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村民的“保命钱”究竟养活了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7日09:56 大华网-汕头日报

  新华社记者不久前收到粤东揭东县玉湖镇玉联村潭岭村民来信反映:300多万元高速公路征地款,除了去年过年每个村民领到10元钱,其余分文未得,那么大一笔钱到哪里去了?镇里说在村里,村里说在组里,组里说替村民交各种费税了。村民担心这笔钱过两年会一分不剩,他们只有出去讨饭度日了。为此,记者近日来到潭岭村作了实地调查采访。

  村民:“土地没了,征地款也不见,

休闲游戏一网打尽 UC立体声聊天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无限下载MP3作K王

  今后的日子怎么过”

  潭岭自然村位于玉湖镇镇区周边,有400名村民,是一个纯农小山村,汕(头)揭(阳)梅(州)高速公路穿村而过。听说村里来了记者采访,几十个村民自发来到村里一座老宅,七嘴八舌地说起他们的不平遭遇。

  2001年底,“汕揭梅高速公路指挥部”开始征地建设,潭岭村共被征190多亩土地,其中大部分是耕地。全村70多户家家都有土地被征,黄昌祥等10多户的耕地全部被征用。潮汕地区本来就人多地少,征用前人均不到7分地,征用后人均减至3分多地。今年初,玉联村又强行占用了该村60多亩地,修建一条宽达25米的“机耕大道”,潭岭每个村民如今剩下不到2分地。

  没地种了,村民感到生活无望,更让他们窝火的是,该补偿的没补偿到位,巨额征地款没到村民手里,征地款村干部是如何管理和使用的,村民一无所知。

  记者调查得知,按照有关程序,高速公路方面早已将征地款拨付给玉湖镇,高速公路所经过的玉联村属下的第三、第四、第五、第七经济联合社(简称“经联社”)都应得到征地补偿,其中,潭岭村属第七“经联社”被征土地最多,征地补偿款是337万元,但这笔巨款自始至终都没有与村民见面。

  村民反映说,几年前他们从“高速公路指挥部”那里得知,潭岭村可以得到337万元的征地补偿,但这些年来无论是玉联村还是第七经联社从未公布过这笔钱在哪里,都派了哪些用场。村民黄春奇说:“当时高速公路指挥部的同志说,这笔钱是国家给的,是属于村民的,是你们的保命钱,现在村民除了靠出外打工赚点钱保命,靠1分多地怎么保得了命?如今高速公路通车都快一年了,对国家给我们全体村民的保命钱,为什么干部们一点都不透风呢?”

  镇村干部:“征地款我们替村民保管,

  主要用来发展经济”

  记者随后来到玉湖镇,镇党政办主任听完来意后说:“潭岭村的问题早解决了,农民不懂政策,老是往上面找。书记你就不用采访了,镇里在创建固本强基示范镇,很忙。”记者设法等到了镇长吴俊波,就农民反映的问题作了进一步了解。

  据吴俊波介绍,玉联村征地补偿款总共是650多万元,钱是先拨到镇财政所,再陆陆续续到村,镇里也留了一部分。记者问:“镇里留了多少?”吴俊波走出办公室,几分钟后返回来说:“现在不多了,10万左右吧。”他还说,征地款是不能发给村民的,农民素质不高,发给他们花完了以后怎么生活,还是留在镇里、村里好,村里用这些钱发展集体经济,搞公益事业,改善村容村貌让农民过上小康生活。

  记者请他介绍玉联村近些年发展集体经济有哪些举措,吴俊波思考良久,说:“村里搞了一个‘大兴园印刷公司’。”记者问:“是村里投资的,还是老板投资的?”他说:“老板投资的,不过村里搞招商引资要花不少钱。”

  在采访玉联村党总支书记纪培希时,他断然否认了村民无地可耕的情况。他说:“不是每个人都有两分地吗?是农民自己不愿意种地。”

  关于征地款的去向,纪培希介绍说,玉联村经研究决定将征地款的15%也就是100万元左右留作村里的“发展费”,其余部分按照经联社提出的申请分期分批拨下去,比如说,第七经联社(管辖潭岭、黄厝楼等4个村民小组)总的征地款是380万元,已经付给了130万元,其余部分“一定要由村替村民保管”。因为“村里维修学校、兴修水利、干部生活补贴都需要这笔钱。”他还举例说:“今年搞‘固本强基示范村’,村里修了两公里长的‘机耕大道’,花了100多万。”

  黄建捷是去年3月上任的第七经联社主任,他说,村里征地款已经拨下来百把万,具体多少“记不清了,除经联社留了一部分,其他的已经全部按比例拨到4个村民小组,拨了多少,也记不清了”。记者提出看看经联社的账本,他以“会计不在”为由推辞了。

  按照黄建捷的说法,潭岭村民小组长手里应有80万元以上的征地款,这么一笔巨款放在一个人手里,能让人放心吗?村民们说,他们无数次催促小组长到村里领钱,但小组长却说钱没有下发。

  村民告诉记者,以前的小组长是村民自己选的,后来“不听村干部的话”被撤了,现在的小组长黄木辉是村里指派的,目前又兼着第七经联社的会计。“我们自己选的组长村里不批准,他们指定的人我们也信不过。”村民们说。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村支书、村委会主任、经联社主任几个人轮番到门外,商量后回答记者的提问,黄建捷甚至当面说:“我不能说错话,被你记者抓住什么把柄。”

  记者离开潭岭村前,就村里的集体经济建设再次走访了一些村民。他们说,这几年村里没搞什么建设,修了一条德安桥,但建桥款是村里外出的老板捐资、省里拨款加上村民集资的,“村里一分钱也没有出”。说到村里的“机耕大道”,村民的火气就更大了,他们说,国家修高速公路征用了100多亩地,征地款都在镇村干部手里,村里又修什么“机耕大道”,又占用了几十亩良田,村民没有得到一分钱补偿,本来前几年村民已集资修了两公里长、12米宽的路,现在村干部自己承包,把它加宽到25米,“农村哪用得着这么宽的路呢?干部说这是‘固本强基’,还说花了100多万,可为什么我们前几年修同样宽的路只花了2万元?”

  新华社记者杨建华

  (据新华社广州7月6日电)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马龙-白兰度病逝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