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莆田恩爱老夫妻离世数日无人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30日11:00 海峡都市报

  本报讯6月27日上午,莆田市涵江区工业路一居民楼内,一对老夫妻被发现双双死在家中,尸体已发臭。警方介入调查,已排除他杀,确定是非外因致死,善后工作由其子女自行处理。

  居民闻到异味报警

中国互联网络调查问卷 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3D魔幻宫之战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涵江供水厂内的事发现场,居民楼前的空地上扔着橡胶手套及口罩等物。住户告诉记者,早上又有几名警察来过现场,刚离开不久。

  随后记者来到102房,只见防盗门紧闭。居民楼一住户对记者说,6月27日上午,大家在上下楼时都闻到一股多日不散的腐臭味,又发现死者居住的房间窗户上落着很多苍蝇,就打110报警。

  据了解,死去的这对老夫妻平时非常恩爱。丈夫姓吴,今年73岁,是涵江供水厂退休职工,患有高血压。妻子姓林,今年75岁,半身瘫痪。平常子女不在身边,由吴某照看瘫痪的妻子,常常可以看到他推着轮椅上的妻子出去散步。居民们最后一次见到他们是在6月22日的端午节。

  警方排除他杀

  据涵江警方介绍,6月27日上午9时30分左右,他们在接到莆田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令后赶到现场,在屋内发现老夫妻的尸体,两具尸体尸表都正常,但已发臭,房间出入口正常,初步判断两人死亡时间在2~3天前,且吴某的死亡时间比林某早。经市、区两级公安机关现场勘察访问及综合分析,老夫妻非外因致死,死因可能是吴某因年老等原因猝死后,其瘫痪的妻子欲下床求助时摔倒休克死亡。

  死者的儿子说,他在莆田工作,父母则住在涵江相互照应,平常周末他都会到涵江去探望一下,根本就想不到会出这种事。

  解决空巢社区挑大梁

  如何避免类似悲剧的出现,记者昨日采访了几位心理学家及社会学家。专家介绍,“空巢老人”的出现有三个原因:一是生活和住房条件改善了,许多老年人喜欢独居,这样“自在”;二是现在家庭结构小型化,家庭成员少;三是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经商、工作等,有的家庭搬迁,留下“空巢”老人。大部分专家认为可以依托社区解决空巢问题。

  社会学博士郁贝红认为,在对空巢老人的帮助与护理方面,社区应该承担起责任,掌握空巢老人情况,把他们的资料包括健康状况登记在案,方便志愿者提供及时的、个性化的服务。她举例在日本,空巢老人房间通常都有紧急按钮,或者以挂毛巾为标志,由社区来完成对空巢老人的健康服务。形式上可以多样化,如果老人喜欢集体生活,可以送老人去养老院,子女可以常去看望、定期联系,遇到节假日把老人接回来,这样对老人来说,和许多同龄人共处一室,有助于缓解孤独感。

  此外,有专家认为,空巢老人与其坐待别人拯救,不如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为自己安排合适的、具有创造性的社会活动,例如在居委会做志愿者、学习一门特长等,在发挥余热的过程中,他们的情绪也会走向良性循环,有助于克服老年抑郁,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

  感谢郑先生拨打本报莆田新闻热线0594-6667315提供线索奖励80元

  城市空巢家庭超过30

  %“空巢”家庭是指子女、孙子女不与父母同吃同住,最短回家探望时间是一个星期,而家中只有两老或一老常住的家庭。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占全国家庭总户数的20.09%。其中“空巢家庭”户占22.83%。按普查结果计算,全国3.4亿个家庭中,至少有2340万名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需要社会照料。由于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下降,“空巢”现象将日益突出。现在我国城市中的空巢家庭至少超过30%,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80%以上,这意味着大部分老年人家庭都成了“空巢”。如何使这部分老年人安享晚年,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方的积极关注和支持。

  本报记者 郭光仪/赵扬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土耳其人质遭绑架
美国向伊移交萨达姆
反战影片《华氏911》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