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经济发展暨对口支援工作会议在渝召开(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9日10:14 中国三峡工程报 | |||||||||||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暨对口支援工作会议在渝召开 曾培炎强调,把加快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放在三峡工程建设的突出位置,深入推进对口支援 本报讯(记者 王波)7月6日至7日,三峡库区经济发展暨对口支援工作会议在重庆市隆重举行。随着三峡移民工作进入新的阶段,加快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移民就业致富的要求,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维护库区社会稳定等任务更加艰巨。此次会议的召开,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关于将发展经济放在移民工程首要位置的重要指示,研究加快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进一步推动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主任蒲海清做了工作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江就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讨论稿)作了说明。 曾培炎首先传达了胡锦涛、温家宝同志近日关于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要认真贯彻落实,做好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曾培炎指出,随着三峡三期工程的推进,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及时调整工作重点,把移民“稳得住”、“能致富”摆到重要工作日程上来,努力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积极培育库区支柱产业。要立足库区优势,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合理配置各种资源,逐步构建一个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竞争力强、适应库区特点的产业体系。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农产品种养殖基地建设,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柑橘种植、草食畜牧、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抓住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把企业搬迁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积极引进区外的资本、技术、人才,发展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业和制造业。 充分发挥库区生物资源丰富、沿江交通便利、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快交通运输、餐饮食品、商业贸易等服务业的发展。积极发展库区旅游业,建立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服务、旅游商品生产经营、旅游休闲娱乐等相配套的旅游产业体系。 第二,努力扩大库区就业。库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千方百计扩大移民就业、增加移民收入,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为移民自主创业提供条件。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提高城乡劳动力素质,增强移民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多渠道组织和介绍库区移民劳务输出,缓解库区就业压力。 要进一步贯彻落实鼓励中小企业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投融资、税收、技术服务、市场开发、信息咨询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它们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继续安排好移民搬迁安置。首先要精心组织、精心安排,做好外迁移民的安置工作。今年库区要完成2.53万农村移民外迁安置,这是国务院部署的最后一批出省市搬迁安置任务。虽然搬迁量较前些年有所减轻,但难度仍然很大,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同时,要努力提高后靠移民安置和其它各类迁建工作的质量。移民工作进度要与枢纽工程建设相衔接,为2006年汛后水库蓄水创造条件。要保证农村移民有基本农田可种,并尽可能保证耕地质量。努力帮助库区下岗职工再就业,建立和完善困难移民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要加快城镇迁建和专项设施复建进度,为移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第四,切实搞好地质灾害防治。到目前为止,国家已投入40亿元专项资金,完成了二期工程地质灾害治理任务,保证了水库按期蓄水。三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要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科学论证、落实责任、加快推进,满足水库蓄水、移民安置和工程安全运营的要求。 各地政府还要加强对已竣工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维护、监测和管理工作,严格控制治理后崩滑体、高切坡的使用和开发,保障治理成果和工程正常发挥效益。 第五,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三峡工程建设前期的重点在工程本身,今后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更加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坚持预防为主和综合整治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水环境管理。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适用技术,加快集镇污水管网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运用市场机制解决运行费用,确保长期稳定运转。要强化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努力减少面源污染,建立水库漂浮物清理的长效机制,做好船舶排污的接收、分检和转运工作。 要结合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大力营造有利于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的生态林,尽快实施三峡库区库周绿化带建设试点项目。根据生态建设和景观再造的需要,对三峡水库周边绿化带试验段内人口进行适度移民,减少人为因素破坏,缓解居民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继续搞好生态环境监测研究。要进一步加强库区蓄水水质变化的监测,特别是要继续做好水文泥沙原型观测工作。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报告,切实加以解决。同时,抓紧对回水变动区、泥沙冲淤等重大问题的研究,为水库的运行和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第六,着力维护库区社会稳定。湖北省、重庆市要把库区社会和移民稳定工作放到重要位置上来,要从全局出发把这项工作做好。保持库区稳定,关键是要始终注意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防止局部问题扩大为全局问题。库区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要求,体察群众情绪。对涉及群众利益的事,要一件一件地去落实。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要认真做好说明解释工作。要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依法化解各种矛盾和纠纷。当前,对于未实现再就业的搬迁关破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居民和失地农民,要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予以保障。对后靠安置的农村移民,生活水平明显下降的,要及时给予适当扶持。 积极推进各地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是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之一。据了解,自1992年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开始,截至2003年底,全国对口支援共为三峡库区引入资金161亿元,其中经济合作类项目2500多个,到位资金142亿元;社会公益类项目到位资金18.73亿元,支持库区兴建了400多所希望学校及一批城镇医院、文化站等基础设施。一大批起点高、技术新的知名企业落户三峡,推动了库区与全国各地的信息交流、科技交流、人才交流,对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曾培炎强调指出,今后三峡库区对口支援工作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以规划为指导,支持库区发展优势产业。国家发改委研究提出了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于近期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国务院三峡办、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等部门,也组织编制了库区柑桔、草食畜牧、旅游业和渔业等产业发展规划。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自身优势和分管行业特点,在规划的指导下,有步骤、有重点、有计划的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要继续按照三峡建委的要求,每个省市每年至少落实一个好项目。要重点发展传统产业和劳力密集型产业,既帮助库区发展经济,又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 第二,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在产业布局和项目引进中,要从实际出发,引进有市场、有技术的项目,促进库区经济发展。要克服长官意志,不搞“拉郎配”,防止出现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第三,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力度。国务院有关部门要继续在项目、资金上对库区予以必要的政策倾斜,重点帮助三峡库区改善基础设施状况,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旅游等产业。各有关省市在与库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的同时,要在公益事业、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更大地支持和帮助。 第四,增加库区移民就业,加大劳务输出和干部交流力度。各有关省市每年要制定计划,尽最大可能接收三峡移民前来务工。要大力加强干部交流,各省市每年都要有干部到库区挂职,熟悉库区情况,积极协助库区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库区每年也要选派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挂职,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经验,回来后更好地为库区发展服务。 曾培炎最后强调说,当前,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已经明确,各地区、各部门,关键是要努力使中央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口支援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使库区人民真正从三峡工程的建设中得到实惠。通过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同心协力,积极推进三峡库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把三峡库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型经济区。 蒲海清在会上做了工作报告。他说,三峡工程开工以来的11年,是三峡库区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11年,也是库区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11年。主要表现在:移民工作顺利推进,大多数移民安居乐业;对口支援成绩巨大,对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基础设施建设跨越式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一批优势企业形成,经济结构得到优化;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他同时指出,虽然三峡库区11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三峡库区19个县、市、区中,有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12个。2002年,库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2%。而且,随着三峡水库蓄水和移民资金投入下降,移民稳定致富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库区城镇就业形势严峻,部分移民主要靠安置费生活,长远生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部分农村移民土地被淹没后,收入呈下降趋势。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蒲海清说,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瞻远瞩,科学分析移民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及时作出了移民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一年来,温家宝总理、曾培炎副总理先后深入三峡库区调查研究,并主持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研究部署加快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他介绍说,遵照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编制完成《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三峡水库周边绿化带建设规划》。在经进一步征求各方面意见后,将报国务院批准实施。农业部、科技部、国家旅游局和三峡办等部门,也已会同湖北省、重庆市人民政府先后编制了《三峡库区柑橘产业发展规划》、《三峡库区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和《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配套规划。《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有关配套规划是加快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下一阶段工作的关键是齐心协力抓落实。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江就发改委编制的《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讨论稿)作了说明。他说,国家专门为面积不到6万平方公里的三峡库区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充分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重视。《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要由8部分组成,即三峡库区的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与目标;库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库区的产业发展;库区的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库区的社会事业发展;库区的城乡统筹发展;确保规划顺利实施的政策措施。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到2010年,库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库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按照这个目标,“规划”对库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等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划。 会议期间,共有50多个对口支援项目签约,总金额达202亿元。三峡建委办公室、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办公厅等59个国家部委的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与三峡库区有对口支援关系的20个省(直辖市)的有关部门负责人,三峡库区各区县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泰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等国内一批知名企业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讨论稿的内容,就如何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展开了讨论。 会后,与会代表赶赴万州考察了库区经济发展和对口支援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