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跟进”国家审计署有何困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8日11:20 南方都市报 | |||||||||
作者:何三畏 国家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家各级机关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已经有几次了。每一次都多少有点震动。这一次的震动不算小。媒体形容为“触目惊心”,涉及侵占挪用骗贷和涉嫌贪污的部局级单位数十个。
不管结果怎样,你不能不说这是重大进步。任何进步都起源于公开,财政管理是国家政治的重要内容,财政不断公开的下一步,是经济上的民主。可惜,已经有好几年,审计的结果出来之后,也等于问题大体上已经“结果”,至少没有向社会公开处理结果。我不相信人大常委会诸公能够一而再再而三地安安静静坐在那里听完那些动辄数十亿元的经济黑洞,始终不会发出严厉的追问。我相信进步的轨迹就是这样,先有公开的信息唤起人们向当家做主的角色归位,一次又一次,总之接下来才是改进的行动。 果然,“审计出来的问题要一查到底”——全国人大常委要求司法和行政监察部门跟进审计署披露的“惊人清单”。这个消息晚于“审计清单”一天出来。但亦属正常。但更正常的情况应该是,司法和行政监察等部门在“被要求”之前,或者说不需要“被要求”,都应该有独立的发现和独立的作为。而从过去的情况看,面对国家审计署提出的问题,相关国家权力机关似乎并“没有准备好”。 当然,我也不同意使用“审计风暴”一词,因为审计事实上没有像风暴一样突进于其他部门。例如,审计结果除了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演讲一番,并不向民众全文公布。我只能说这叫“进步的阶段性”,我完全相信随着以后的进步,有一天向新闻界公布国家财政审计结果跟审计本身一样天经地义。不,甚至是这样,像国家电力公司这样掌握着重大国计民生资源的亦官亦商的“省部级单位”,其财政的基本走向,公民应该随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而审计也应该是公开的,或者招聘委托有国际信誉的公司来代理,而不是一个“暗访组”。 当然,也有跟国家审计署同步工作的,那便是国家级的新闻单位,如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在国家审计署公布报告的当天晚上,《焦点访谈》就访谈了被国家审计署“审中”的广东省化州市教育局挪用2000多万元教育经费用于盖办公楼吃吃喝喝送红包发福利。新华社也发了广东吴川市作为一个贫困县级市,教育局一天餐费4000元,一年吃掉600万元教育经费的报道。 总之,我觉得这些报道都非常不错。特别是“配合”国家审计署报告出台的时候。贫困地区的教育当局吃教育的确令人伤心。不过,我同时也认为,“有钱的地方”的腐败同样令人伤心。谁都想得到,2000万元也罢,600万元也罢,都只不过是国家审计报告发现的数十个省部级部门的小数点后面的尘埃。《焦点访谈》本部就在北京,不就近访谈一下那数十个重大问题已经摊在桌面上的大单位中的任何一个,天高地远地到广东贫困地区去选择一个“次要新闻”,又是何苦来哉? 所以,我觉得全国人大常委会最好也“要求”权威新闻媒体迅速“跟进”审计署披露的“惊人清单”。当然,如果权威媒体不失职的话,应该不劳谁去“要求”他们,他们自己就应该有这样的要求,要求报道最重要的新闻,而不是在国家审计署给了“新闻线索”,还不惜成本往偏的远的次要的地方赶。事实上,如果允许把国家审计署近年的任何一次报告的枯燥数字展开,完全可以做成一部断代史的重要一章,怎能不是好新闻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