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评论:“世遗”之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4日15:1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4日电

  记者 邱红杰

  被媒体称为百年一遇的世界遗产大会开在苏州,的确借机让人增加了不少对世界遗产的了解。比如我就在最近才知道,成为世界遗产项目一般是得不到资金外援的,这让我对“
休闲游戏一网打尽 UC立体声聊天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无限下载MP3作K王
申遗”者增加了几分世俗的敬意。

  然而,随着知识的增加,对世界遗产竟莫名生出一点恨意。就拿我国“世遗”的数量来说,即使加上刚刚申请成功的高句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的也只有30处,大大落后于西班牙、意大利,这与我华夏五千年文明、万里锦绣河山是何其不般配。想到这里,对刚刚了解到的凯恩斯原则——一个国家一年只能申请一个世界遗产项目——恨了起来。

  恨自难消时,正好看到有文物保护专家在媒体答疑:我国“世遗”数目少,因为许多遗产被我们自己破坏掉了,已经不够作为人类遗产的资格,同样因为许多国家也有不少很好遗产,而且保护工作远比我们做得好。此时,恨未消,只是不知该恨谁。

  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我个人曾经是颇动过脑筋的。一年前,在因为非典而门可罗雀的敦煌莫高窟前,我向一位知名学者提出我的“参观考试说”。此说简单来讲,就是让所有来莫高窟参观者都要经过相关知识的考试,根据考试的成绩确定他有没有能力来参观,或者有资格参观哪些窟。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游人——莫高窟壁画的天敌之一。我不自量力地想,如果将此说放之四海,得给遗产保护工作做出多大贡献。孰料,该学者想也未想,即称这个办法剥夺了才疏学浅者也能来这里受教育的机会,一笑置之。知音难觅,怎不令人恨恨。

  在我看来,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小学生可能比博士更了解莫高窟。另一个好处在于,通过考试所积累的知识,能让人来到莫高窟不虚此行。我个人对莫高窟壁画的印象就是花花绿绿的一大片,未曾产生瑰丽和雄奇之叹,倒是那几个复制的洞窟,更加艳丽动人。入宝山而空手归,恨恨。

  尽管如此的眼拙,我对世界遗产的仰慕却丝毫未曾减退,更何况世界遗产的交通越来越便捷,无限风光已不再险远。但每一次造访,“看景不如听景”的名言总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验证。常遇到的情形是:在奔赴景点的阶梯上看到的全是臀部,到了景点后看到多是后脑勺。想照张相都要抢位置,像个足球场上要射门的前锋。我恨那闯入我镜头的身影,我知道,我也成了别人照片上的恨。在这样的恨中,世界遗产本身倒成了模糊的背景。

  我以为,世界遗产以及所有的自然或文化遗存一样,其价值并不在于我们对它已有的认识,更在于那些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的领域,也就是说,这些遗存比我们认识到的重要还要重要。尼罗河上的阳光,每年都有两天透过拉美西斯二世神庙峭壁上60米长的甬道,照在拉美西斯雕像的脸上,这两天是这位3000年前的法老的生日和忌日。这种不可思议之谜,隐藏着远古人们跨越时空传递给后人的信息,等待着被破译。就像那些让我眼花缭乱的莫高窟壁画,在专家眼里却是历史、音乐、舞蹈、诗歌,但我相信还有大量他们也看不懂的信息。不知道,有多少这样信息,在我们还没有能力解析的时候就已经消失了呢?

  此时,想一想都江堰前再建拦水坝,乐山大佛旁边又修巴米扬……怎不令人为之气绝。与我们常见的“三通一平”相反,我听说国外有些地方故意把通向遗产的道路挖得坑坑洼洼,最后只有少部分人才能一睹芳颜。再想到有些地方不惜投入巨资申遗,却只是为了得逞之后的旅游广告效应,我那世俗的敬意也荡然无存。

  申遗的目的本应是单纯的,就是通过达到世界遗产标准的要求,引进更为先进的保护理念。不这样,就无法逃避一个质问:有钱自己保护就行了,干吗要申遗?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一登龙门即身价百倍,但在入选世界遗产之后,在骄傲之余更应该反省,是否担负起了为整个世界保存这份遗产的责任,怎样才能不让遗产成为遗恨。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马兰-白兰度病逝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我国禁产焦油超标香烟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