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山鹰社:往事不要提 今年还会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5日15:15 新闻晚报 | |||||||||
北大山鹰社:往事不要提 今年还会去 北大山鹰社在继2002不幸折翅后,去年重又展翅,再次登上了雪山峰顶。然而,谈到2002年北大登山队5人西藏遇难事件,现山鹰社社长陈丰仍表示了沉默———请不要说这个话题。
西藏登山协会负责人黎玛次仁回忆说,当时,受制于资金情况,遇难前队员身边没有登山向导,没有租用海事卫星电话。“设备和经验往往比勇气更重要。” 虽然往事不愿提,但北大登山队今年还将重返西藏,今年6月,北大登山队又前往攀登启孜峰。陈丰说,队员16人,从山鹰社社员中选拔组成,其中有雪山经验的队员7人,设队长、攀登队长和后勤队长各1人。“这次,我们请了2名向导。” 陈丰说,不管怎么样,登山对年轻人来说总是富于挑战性,是超越自我的一种方式。 “今后,我们每年暑假都会登山,这次选择了启孜峰。” 西藏协会:3名向导24小时随行 那么西藏登山协会对学子们的登山行为到底如何看呢?西藏登山协会负责人黎玛次仁昨天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 黎玛次仁说,今年以来,西藏登山协会预计接待清华、新疆、香港等大学的学生登山队共计40多人,主要攀登时间安排在7—8月间。 他说,今年复旦大学学生攀登的启孜峰,属念青唐古拉山脉,适于较成规模的登山训练活动。“由于没有裂缝和大面积的雪峰,对初学者没有什么危险。”他表示,登山必须要通过学校同意;如果是各个不同学校学生自发组织的队伍,则不要求学校批准。 “此次复旦山友队配备了通讯设备、步话机、甚至还有GPS。我们会为他们提供服务,包括向导和后勤保障,后勤主要是指食品、装备、高压氧舱等。”黎玛次仁说,按国家规定,这次协会会派出3名向导24小时与上海大学生一起,“向导们具有丰富的攀登雪山经验,不会发生任何意外。” 登山专家潘多:学生登山需充足准备 中国首位登上珠穆朗玛最高峰的女登山运动员潘多,如今已是上海同洲中学的名誉校长,记者采访她时她正在无锡休养。潘多表示,探险不等于冒险,学生登山需要充足的准备。 曾有一位世界著名的登山者说过:“在登山中,最让人激动的,不是登顶的瞬间,而是下山后看见第一片绿色的瞬间。”她说,登山本来就是危险系数很大的一项活动,在山上,不可知因素太多太多。任何看似细小的疏忽错误,都可能酿成悲剧。而准备的不充分和经验的缺乏,也会让危险变得更大,尤其不能为了登顶而登顶。“登山前还要对队员进行体检,看有无其他病症,是否适合高原攀登。” 热爱登山的人,一定都曾经思考过危险甚至死亡的问题。可是,真正的登山者,绝不是轻率对待自己生命的人,因为,登山的意义不是拿生命去冒险,相反,他们会尽一切可能,降低和避免危险发生的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