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半岛制造一年回眸①:半岛制造业基地欲成品牌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5日08:23 胶东在线

  大众日报讯 (记者 齐淮东 瑞虎)

  编者按

  到7月初,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启动整整一年了。一年间,省及青烟威三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积极推进这项工作,胶东半岛热潮
休闲游戏一网打尽 UC立体声聊天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无限下载MP3作K王
奔涌,红红火火,一个在国内乃至世界有影响的制造业基地正在由蓝图变成现实。

  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工业化是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肩负在全省率先崛起重任的胶东半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打造制造业基地的进展如何?其战略和产业定位如何确立?有哪些瓶颈与掣肘亟待克服?围绕这些问题,本报派出记者,访基地,问专家,写成这组报道(共4篇),供参与或关心半岛基地建设的读者参考。

  “日韩企业界对我们太热情了!”回忆起4月底5月初随韩寓群省长赴日韩访问的情景,副省长孙守璞难掩兴奋之情,“走到哪里,哪里的企业家就围上来,对山东尤其是半岛制造业基地表现出浓厚兴趣。”

  此次代表团出访,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推介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这个品牌。半个月下来,目的达到了,日韩政经界人士纷纷表示,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寻求与山东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在汉城举办的经贸合作说明会,一下子涌来400多人,韩国协办方连说“没想到”、“盛况空前"。

  不仅是日韩。在省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兼职的外经贸厅靳忠伟副处长说,春节过后,新加坡、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来函咨询基地建设事宜,寻求合作的明显增多。

  精心打造之下,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这块品牌正在叫响。

  品牌的叫响得益于从省到市的大力推介。去年仅威海市,境外招商和展览活动就达50场,今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短短一个月时间则达到了20多场,场场都是对“半岛制造”的推介与展示。省里今年排出的招商时间表中,面向日韩推介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全省性活动多达29次,也就是说,平均不到半月就拿着这块牌子去撞击人家的眼球,大有不让这个品牌深入日韩誓不罢休的意味。而这还不包括各市组织的活动。

  “机遇当前,形势逼人,赶不上日韩制造业转移这趟班车,半岛乃至山东崛起的机会就错失了!”省外经贸厅厅长周嘉宾分析形势,作如是感慨。

  诚哉斯言!上世纪尤其是二战后,世界制造业中心呈梯次转移之势。作为继欧美之后先后崛起的制造业基地,日韩在享受其成果的同时,也深受劳动力价格攀升的困扰。在日本,产业工人的工资水平是我们的二三十倍,韩国也至少在十余倍以上。同样一件产品,他们把零部件运到中国再转手销往欧美,运输环节增加了,但还是比本土生产便宜得多。正是看好中国巨大的人力资源和市场优势,上世纪末以来,大批日韩企业向中国转移,2002年后则呈加速之势。调查资料显示,日本有一半左右的企业计划在未来3年内向海外转移生产线,其中70%以上看好中国;韩国30多万家中小制造企业中,已有6000多家转移到中国。

  胶东半岛从来不缺叫得响的品牌。往大处说,青岛、烟台开埠百余年,享誉海内外;从小处说,青岛啤酒、烟台张裕等老名牌历久弥坚,海尔、海信、龙大、三角等新名牌生机勃勃。但与长三角、珠三角比,胶东半岛的整体品牌效应就差得远了。烟台市有关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坦言:从国内看,“半岛制造”远没进入国家决策层的关注视野;从国际上看,烟台尽管与日本一衣带水,但去年到日本搞招商推介,在座的日商竟没几个人知道烟台。这就不难理解我省力推“半岛制造”品牌的良苦用心。

  的确,相较于长三角依托上海、珠三角毗邻港澳,胶东半岛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与辽东半岛甚至京津唐地区比起来并不明显。要想在竞争中抢得先机,必须把这个品牌打响。这取决于半岛制造的知名度,更取决于美誉度。

  于是,在加大宣传攻势的同时,各级各地都在环境建设上下了大功夫。省工商局提出,从10个方面降低外企进入门槛,其中放宽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资格尤其引人瞩目:允许依法设立的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以及具备投资资格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作为外商投资企业中方投资者。烟台市两年投入40亿元用于城市建设,超过建国以来的总和,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得以强化。有个好平台,跨国公司纷纷入驻,仅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就已引进外资项目571个,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威海在大打“人居环境牌”的同时,叫响“只要你来建,手续我来办”的口号,办事效率之高让外商钦佩,韩国釜川市甚至要求全市公务员“向威海学习”。

  文化与经贸同样密不可分。目前韩国对华投资项目约有43%集中在山东,而投资山东的项目又有一半以上集中在青岛,靠的就是文化相通、习俗相近。今年7月和9月,我省还将在青岛分别举办韩国周和日本周,韩国报名者已逾万人。

  重视日韩,并不意味着忽视欧美及其他地区。统计数字显示,今年前4个月,山东引进美国、德国的合同外资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80%、40%,主要集中在半岛地区。

  天时地利,加之环境建设的人和,令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品牌逐渐叫响。有数字为证:转移到中国大陆的韩国企业中,有2000多家在烟台设厂;一个小小的青岛市城阳区,吸引来的日韩企业就有上千家。今年1-5月,全省实际利用外资43.5亿美元,同比增长71.7%,这其中,有60%以上流向青岛、烟台、威海三市。

  半岛品牌,魅力渐显! 责任编辑:刘晔丽 来源:大众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马兰-白兰度病逝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我国禁产焦油超标香烟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