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海发展与矮桥战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9日14:41 瞭望东方周刊

  文/刘长寿

  我预言:不消几年,上海邮轮母港将易地重建一条黄浦江,将上海市割成浦西和浦东。

  开发浦东的号角吹响后,城建的第一题目是越江交通。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中心城区
中国互联网络调查问卷 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3D魔幻宫之战
的3座大桥。而笔者从1990年8月6日起,14年不辍疾呼应建矮桥,但直至今日尚停留在“建言”状态。我的想法是:将大船拒于黄浦江市中心区段之外,用矮桥将闹市黄浦江缝起来;将原来码头、船厂的大片占地用于大型公共设施和种树,码头、船厂另辟天地谋求大发展。

  浦江水道先天的制约,决定了它应定位于内河,以近海航船、游艇、水上巴士、游览船等为主要通行载体。我呼吁在浦江上不建大桥、多建矮桥的理由是:

  第一, 矮桥较之高桥,造价低,交通便利。用较多的矮桥把黄浦江缝起来,以畅浦东、浦西交通,可使越江交通极为便利,老百姓过江的时间等成本远低于高桥。

  第二, 巨轮大船不能、也没有必要开进闹市区。由于黄浦江的水深和岸边空间的局限、桥高的局限,码头、船厂只有移出浦江才有大展宏图的天地。 所以,为了适应巨轮而造高桥,是得不偿失而又没有前途的做法。

  第三, 从土地使用角度看,现在的码头、船厂、仓库迁出浦江近岸,建小桥省去大桥的庞大引桥,都能腾出宝贵的黄金地段,可以进行大手笔的绿化和公共设施建设。

  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搞清历史会怎么发展,上海城建的前瞻性应体现在限制巨轮钻进黄浦江来。如果体现在为钻入的船型越来越大而建高桥、留余地,那么,世界船型发展迅猛,体积越来越大,这个余地留得了吗?

  如今,上海的造船厂和码头已在纷纷搬迁,因为不搬迁窝在狭小的闹市区不可能有大发展。造船厂搬出浦江到了外高桥、崇明岛、长兴岛,码头外迁到了长江口、东海岸。十六铺客运码头搬出浦江市中心段到吴淞口。同时,已在大力开发洋山深水港。

  国际流行的集装箱船型,1995年问世的第五代集装箱船吃水就达14米,大大超过黄浦江的8.2米。2003年上海十大经济新闻称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100万标准箱,成为世界集装箱运输第三大港;船厂搬家之后,上海正在打造一个世界级的造船业“船坞”,大的船坞面积相当于8个足球场——黄浦江畔肯定是排不开的,可建造50万吨级的超大型船舶,而现在黄浦江上最大的大桥,为船舶预留的余地是6.5万吨级。

  从交通流量看,越江交通道的增速远跟不上交通量之增长。1990年浦东开发前,市区黄浦江两岸的沟通,除了摆渡船,就靠一条1971年建成、只有2车道的打浦路隧道,14年后,到了2004年底,将达到50条车道。按照规划,再过6年至2010年,车道将近100条。但6年后就定格了吗?靠什么来满足这些车道要求?无非是大桥、隧道、矮桥。而矮桥较之高桥和隧道,从投资、到便利、到省地……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所以说,用矮桥缝起黄浦江的历史时机已来到上海面前,我们不应该回避!

  作为一个老规划工作者,我的建议是:

  1.隧桥分先后,不要桥、隧建设齐头并进,而先造多条隧道,建桥起始日尽量后延,开始建桥时巨轮战略外移已进行到至少半途,江外有了扩大规模的新址码头、船厂接手,桥高就可以比建南浦等大桥时的净高近50米大大降低,并继续有条件降低,这样,世界将称赞上海规划的历史过渡远见睿智!

  2.暂时活动桥,1990年我曾建议建活动桥。如果南浦大桥做两层,上层为全天候畅通,下层以日后巨轮不入浦江为依据设定桥高,下层的江中心一段暂时做成活动段,待日后巨轮不入黄浦江之日,下层改为固定桥,与新建的矮桥称兄弟,江上没有“单纯”的高处不胜寒的“大桥”,矮桥代表过渡的终点,高桥记录过渡的痕迹。这样,岂非表现了规划的历史过渡远见睿智?

  3.二期儿女桥,1995年我曾建议,高桥预留后期接头,待日后巨轮完全不入黄浦江之日、着眼长远方向设定桥高时,借助高桥的接头永久地完成一统高度的矮桥排列,高桥的二期与后建的其他矮桥平辈,拖带下层儿女桥的高桥作为历史母亲,将会受到世人的尊敬而非诟病。

  4.引桥建在水域,应毕引桥之功于水域,燕尾浮绿水,引桥在水域沿江岸切线滑下,避免过多惊动陆地、避免过多扰民拆迁。

  但时至今日,上海在一些涉及长远规划的定位上仍不明智。

  如:北外滩邮轮码头破土动工,从长远看,就是个矛盾的规划。

  上海已成世界集装箱第三大港,上海造船业迈向世界级,都成于搬出黄浦江,窝在里面绝无作为。那么,时至今日,还把海路国际航运中心窝在黄浦江里面,显然是缺乏远见的。

  上海定位国际航运中心,客运邮轮母港也是主要的建设内容。邮轮“母港”也就是邮轮基地,面向世界船队的邮轮基地,为什么在动工之日就无视世界现有大船进不了盲肠内河的事实?

  世界邮轮发展很快,2003年11月在芬兰下水的邮轮“航海者号”,总吨位达13.8万吨;而世界老大——2003年9月下水试航的“玛丽王后2号”的吨位为15万吨,船长345米,高71.9米,迥非杨浦大桥能望项背。自上世纪60年代后期起“邮轮雄风重现”,亚洲落后30年。即便如此,2001年抵达亚洲新加坡码头的国际邮轮有1200艘,抵达上海为19艘,悬殊乃尔!发展之路尚任重道远。邮轮码头放在黄浦江里,起点和发展都受到极大限制。

  2002年8月,四星级豪华邮轮“狮子星”号首航上海,进不了黄浦江,只好“移师”水更深、岸更阔的外高桥集装箱深水码头靠泊。3个月后进了黄浦江,用媒体的表述,是“智闯”而入,先候潮;再调整舱位;3位“王牌”引航员引道;半小时前海事局将一些船只“让道”;掉头区实施了交通管制,暂时封闭航道;派4艘巡逻艇全程护送它出港;邮轮最高处与桥面几乎“擦身而过”……

  何其难也!而且,这种定位忽视黄浦江水道的功能定位,将造成巨轮在江边长时间停泊,占用通航资源、折扣全江通航能力。从水上空间角度看,21世纪黄浦江水上空间仍为大船保留,人为制造矮桥问世的障碍,将造成极大浪费。

  我预言:不消几年,上海邮轮母港将易地重建。

  如今,就上海越江交通的发展,应该做些什么?我建议:应该立即研究矮桥战略、战术规划,近远期,包括桥高、排列、水道功能和江岸定位。应尽快确定世博园的越江交通方案,主要要想明白建矮桥的问题。应该尽快叫停北外滩邮轮码头建设,好在码头和通关设施占北外滩开发的比例甚少,现在停,损失较少,不要陷入太深。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土耳其人质遭绑架
北约峰会28日开幕
反战影片《华氏911》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