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嘉禾拆迁事件反思:嘉禾之痛 痛在哪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9日09:07 新华网 | |||||||||
6月5日上午,都庞岭上空云雾蒙蒙。在履任县委书记两年之后,周余武黯然离开嘉禾。 在中央新的执政理念下,湖南第一个引咎出局的县委书记在嘉禾乃至更大范围引起震动。随着拆迁事件盖棺定论,人们对这位漩涡中心人物的论争关注不断升温。有人说他是酷吏,是共产党内一匹害群之马;有人称他是“奋斗中受伤的战士”,对他的落败表示惋惜。即便是站在政府对立面的拆迁“钉子户”,对周本人亦少恶声。
一个被免职的县委书记,为什么会获得那么广泛的社会关注?一个很有民意基础的领导干部,为什么却因严重侵害群众利益而落马…… 如果大前提错了,越是努力,越是南辕北辙 在嘉禾,周余武是历任县委书记中口碑甚好的一个。即使在他黯然卸任后,民间也没有任何关于他的或贬损、或妖魔化的传闻。 常务副县长王建球说:“周余武的勤政务实,很少有人达得到。”周的同僚们说,周每年下乡至少在半年以上。他下去从不走马观花,除了解决实际问题,就是调查研究,除开会和特别重要之事,周很少离开嘉禾县。 如果不是后来的珠泉商贸城拆迁事件,从老百姓到政坛同僚,对他的仕途前景一致看好。 有人认为,今年4月23日下午,在嘉禾宾馆召开的珠泉商贸城拆迁“誓师大会”,成为决定周余武命运的分水岭。风雨飘摇前夜的嘉禾,焦躁不安。历史上首个招商引资大项目遭遇前所未有的狙击,大批返迁安置户合同期限随汛期日益逼近,而蓝图描绘中的“湘南明珠”仍满目疮痍,迟迟无法动工,开发商为此向政府频频施压。 从周余武到嘉禾一般官员都没意识到,大规模商业性拆迁的政治风险已经逼近。他们派员外出考察,急于寻求“一剑封喉”的最后制胜之道。这些人考察归来大发感慨:人家认识比我们高,力度比我们大,发展比我们快……最后结论是:大推进才有大发展!珠泉商贸城能否以最快速度拿下来,事关嘉禾招商引资形象、事关干部群众发展经济信心、事关社会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威信!不能退,只能进! 县委书记跃上前台,意味着在珠泉商贸城项目拆迁上,权力介入抵达巅峰。嘉禾局势自此急转直下。短短几天里,嘉禾重现历史上相似的惊人一幕:到处高喊加压提速,如火如荼;权力意志带着巨大惯性,呼啸着进入最后冲刺的疯狂!许多人回忆当时的情形,都说,以周的识辨水平和从政经验,他不可能看不到这样做的风险。据悉,当时确有人对“四包两停”等一系列过激作法提出质疑,但周力排众议,我行我素,逆向选择了一条涉险蹈危之路。今天,周余武才深切体会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造福群众,用得不好则会伤害群众,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 一个民意口碑甚好的人,为什么却陷入民意危机之中 一位相当赏识周的领导干部,和记者讨论过一个问题:周余武是一个很看重民心、危机意识很浓的官员,为什么最终会做出那种荒唐的决策? 据说在嘉禾历史上,有两个县委书记令老百姓非常怀念。一个是解放初期第一任书记王子臻,一个是“文革”时期的谷彤云,他们都曾为地方上办过大好事。很多嘉禾人认为,无论从哪方面看,周余武都应该算得上嘉禾历史上最好的三个县委书记之一。 但是,在民间褒奖背后,仍有一团巨大的疑雾无法解开。当三名被拆迁户以“暴力抗法”、“妨碍公务”遭抓捕,当一批无辜的工作人员泪眼汪汪受到牵连,当一些夫妻迫于空前高压无奈真假“离婚”时,那个爱民如己、剑胆琴心的县委书记哪里去了? 现在人们可能看到了贪官、昏官的危害,但有时一个又廉又酷的官员对老百姓的伤害可能更大,“无私无畏”的观念值得反思,官员并不是不吃不拿就可以乱来,这种观念实际上已经陈腐。 假如“嘉禾事件”是一起简单的权钱交易行为,人们对此事的反思就不会如此深刻,但嘉禾县的主要领导在当地被认为是一个廉洁、立志改变嘉禾现状的干部,这就耐人寻味了。 现代社会对政治家政治行为的考察往往不问个人动机,只论是否合乎公共利益。从“嘉禾事件”看,民意与官意、民利与官利、民权与官权在未来要寻找一个结合点,首先是政府对自己的约束要提上议事日程。 嘉禾之痛,痛在哪里 一场惊天动地的风暴似乎正在远去,但周余武的内心仍在刀光剑影中起伏。一位网民在网上说:“我庆幸,我没有生活在嘉禾,我没有在暴力阴影下生活。” 周看后非常难过。他对记者说,骂我周余武可以,不要骂共产党。 从联合调查组进驻开始,周几乎彻夜不眠。 “我考虑的不是自己个人的出路前途———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我从内心已经很知足,我最痛苦、最内疚的是没有完成好党交给的任务,还给党抹了黑,添了大麻烦。” 在他不再担任县委书记的嘉禾县,一场民间的反思也在自发进行。 嘉禾一位县领导告诉记者,嘉禾上一届党政班子不和,弄得两败俱伤,新一届汲取前车之鉴,主动维护内部团结,但对声音过于一致的危险放松了警惕,统一意志与民主决策的关系处理不到位。 一位县委常委和记者交谈时说,周余武没有私心,想干事,善于学习,讲话水平高,自己行得正,到嘉禾抓的几件事确实漂亮,个人威望很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班子开会,真正讨论问题少,提不同意见少,到最后,决策过程出现“一呼百应”现象,往往一把手拍板,其他人执行。 周在嘉禾主政两年,是极端理想主义的。他整改干部作风,派人在民间广泛收集整理各种意见30多条,下发各单位对照整改,对群众意见集中的单位不但“挂黄牌”,还规定牌子必须由一把手亲自接,必须悬挂在大门口的最醒目处,一把手必须在电视上公开亮相宣读整改措施。县委机关对面广场上非常抢眼的“干部作风好,嘉禾万事兴”巨幅标语,就是他充满缺陷的理想逻辑。他推动嘉禾经济发展的杠杆是“大棒+奶酪”,地地道道的权力政治学。 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宗旨,要求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和谐统一。但无私无畏、百无禁忌的周余武,恰恰忽略了这种统一,或者将它们颠倒了次序。 伟大抱负和不懂自制的权力相结合,会产生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周余武的个人悲剧,不完全是体制性的;嘉禾拆迁事件的最终结局是必然的。但愿“嘉禾之痛”,不在别的地方重演。(记者:于磊焰 段羡菊 谭剑)(来源:半月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