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科教时评:看奥数如何成了“数学杂技”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9日09:13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据6月25日《文汇报》报道,日前,上海市教委负责人在一次工作会议上对越来越热的中小学奥数正式叫停———“奥数是数学里的杂技,对学生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有些人借奥数在孩子们身上赚钱。”为此,他要求各学校“关紧校门”,“坚决不让奥数题目、奥数教材进入校园”。然而,玩“数学杂技”的人哪肯偃旗息鼓,一些奥数班纷纷更名为“应用数学”、“通用数学”,继续在广揽生源(见当日该报6版《“数学杂技”有人还在玩》)。

中国互联网络调查问卷 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夏季房展6.24国贸开幕

  笔者的女儿读小学三年级,叫嚷着上奥数班已有好几个月了,说是“只要奥数学懂了,学算术是小菜一碟”。我和妻子都是文科学历背景,说实在话,对数学几乎一窍不通,于是视“神奇”的奥数为“高科技”,深恐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就在这几天,我和妻子跑了四五家奥数培训班。所到之处,尽管每期收费480元至600元,但仍然人满为患。亲历“奥数热”,真是让人嘘唏不已。

  现在好了,终于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叫停奥数,总算驱散了积郁在我心头一块阴云———原来,奥数仅仅是一种令人目眩的“数学杂技”,并非孩子非学不可的什么益智课程。想必,像我们这样一度对奥数培训盲目追随的家长不在少数。

  那么,奥数是怎样被炒热的呢?据我所知,其幕后流程大体是这样的———

  第一步,疯狂造势,误导家长。某些“社会办学力量”和民间学术社团挂钩,举办奥数演示活动,并将奥数与国际上举办的数学或化学奥赛,生硬地扯到一块。因为,按照惯例,获得国际奥赛金、银、铜奖的学生等于拿到了重点高校的入学通知,所以,家长们对奥数立马肃然起敬。有些奥数培训机构还联手组织电视奥数大赛,并让事先安排好的“奥数托儿”当场打擂,看得不少孩子脸红心跳,看得他们的家长啧啧称奇。

  第二步,教师入股,蚕食校园。不少奥数培训机构原本就是和在职教师合伙创办的。利用教学上的便利,这些教师将奥数题目、教材带进教研组是轻而易举的事。由于推销教材的回扣相当可观,奥数在得到“好处”的教师的嘴里,也就变得愈发神乎其神了。在“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之类“说法”的鼓动下,一些学校或出租教室让人家办班,或干脆自己办起了奥数班。当然,收费是少不了的。

  第三步,干预考试,请君入瓮。有的任课教师在学校组织考试时,以种种堂而皇之的名目,将一些奥数题目塞进试卷。孩子们面对这种“数学杂技”,自然只有干着急,等着丢分。

  家长一瞧成绩单,难免不追问再三。当得知孩子成绩垮在奥数上,大部分家长还会吝惜奥数培训费吗?于是乎,“奥数热”一波高过一波,培训机构只差没用点钞机来数票子了。

  “数学杂技”不仅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加重了学生负担,而且助长了少数教师不讲职业道德、惟利是图的不良作风。若任其以“实用数学”、“通用数学”或其他什么名义继续“培训”下去,其后果自可想见。我以为,既然奥数“对学生没有任何意义”,那么,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就应该会同工商部门对这类培训班予以查禁,免得他们钱迷心窍,误人子弟。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土耳其人质遭绑架
北约峰会28日开幕
第三轮朝核六方会谈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