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端正“小局观”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9日09:30 新华网

  小局与大局,这一对相生相克的矛盾的运动,在经济生活中演化出了各式各样利益的博弈和力量的冲突。

  在当下中央强势推进的宏观调控中,我们还是看到有不少地方,或怨声不断,等待观望,或心存侥幸,我行我素,甚或公然连闯红灯,逆风而上。于是,有了中央数道“金牌”中的三令五申,有了中央在“铁本事件”中的重拳出击。

休闲游戏一网打尽 UC立体声聊天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无限下载MP3作K王

  显然,我们应有怎样的“小局观”,是一个更具根本性的问题。

  相对于全国而言,地方自然是小局。这些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使地方政府在微观经济领域获有了越来越多的配置资源的权力,各个地区都已成为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和利益主体。正是这些独立主体因地制宜,在改革的制度激励和开放的观念撞击中,释放出资本、科技、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巨大能量,正是这些地方政府顺势而为,充分调动起组织资源、政治优势和关键时刻的“市场替代”,撬动了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区域板块。因此,这小局是不可忽视、不可替代、不可排斥的。在市场经济的起步阶段,在中国发展的起飞时期,地方经济非均衡、超常规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主导性、超经济的第一推动,有其特殊的现实背景,也有其重要的历史功绩。因此,这小局也是需要尊重、需要保护、需要导引的。

  同时,小局的积极作为既不能背离、更不能损害大局的整体利益。

  地方的发展,仅仅考虑市场的需求是不够的。还得探究整体环境的容量能有多大,这环境的平台有着怎样的承载能力,为了这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地方的发展应该付出多大的代价,应该让渡多少的权益,在地方汲取能力日益增长之际,如何增强对环境的涵养、修复功能,如何形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国民经济是一个大的系统。只有保证每一环节、每一部分的质量和效益,才能获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我们在充分尊重、肯定、支持地方加快发展的同时,也亟应关注其中日渐积累的弊端和隐患,最为突出的就是“成本软约束、预算软约束、风险软约束”现象。企业成本和市场信号的扭曲,自然刺激了一些行业的过度投资和泡沫生成,地方政府的负债扩张,也正在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潜在杀手。

  我们尊重市场经济中每一个利益主体的自主决策,同时也不应忽略每一个市场行为的溢出效应。一段时期以来,社会投资急剧膨胀,贷款规模过快增长,一些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扩张日益严重,如不及时调控,很可能出现企业破产、失业增加、银行呆坏账增多和经济的大起大落。还有随着重化工业发展的环境污染升级,城市化加速之际的社会矛盾积累,也在动摇着地方、企业发展的根基。从小局看,这些发展的举措也许都有其合理的因素,但从大局看,则有可能导致“合成谬误”的困境。

  只有在努力经营小局的同时,自觉地、积极地去把握大局、融入大局、服务大局,地方经济的发展才会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坚实的基础,才会获有更可观的整体效益、更强大的推动力量。

  小局与大局,是对立的统一,如何去消解其中的对立,实现两者的统一?

  从“分灶吃饭”、“财政大包干”到“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改革,在财权上移的同时,出现了事权下移的问题。地方政府既要发展地方经济,又要承担社会服务、公共管理职能,还要保障有着太多冗员的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如何摆脱困境?残酷的生存、发展的现实中,巨大的利益、责任的压力下,政府行为难免变形、扭曲,经济发展难免要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何在理性化、制度化的基础上,构建起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地方的新型关系?

  GDP的增长,财政税收的增长,社会就业的增长,构成了地方政绩考核、官员升迁的主要指标,再加上特别时兴的末位淘汰,这就必然驱使各级政府去强力主导经济建设,以致出现一幅幅扭曲的经济图像。看来,原有的考核已到非转不可的时候了。治本之道,还在于转换政府职能,将政绩考核重点真正转向加强市场监管、建设经济环境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上来;还在于加快民主机制的培育,诚如一些专家所言,构成政绩的目标应由民主的整合机制确定,追求政绩的过程应由民主的监督机制保障,认可政绩的优劣应由民主的评估机制主导。

  与地方政府强势主导经济发展相联系的,是日益增多的违法违规、暴力行政现象。看一看“嘉禾事件”。整个珠泉商贸城项目在立项、规划、拆迁过程中,决策的执行者“从来就没有想过究竟合不合法”。再看一看“铁本事件”。“钢铁怪兽”为何能一路狂奔?从审批、征地到贷款、环保,或是职能部门缺位,或是政府与企业合谋。打造法治政府,亟应提上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议事日程。

  端正地方的“小局观”,重在树立科学的“大局观”,那就是顺应事物运行的基本规律,加快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惟其如此,小局与大局的统一,才有共通的内涵,地方经济发展与中央宏观调控的对接,才有一致的目标。(苏北)(来源:半月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聚焦航班延误补偿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