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后面的“潜规则” 揭开招标投标迷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8日08:56 桂龙新闻网 | |||||||||
办法》将正式实施。日前,本报连续接到有亲身经历的读者报料称,“招投标背后可操作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这里面有个很深的‘洞’。”记者循线采访,了解到了招投标过程的一些“玄机” 捅破纸 单位选“高价标” 玄机不言而喻
“真是想不通,这项工程我们认为只要320万元就可以做了,结果招标单位却让另一投标单位以490万元中了标。”南宁市的蒙先生最近向记者报料。 蒙先生是做工程的,近年来,他通过招标渠道做了许多工程,也赚了不少钱。今年5月,他得知广西某大型国有企业有一项工程要招标,便通过招标单位提供的一些资料,向中介评估机构做了估算,该工程预算价约在400万元左右。于是,他根据惯例给招标单位让利80万元,以320万元的底价参与竞标。当时,参与竞标的有9个单位。谁知开标那天,结果令他们大失所望:最后中标的竟是开出490万元的单位。更令人奇怪的是,招标单位最后亮出的标底竟是500万元。 蒙先生说:“这个标开得太离谱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里面有猫腻。我们同样是按照招标单位的规定制作标书,人工、材料、资质等不会比别人差,为什么招标单位要选择一个高出我们170万元价格的单位?说白了,这是国有资产变相流到了私人口袋。”吕某与蒙先生有同样的感受,只不过他投标的是设备类,而不是工程类。吕说,他在参与竞标广西某大医院的医疗设备时,按招标单位的规定,他们提供同样品牌、型号的设备,技术也不比人家差。但最后开标时,中标单位的价格硬是比他所报的价格高出50万元。他质疑:“招标单位偏好选高价标,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玄机?” 曝内幕 建筑单位吃“围标饭” 招投标过程到底有哪些玄机?一名业内人士向记者抖出了内幕。 这几年,徐先生多次参与投标,从中得到的经验也不少。他说,法律明确禁止的围标行为就无处不在,尤其在工程招标这块,围标已成为这个行业里的“潜规则”。 比如说,一个搞建筑的老板,不但认识很多国营建筑公司,而且他还可以同时以不同的公司名字挂靠建筑单位。当有工程招标时,只要他们陪标,他一方面承诺给这几个建筑公司以利润;另一方面,他又不惜成本打点招标单位和招标公司,几千万的工程招标,竟可以做到“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如探囊取物。 徐先生说,虽然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围标,但你就是没法掌握他的证据。因为这一招投标过程都是在按法律程序走的,从招标单位到招标公司,最后到各投标单位,都是那么心照不宣地顺利通过,这就像一个“铁桶阵”,监督单位根本无法从中找出任何违规操作的证据。在一项重大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招标单位、招投标公司以及投标单位的“圈内人士”,会在这一时段内各配一张新手机卡单线联系,目的是防止监控单位监听,工程招标完后,就将卡扔掉。 徐先生还告诉记者,目前的工程招投标利润比以前少多了,因为现在大多数房地产商是做工程出身的,对工程招投标的内幕了如指掌,他们尽量将利润空间压得很低。据了解,以前房地产业刚兴起时,为了攫取巨额利润,投标单位甚至用黑势力来控制中标。 蒙先生也坦白地说,他这次竞标工程也采用了围标的做法。他邀请另外3家单位替他围标,报出的价格都差不了多少。他们事先约定,4家单位不管谁中标,都给蒙先生做工程,其他3家单位只坐收适当的“红利”。开标后,他也明白对方同样采用了围标战术,而且是5家单位抱成一团。他分析自己出局的原因,是没有打通招标单位和招标公司这两个环节。 叹苦衷 招标公司左右为难 “招标单位没错,投标单位也没错,一有投诉,说来说去都是我们招标公司有错。”一位在招标公司上班的朋友向记者道出了他们的苦衷。 这位朋友常常学习招投标法,但就是没法“依法办事”,常常昧着良心干事。比如说,一个项目招标,通过评委评标后,按法律规定,应该是分数第一名的为中标单位。但对不起,分数为第二名的投标单位是招标单位“打过招呼”的,第一名得让位。 “遇到这样的事真的很伤脑筋。因为招标单位是我们招标公司的衣食父母,如果不按他们的意思办,那就意味着我们与这家单位没有缘分了,下次招标肯定不会委托我们。而按照他们的意思办,就肯定要违背良心。”朋友无奈地说。 记者问:“所有的招标过程不都是公开的、透明度很高吗?而且评委们都是随机抽选的,还有检察官等相关人员进行监督,分数已经出来了,你们还能怎么做手脚?”朋友不愿多作解释,只是说:“有些东西不是你所能了解的。”他还告诉记者,招投标这块领域,应该说大多数是在按章操作,但暗箱操作的也大有人在,有关单位还真的难以监控到位。 “我们有时候真的是两头不是人,不知该怎样做才能让双方满意。”这位朋友说,其实招标说简单也简单,如果你是一名个体老板,有项目要向社会招标,你肯定会睁大眼睛去找那些花钱少、能做事的单位,因为是你自己出钱办事,绝对不会乱撒钱。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招标。 堵黑洞 检察官全程监督招投标 去年,南宁市检察院曾93次派检察员对“136”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进行全程监督。 据了解,2003年度南宁市投资60多个亿搞城市建设,其中涉及到114个项目。在这些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中,招投标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环节,没有中标的单位常常抱怨其中“有猫腻”。去年9月,中铁十八局广西分公司向检察人员反映,他们参加南宁市江南污水处理厂外部雨水改线工程投标的资格预审未能通过,认为评分有误,涉嫌暗箱操作,请求核查。检察人员立即到招标办、招标代理机构调取有关原始资料,并向具体负责该项目资格预审现场的监督人员详细了解情况,最后认为该工程资格预审程序合法、评分准确。检察人员还邀请该公司负责人到检察院,给他们逐项解释被扣分的原因,最终消除了误会。 在南宁市2003年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会上,南宁市检察院检察长朱名胜郑重宣布:“‘136’工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正式启动。”随后,“南宁市人民检察院‘136’工程项目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点”挂牌,派驻的检察人员随即到南宁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上班。他们主要对招投标过程是否严格按照投标法及项目招投标文件的规定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专家评委独立、客观、公正地评分,还现场提供法律咨询和受理涉嫌职务犯罪的举报。 去年7月,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会议系统的设备采购进行招投标,因为涉及金额较大,在开标的那天,特意将评标会议设在了市区外的一个山庄,5个评委加上检察员等监督工作人员全部将手机关掉,与外界断绝联系,以防专家评委泄露标底,结果这次开标圆满成功。(南国早报记者邓志勇) 来源:南国早报 责编:韦力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