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走向人类文化基因库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2日10:24 沈阳今报

  李中良 2004年7月,360年的前清文化走向人类文化的基因库,“一宫两陵”定格成文明符号———世界文化遗产。

  从2001年3月至今,沈阳全力打造着这项极具历史意义的工程,“申遗”工作列入国家计划,它已经从荣誉感的层面提升到了国家高度。

中国互联网络调查问卷 UC立体声聊天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无限下载MP3作K王

  从“沈阳”和“世界遗产”两个词语的链接来看,此次“申遗”成功的意义就突破了地域而具有了无限的指向性,它由城市荣誉感升华到了对全人类历史文明的终极关怀,将覆盖经纬度的文化遗产全部拼接,会合全人类文化历史的完整记忆,成全“大象无形”的文化涵盖,使得昨天的、今天的、明天的人类都将从中受益,也使得受益的人熟稔:在人类文化的基因库里,有一个标签写着:“中国·沈阳。”

  城市,在人类进化的里程中承接了太多的思维与行为。然而,很多珍贵的历史痕迹却在大浪淘沙般的城市改造中被抹去。旧有的事物在新生事物面前不合时宜,是一种必然。历史感强的人会想办法留下一抹历史缩影;“创造力强”的人会很自然地拆了翻新,很多次翻新之后,我们几千年的城市只剩下日复一日的“今天”。深厚的“时间体”没有了,我们以及我们的先人只为后人留纸,有关城市的所有的一切尽在薄薄的这页纸上。近年常出现一种有趣的现象:许多影视剧的片场先后成为今人怀古的历史殿堂。制作历史虽然现在看是造假,但若干年后也许就会演变成史实。不知道某年某月,一部反映新中国创业史的影片,能不能再克隆出一个铁西区来?

  万物都在矛盾中发展,城市绝不例外。可以说,此次沈阳“申遗”的意义是无比深远的,它为沈阳开启了一扇通向人类进程的“时间窗”,许多我们当下的功利思维无疑都在迎合着人类文化的整体发展脉络。有一种理念会在“沈阳人”这个极其狭小的局部人类群体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绵延人类文化,需要我们沈阳人。

  也许就是这种关乎人类整体的使命感,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里长时间地缺失着,导致了我们的城市缺少一种文化血色。而这种如空气般弥漫的文化,恰恰富含了一个城市真正走向成熟的维系呼吸的元素———氧气。

  都说沈阳城有2300年的历史,但是它仅封存在线装本的地方志里和几个老沈阳粗糙的镜片背后,现今的沈阳人只是在“断代”的一维空间里,体验着单薄的城市文明以及稀释后的单位密度。钢筋混凝土的框架,无法构建城市的厚重,就像一座庙宇其他方面装饰得富丽堂皇,但缺乏至上的神灵一样,文化的缺失令城市无法成其为自己,只有重拾多维时空里的城市文明,一个城市才会变得质感,才会从平面的秀色跃然为凸现的优美。尤其,在共和国将振兴的蓝图描向她曾经的长子时,“申遗”的成功无疑为沈阳奠定了崛起的文化脊骨。

  冷静的沈阳人会意识到:“申遗”成功仅仅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它除了在发展经济的大时代背景下,用古典的语言标注现代思维外,还教会这个城市开拓包容历史的胸襟,遵循精神与物质兼收并蓄的城市发展逻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3年审计报告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中法文化年“上海周”
我国禁产焦油超标香烟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