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鸡精的辨与辩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4日09:27 每日新报

  每日新说老宋

  执笔老宋

  在我们看到的鸡精产品包装上几乎都印有鸡的标志,其原料成分说明要么是“土鸡”,要么是“乌骨鸡”,要么是“鲜鸡蛋”。四川一家鸡精生产厂的技术员一不小心说漏了嘴
休闲游戏一网打尽 UC立体声聊天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无限下载MP3作K王
,他在撞上央视的暗访调查时说,鸡精就是鸡肉香精。这个被普通消费者想当然的定义很快在央视的镜头下露了底,原来所谓的“鸡肉香精”是一种化工合成原料,根本没有任何鸡的成分。还是一家香料厂的经理说得干脆:“他就挣你的盐钱,给你加点甜味素,味精几乎都不怎么给你加。”消费者至此才明白,敢情自己常用的鸡精连基本的味精都不算。鸡精的义理之辩听起来是如此的头痛又头大。

  其实,“鸡精无鸡”的怪事,早已不是什么“商业秘密”,只是大多数消费者还蒙在鼓里罢了。为此,有关部门花费了3年时间制定了一个标准,并于本月1号实施了。《全国鸡精行业标准》对“鸡精调味品”给出的界定是:以味精、食用盐、鸡肉/鸡骨的粉末或其他浓缩抽取物、呈味核苷酸二纳及其他辅料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香辛料或食用香料等增香剂,经混合、干燥加工而成,具有鸡的香味和鲜味的复合调味料。

  一段冗长绕口的充满学术定义的标准,似乎可以将那些“无鸡之精”扫地出门了,但有识人士很快指出它并没有解决让消费者判断鸡精是否含有鸡肉成分的问题,因此并不能发挥引导消费和规范行业的作用。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简单的技术手段来检测某种鸡精产品到底含不含鸡肉成分,普通消费者还只能从味觉上感受其有没有鸡肉的味道,而味道是可以用香精来“支持”的。

  法律、法规或标准只有具有可操作性才有生命力,否则就不是落实而是落空了。

  而解决类似尴尬问题的方法是将法律、法规或标准强化和细化并为之配套,使其真正能够发挥威力。对于鸡精打假来说,就是赶快制定一套可行的办法,比如建立业内人士所说的全国鸡精质量检测中心。

  链接

  7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我国禁产焦油超标香烟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