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革命的脚步从上海民居迈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1日08:47 东方网-上海青年报

  本报记者 张琪 朱文娟

  求真从一只花瓶开始

  一大会址的桌面上陈列着一只玫红色的花瓶,广口大肚,老百姓家中常见的。可是,陈沛存老人却指着它说:“这种红色要黄金调色,当时,我们专门为它申请了黄金。”

中国互联网络调查问卷 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3D魔幻宫之战

  那是1958年发生的故事,现在已经没有几个人知道了。陈沛存是当年参与复原一大会址而又健在的两个人之一,今年76岁了,他说:“共产党员怕就怕认真二字,薛文淑认为颜色不对,我们就一定要搞对了。”薛文淑是1921年此地的主妇、一大代表李汉俊的嫂子。

  那时候一大会址刚刚重新开放,修复人员专门请了陶瓷专家来,经过反复考察,专家认为这种颜色必须在烧制时加入黄金,修复组就专门申请了黄金,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只花瓶。

  放花瓶的桌子也是一个“认真”的故事。陈沛存说,当时有一批家具工人来参观,他们认为摆在客堂间里的桌子式样不对,不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人家里的样子。会址工作人员立刻向薛文淑请教,她才说:“是不对,颜色也不对。”根据薛讲的颜色、式样,家具工人重新打了一张,直到薛点头。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那张,比曾经摆设的大多了,接近原来的大小。

  一个主妇“胜”过两个代表

  这张桌子是开会时用的,其增大的尺寸更确定了一件事情:一大是在楼下开的。

  一大会址在开会之后就结束了革命史命,30多年的岁月打磨尽了很多人的记忆,1951年,按照一大代表李达、包惠僧回忆,把会议室布置在楼上,桌上放着花瓶和烟灰缸,墙上悬挂了马克思、列宁头像,还有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手迹。

  而薛文淑则说会是在楼下开的:“我当时刚刚出嫁,还只有17岁,对我的新房很有感情,楼上是我们的新房和李汉俊的卧室。”她记得,家里仅有一张长餐桌,由于楼梯狭小,从来没有搬到楼上过。

  现在的这张桌子确实搬不上楼了,证明一大是在楼下开的。1956年董必武亲自来一大会址考察,他肯定地说:“人家有女眷,我们的会还有外国人参加,怎好到楼上开呢?”

  今天我们看到的会议室就像当年普通上海人的餐厅,仅一桌,几椅,十几个圆凳子而已。

  一大会址“活”在人民当中

  1955年,中央批准了上海建革命历史纪念馆的计划。当时,有前苏联专家提出,一大会址太不“气派”了,应该把周围的房子都拆掉,建一个大花园,在花园里造一个“气派”的革命纪念馆。按照这个建议,华东设计院设计了草图,花园覆盖到现在的太仓路、马当路。

  方案提交到中央后被否决了:“这么搞把周围环境都破坏掉了,看不出当年的原状和气氛了。”直到今天,一大会址仍然掩映在一片石库门房子中,从外表看和普通的民居浑然一体。正如董必武的题词:“马列主义只要有人会在劳动人民中传播,革命的道理就会在群众间生根,群众的革命运动就会发荣滋长起来。”

  渔阳里飞出个朱逢博

  1958年,上海市委决定配合一大会址设计一个“革命历史博物馆”,包括同济大学在内的三家单位派人组成了设计组,包下了渔阳里全部的房子进行设计。

  陈沛存当年30岁,负责革命史迹的调查复原,住进了渔阳里。“弄堂里都是年轻人,都满怀革命的热情,看到的每一张脸都是新鲜的、漂亮的。”年轻人都在弄堂里洗脸、刷牙,经常有歌声响起来。

  “我们发现有一个女声特别好听,只要她一唱,所有的人就都停下来,侧耳细听,连淮海路上逛街的人也会探进头来。”一打听,这人是同济的学生,搞设计的,名字叫朱逢博。“我说呀,朱逢博就是从渔阳里的弄堂里飞出去的!人民的歌唱家!”

  前25年未真正对外开放

  如果不是陈沛存说,我们很难相信1951年就基本修复的一大会址,直到1976年才对普通老百姓开放。在1951年9月制定的参观办法中,规定只针对内部人士开放,比如党内人士和外宾、首长等。到1957年底重新修建、1958年重新开放,也是只对内部开放。党员参观可以,但是要提前登记,一批不可以超过30个人。

  “一大会址布置应该完全恢复当年原状,使来瞻仰者能想象当时情景而生肃然起敬之感。”1952年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的话正好解释了这个现象。

  然而,1966年大串联冲击了这个规定———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包围了一大会址,要求瞻仰“红色起点”。迫于压力,一大会址只好让红卫兵们进来。

  “我就拿着话筒站在这里,每一批300个人听我说完了就进去参观,18平方米的会议室一会儿就看完了。出来了,他们很纳闷:怎么就完了?”76岁的陈沛存站在兴业路78号的天井里,回忆当年的风雨,“依他们的猜想,这里面应该挂上马克思、列宁的像,还应该布满红色的标语。但真实的情况是,第一次会议的确什么都没有布置。”

  还原一个真实的红色起点

  从1958年到1976年,陈沛存由30岁的青年步入了48岁的中年,这才迎来了一大会址真正公开开放的日子。“修复一大会址始于更早的1951年,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才放心了,相信基本上恢复了红色起点的原样,经得起世人推敲了。”

  即使是这样,只要一有新的发现,一大会址仍然时刻准备按照历史的原貌来改变。陈沛存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我刚到这里的时候,兴业路上的门环是精雕细镂的。后来,会址旁边的房子动迁,一扇居民的矮门打开了,露出里面的门环,是简单光滑的圆形,一点也没有雕饰。专家经考察认为,这里都是同一个人修的房子,门环应该是一样的。这样,我们按照后来发现的门环式样,更换了原来的门环。”

  从繁复到简单,从神圣到质朴,革命圣地一步步恢复她本来的面目———如今,兴业路76号、78号的门牌仍然是上一个世纪的:“望志路106号”和“望志路108号”。走进去,厨房、卫生间、卧室、客堂、亭子间,似乎从窗口还可以看到孩子的笑脸,有刚洗的衣服还在滴水。

  >>

  一大会址风雨历程

  一大会址的这幢房子,建造于1920年夏秋之间。当时,沿马路一排5幢石库门房屋,即望志路100号至108号(今兴业路70号至78号)与后排4幢房屋相连,中间是一条弄堂,总称树德里。都是一上一下的单开间房屋,没有厢房,但每幢房屋各有一个大门一个天井。据当时的房主———“戴瑞记经租处”的私营大房东陈老太回忆,新屋建成后不久,她就将106号、108号两幢房屋租给了李书城、李汉俊兄弟俩居住。李家把两屋的后天井打通了,但前面仍是两个大门,两个天井,分门进出。后来因为李家来往客人太多,并且常常在夜里开会,所以被法租界巡捕房注意上了,他们在这里住了三年左右就搬走了。

  李家搬走后,房子又被租给了董正昌。董将沿望志路一排五幢全部租下来后进行了大规模改建,将100号、102号、104号改为三上三下的房屋结构,将104号天井改建成厢房,100号大门封砌成墙,仅留102号作为进出大门;而106号、108号两幢房屋则被改建成为二上二下的房屋,106号天井也改建成厢房,仅留108号大门,被董转租给了亲戚住。后来,在106号楼下曾先后开设了“盈余木行”、“兴业当店”和“恒昌福面坊”。1943年望志路改名为兴业路,门牌号码也重新调整过了。

  1951年4月,沈之瑜、杨重光等通过走访斟察,用了半年时间终于找到并确定了这个地方,即原望志路106、108号,现兴业路76号、78号为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还设有辅助陈列室,展出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文献资料。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盖茨第9次访华
土耳其人质遭绑架
反战影片《华氏911》
2003年审计报告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