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重在消除“状元情结”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5日02:25 京华时报

  作者: 毛天祥来源:

  在“一考定终身”、“分数决定一切”观念依然流行的今天,在当前选拔人才多看重学历而不看重实际能力的社会大环境下,可以步入名校的高考状元无疑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

休闲游戏一网打尽 UC立体声聊天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无限下载MP3作K王

  对于“状元”们所在的高中来说,“状元”是教学质量高的体现;对于录取“状元”的高校来说,这是宣传生源质量高的最好时机;对于商家来说,赞助“状元”比捐助希望小学更吸引公众“眼球”……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炒作高考状元现象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不仅仅是媒体的“独角戏”,而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必然!它其实正是公众和教育部门自身“状元情结”在媒体宣传中的体现。

  炒作高考状元现象的出现与我们社会上根深蒂固的偏重学历的人才观、偏重应试的教育观、偏重考试的教育评价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仅仅制止媒体炒作高考状元,并不能消除早已融入到公众内心的“状元情结”,顶多只能让这一“状元情结”无法在媒体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而已。

  笔者并不否定禁止媒体炒作高考状元的合理性,只是对这一禁令的有效性表示怀疑。试想,如果考生、家长、高校、政府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都不能用一种成熟的心态来看待高考状元,那么仅仅苛求媒体又怎么会产生应有的效果呢?只有当“状元情结”在公众尤其是相关教育部门的心中失去其固有的市场,高考状元才会自然而然地失去炒作的价值。到那时,媒体也自然不会再去追捧失去新闻价值的“高考状元新闻”。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马兰-白兰度病逝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我国禁产焦油超标香烟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