理防线一旦失守,难免再度堕入罪恶的深渊。

  目前,我国已有意向为禁毒立法,这是值得欣喜的一件事情。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禁毒毕竟是一项社会工程,在以法律手段严厉打击贩毒、吸毒的同时,还需要政府职能部门担负起重要的规范主导作用,同时社会也应当理性对待吸毒者,摈除偏见与歧视。唯此,才能遏制毒品的泛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小浪底库区游船沉没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曾庆红李长春出访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2004年各地防汛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