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34座“万人坑”面临湮没窘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4日11:45 沈阳今报 | |||||||||
核心提示 中国人不会忘了“七·七”这一天。然而中国人还记得日本侵华的“万人坑”吗?辽宁的34处“万人坑”,与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齐名,但保护现状堪忧。专家认为,不保存好“万人坑”遗址,日本残杀中国劳工的真相有被淹没的危险。累累白骨会让人们认清日本帝国主义“开发”东北的本质,研究与宣传有助于发展中日睦邻友好。
中国人是不会忘了“七·七”这一天的。67年前的这一天,中华民族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逝者如斯!今天的中国人,特别是那些青年和孩子,还记得这段历史吗?他们还记得中国的奥斯威辛———日本侵华时的“万人坑”吗? 中国的奥斯威辛现状堪忧 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七家子乡泉水村,记者恰好遇到一群放学回家的孩子。说起“万人坑”,这些十多岁学童显得迷茫疑惑。他们反问:“什么是‘万人坑’?”而事实上,在阜新地区,有证可考的“万人坑”至少有4处,里面埋葬的中国矿工达7万余人。这不能怪孩子,大人不讲,课本不教,电视节目里没有,他们自然不会知道。就算那些50岁以上的中年人,他们脑海中大概也只剩下一点点对“万人坑”的依稀记忆。 辽宁境内的34处“万人坑”,大多分布在抚顺、本溪、阜新、北票、大石桥等地矿山,也有少数是当年日寇修建大型军事设施或水电站时留下来的。位于大石桥市圣水村的虎石沟“万人坑”遗址,是日寇疯狂掠夺我镁矿资源的铁证,当年有1.7万名中国劳工被奴役致死。这里原归鞍钢大石桥耐火材料厂管理,但这个厂早已破产转制为民营。据54岁的大石桥市文体局副局长李应元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来这处“万人坑”的参观者络绎不绝。那时候展览布置得丰富多彩,声光电特技效果也好,像日寇的狼狗会狂吠,沙盘上的小火车会转圈跑,没死就被扔进“万人坑”的矿工会向外爬等等,非常形象逼真。但现在,这个纪念馆连电都被掐断了,许多遗骨由于年代久远已经虫蛀风化。尽管这里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现在只有一个人业余帮着照看。记者去的那天,看门人不在,据说是赶集去了。 阜新市孙家湾“万人坑”遗址是目前国内日本残害我矿工规模最大的一处“万人坑”。这里虽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记者6月16日来到这里时,看到馆区电线已被盗割多年,至今仍未修复。展馆的窗户全都用砖砌死了。馆长赵春芳告诉记者,这里最后的3名解说员1999年已下岗回家。2001年省文化厅曾拨款5万元用于馆舍防漏和排水,但遗骨防腐因没有资金始终没做。今年6·1之前,为接待一个日本参观团和向未成年人开放,阜新矿务集团拨款1万元购置了发电机,用于临时照明。据多年来致力搜集“万人坑”史料的辽宁省委党校李秉刚教授披露,除上述几处至今还保留着地上纪念性建筑的遗址之外,辽宁境内其它“万人坑”遗址已难觅踪迹。 历史价值与奥斯威辛集中营齐名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奥斯威辛集中营是波兰南部奥斯威辛市附近大小40多个集中营的总称,德国法西斯在这里监禁过数百万人,屠杀了100多万人。同样,日本侵略者当年从中国掠走的是矿产资源,留下的却是一堆堆累累白骨,一个个阴森森的“万人坑”。 73岁的阜新矿务局高德矿退休老工人张顺廷讲述说,他曾亲眼目睹同伴被扔进“万人坑”的惨景。他哽咽着对记者说,现在的日子是好了,但过去丧权辱国的苦日子不能忘,特别是不能让下一代忘了“万人坑”。 有史料记载:日本侵略者侵占北票煤矿期间,在掠夺走煤炭8422426吨的同时,残害致死劳工31200余人,平均掠夺269.95吨煤炭,就有一名中国劳工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当年曾在北票台吉南山拉死尸的大车夫邓树芳证实那时一天拉两趟,人死的无法计算。最多的一年冬天,拉死尸共有500多具。“报国寮”东厢房对面炕住着40多人,一冬连饿带冻死了30多人。另一间屋,头一天晚上拉出一个病死的,第二天早晨发现,27人都让煤烟熏死了,用大车拉了三趟,都扔到万人坑了。他说,看那些劳工死的惨,每拉一趟死尸,都心里发酸。“万人坑”是在那种特殊的历史时代留下的特殊的历史印迹,是中国人民受尽苦难和屈辱历史的真实写照。那些呈现着以求生的本能张着口、向上爬姿态的遗骸,那些弓着身躯、呈痛苦挣扎状的遗骸,那些被捆着铁丝、带着脚镣或头骨被打漏的遗骸……以他们永远不变的姿势,控诉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保护好“万人坑”遗址义不容辞 辽宁省委党校李秉刚教授认为,加强对“万人坑”遗址的保护,重谈那段民族苦难史,至少有三点意义: 首先,“万人坑”真实地展示那段历史,是澄清真相,正本清源的铁证。李秉刚说,日本侵略者为了掩盖其侵华罪行,在1945年8月战败撤退前夕,将载有其侵略罪行的历史档案几乎全部销毁。日本的一些右翼势力至今仍极力否认“万人坑”的存在,胡说那是中国人解放后捡了一些骨头凑在一起臆造的。如果我们不保存好“万人坑”这类历史遗址,日本残酷杀害中国人民、奴役中国劳工的历史真相就有被湮没的可能。 其次,“万人坑”是我国人民尤其是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教材。李秉刚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青少年一代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历史的认识正在淡化。许多人甚至产生一种错觉,幻想如果当年不把日本帝国主义打跑,也许他们会帮助把我国建设得更好。而“万人坑”的累累白骨,会让人们认清日本帝国主义当年“开发”和“经营”东北的本质。这一点也是许多干部、群众的共识。 再次,对“万人坑”的研究与宣传,也有助于在更稳固的基础上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关系。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不应该回避自己的历史,不管这历史是荣耀的还是丑陋的。尽管日本的某些领导人仍然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对当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暴行仍然“顾左右而言他”,但有识之士却勇于正视历史。 有关方面人士和专家学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一是确定重点,理顺体制。许多同志指出,对辽宁境内34处“万人坑”遗址,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都保护起来,应当根据历史和现实的需要,明确选择2—3处交通比较便利、保存相对完好的遗址,分别列入国家级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它遗址内有价值的史料可抢救性地制作一些图片、光盘,珍贵遗骨可转移陈列,都纳入到这2—3处重点遗址之内,对内对外开放。“万人坑”遗址应归口文博系统管理,所需人头经费和专项经费由财政全额拨款。二是加强保护,发挥作用。这些年来,尽管各处“万人坑”遗址凋敝不堪,但每年仍有日本友人和国内参观者。要抓紧对遗骨做防腐技术处理,对馆舍进行修缮,除了遗骨之外,展览应充实史料文物,做到多种手段并用,丰富逼真感人。要有计划地组织未成年人参观“万人坑”,让这些孩子勿忘国耻,爱我中华。北票市“万人坑”遗址馆的统计表明,去年他们接待的参观者仍有9740人,这说明,这类展览还是会吸引广大青少年的。据《望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