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康达”的摇米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7日13:40 新民晚报 | |||||||||
一个名为“姚康达”的人,在工商银行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支行获得个人住房贷款7141万元,购买了128套住房。这是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近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审计报告中曝光的违法违规“清单”中的一例。 工行有关人士称不清楚姚康达到底是谁,7000多万贷款业已全额收回。这些放贷发生于2002年和2003年上半年,央行关于房产信贷的121号文件出台之前,对个人住房贷款还没有
面对这样的回答,不知自称“国家财产看门人”的审计长会怎么想。姚康达案例,只是对一家国有银行总行及21个分行的审计抽查中发现的,姚康达其人至今毫无显山露水之心,连个影子都不露。天晓得国有银行中此类案例还有多少。国有资产,百姓存款,纳税人的血汗,不知不觉地成了某些人的摇米机。 也许,与5.78亿元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虚报套取,挪用私分救灾资金事件相比,姚康达已属守法户;与广东一民企业主向工行累计借贷74亿,造成银行贷款损失10亿元相比,姚康达的操守简直就应该获得赞美。如果他将7000多万元的借贷前后,与128套住房的买卖过程如实道来,写成发财指南,肯定畅销海内外。只是,平头百姓多少有点郁闷——为什么姚康达不是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