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小浪底沉船打捞工作结束 共发现19具遗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4日20:15 新华网 | |||||||||
新华网郑州7月4日电(记者顾立林)根据救助打捞专家组的意见,“6·22”黄河小浪底水库沉船事故打捞工作7月4日结束。记者7月4日在济源市王屋山宾馆采访部分遇难者家属,他们对现场打捞指挥部停止打捞表示理解,对打捞队员的努力表示感谢。 6月22日20时左右,来自开封兴化精细化工厂的129名干部职工,在乘坐“明珠岛1号”“明珠岛2号”游船游览小浪底库区的返航途中,突遇强风暴雨,“明珠岛2号”不幸翻船
事故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国务院迅速组成了联合调查组,赶到事发现场进行指导搜救和打捞工作,并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 交通部救捞局副局长王振亮介绍说,事发后,交通部从天津海事局、上海打捞局、东海救助局等9个单位抽调了国内顶尖的61名打捞专家和潜水员,从全国各地调集了最先进的打捞设备。截至7月3日18时,共潜水61人次,总潜水时间7808分钟,打捞出遇难者遗体19具。停止打捞是经过各方专家会诊并报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决定的。 据专家介绍,此次小浪底救援打捞是我国解放以来组织的第三次大规模深水打捞作业,且打捞现场潜水作业条件极为恶劣,水深60米已达到空气潜水的极限深度,加之底层水质全是泥浆,潜水员下潜着底后,泥浆没至颈部,实际上是在“潜泥”作业,难度和风险远远大于正常条件下的潜水作业。在水下探寻打捞过程中,曾几次发生潜水员遇险的紧急情况。打捞人员的超极限工作,给其自身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目前沉船已全部陷入泥层,最低点在泥下深度超过7米,最高点在稀泥浆下约30厘米。在搜救打捞过程中,潜水员已在以船体为中心的半径30米水域内进行了大范围密集性逐区搜寻探摸,并且冒着生命危险潜入稀泥浆,在沉船上层客舱进行反复寻找,在该范围内已无失踪人员。 专家会诊后分析,未捞起的失踪人员大多数应集中在下层船舱,已无生还可能,在目前的条件下,失踪人员打捞出的可能性也已基本没有。就目前的技术条件和水域环境,打捞船体也无可行方案。 本着实事求是、科学打捞的原则,经过打捞指挥部慎重研究,并报请上级批准,决定于7月4日停止打捞。潜水员已用钢缆在船体上方水面设浮标,当地政府将指派有关部门监视浮标动向,掌握船体动态,继续水面观察。 打捞工作进行期间,打捞指挥部三次邀请失踪人员家属代表到打捞船上了解观看打捞情况,并请打捞专家和潜水员回答了有关打捞技术方面的问题。得知打捞停止,遇难者家属表现出极大的克制和理解。遇难者韩金洲的姐姐韩冬芝流着泪对记者说:“一定要转达我们对打捞人员的感谢,他们真的太不容易了。”韩金洲正在读大学三年级的女儿韩宁还委托记者向打捞一线的工作人员捎一封感谢信。 7月3日开始,遇难者家属陆续从济源返回开封。各项善后工作也在紧张有序进行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