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海待”现象是个伪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8日09:52 华声报

  随着留学归国人员的增多,“海归”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不少“海归”回国后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变成了“海待”(待业)。调查显示,有35%以上的“海归”存在就业困难,同时40%的“海归”感觉自己的职业方向出错。

  然而“海待”真的就成为问题了吗?非也!在我看来,“海归”这顶帽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因为人才市场上的“商品”统称人才,并没有“海归”和“非海归”之分。他们
休闲游戏一网打尽 UC立体声聊天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无限下载MP3作K王
的就业或失业,都一样接受市场规则的调节,没有什么区别。没有头衔,何来光环?又何来“光环渐褪”?因此,“海待”现象本身是个伪问题。

  追本溯源,“海归”只是用来形容留学归国人员身份的戏称,它和“毕业于某某大学某某专业”一样,不过表明了人才的求学经历。但是人们为什么要给留学归国人员戴上“海归”这顶帽子?我想这是与“海归”们曾有的特殊荣耀分不开的。

  改革开放之初,当时很多人都留在国外,选择回国的少之又少且基本上被体制内吸收,真正到人才市场上“销售”的也就凤毛麟角了。由于数量少,也就物以稀为贵;再加上刚建立的人才市场也有个从非理性到理性的过程,“海归”们身价百倍。他们被一层层莫须有的光环笼罩,小小的“标签”也就被人们当着帽子戴在他们头上。

  但是,如今的人才市场已经足够的理性和成熟,不会为个“克莱登大学”的文凭就脑热眼花。通过市场机制,企业的每一个岗位总能用最合适的价格找到最合适的人才。于是,“海归”们身价跌落。但是,“海待”现象并不能成为问题。这只不过是市场的理性回归,是市场无形之手自动调节的结果。如果要说到问题,那只有一个:整个人才市场的供需平衡和结构调整问题。如果现在还把“海归”当头衔,以为“海待”现象是问题,那么只能是杞人忧天。(来源/天府早报,作者/林上鸿)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聚焦航班延误补偿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