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分析:可再生能源 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1日21:36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1日电(记者常志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资源约束日益突出。这种情况下,能源领域的一位“小兄弟”--可再生能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关专家指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缓解能源瓶颈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经济快速增长拉动我国能源异常紧张

中国互联网络调查问卷 UC立体声聊天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无限下载MP3作K王

  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我国能源需求和能源生产增长迅猛。

  2003年,我国煤炭生产量达16.67亿吨,而煤炭供应呈现局部紧张局面,特别是部分电厂发电用煤告急;我国原油产量1.7亿吨,进口原油和成品油1亿多吨,但一些地方出现柴油等成品油短缺现象;电力方面,2003年全国累计发电量1910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5%,可全国还有20多个省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

  我国一次能源资源情况也不乐观。

  我国人均常规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人均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只有2吨多,人均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1074立方米,人均煤炭剩余可采储量90吨,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近期内我国石油产量不可能大幅增加。我国煤炭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探明程度很低。已探明储量中绝大部分分布在距离消费中心较远的中西部地区,开发、运输的难度增加。

  能源紧张背后有环境问题

  能源问题不仅仅是供需缺口问题。我国能源工业除了要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外,能源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能源效率低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生产和消费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源生产和利用技术落后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以二氧化硫排放为例,2002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1927万吨,90%是燃煤造成的。由于二氧化硫排放大大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我国已有约三分之一的国土受到酸雨污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能源发展如何兼顾经济性和清洁性的双重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能源效率有待提高。目前,我国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

  能源供需紧张局面将进一步加剧

  能源供需紧张局面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从发展阶段来看,首先,我国已进入重化工业阶段,机械、汽车、钢铁等行业快速发展,而重化工业单位增加值的能耗明显高于轻工业;第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逐步改变,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而城镇人口平均消耗能源是农村的3.5倍;第三,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费进入新的阶段,住房面积增大,家电和轿车的拥有水平提高,使得人均能源消费增长;第四,在新一轮的产业布局中,一些加工制造业特别是高耗能制造业向我国转移。所有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能源需求。此外,去年出现的能源异常紧张局面也与一些地方盲目投资钢铁、电解铝和水泥等高耗能行业有密切关系。

  让可再生能源发挥作用

  到2020年,我国GDP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3000美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30亿吨标准煤。毫无疑问,可再生能源开发将是调整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增强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另外,开发可再生能源也是我国现实的需要:我国尚有700万户无电人口,无法用常规电网延伸解决用电问题,只能依赖可再生能源。

  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开发利用,已初具规模。目前传统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总量超过了2.5亿吨标准煤,约占农村地区居民生活用能的50%,水电发电量约2800亿千瓦时。另外,沼气发电、秸秆集中气化、小水电站、太阳能热水器等项目都已有一定规模。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总量将比现在有大幅度增长。按照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我国将加快小水电、沼气、太阳能热水器等成熟技术的应用;将促进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技术必要的市场规模。这些都会大大缓解我国能源压力。

  在世界范围内,可再生能源作为新兴产业在经济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据欧洲风能协会统计,2002年全世界风电市场产值为70亿欧元,其电力可以满足4000万人的需求。到2020年,美国将占领全球太阳光伏电池市场的一半。而全世界生物质能源的商业化利用将达到1亿吨油当量,并形成千万吨级规模的生物液体燃料的生产能力。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3年审计报告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土耳其人质遭绑架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