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机组国产化水平显示中国制造业的巨大潜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9日11:45 云南日报 | |||||||||
云南日报网 新华社宜昌7月8日电(记者施勇峰、戴劲松)从一开始敞开国门引入技术和设备,到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造”相继出炉,全球瞩目的三峡机组设备国产化程度正在日益提高。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表示,三峡机组国产化程度的提高意味着国内水电制造技术已逐渐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显示出中国制造业的巨大潜能。
三峡工程共设计安装26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分别布置在三峡大坝左右两岸。三峡机组是目前世界上容量最大、直径最大、重量最重的机组,其设计、制造和安装难度都超过了世界上已有的所有大型机组,代表了当代世界水电制造业的最高水平。 据介绍,布置在左岸的14台机组经过国际公开招标,由两个国际跨国集团中标,制造合同总金额7.4亿美元。在左岸14台机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中国的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和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分包和部分完整机组的制造任务。中标的两个国际跨国集团都向分包的中国厂商转让了关键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这14台机组的国产化率达55%。 已投产机组国产化程度最高的“三峡工程10号机组”,主要是由法国阿尔斯通和瑞士ABB公司组成的跨国集团中标制造,其中水轮机和发电机的许多关键部件则由中国的厂家完成。 而采购合同总金额高达45.36亿元人民币的三峡工程右岸12台机组,其中有8台的订单由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和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获得,并在今年3月签订了制造合同。这也是自三峡工程建设以来,中国厂商首次独立承担世界上最大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和制造任务。据了解,三峡右岸电站的12台70万千瓦发电机组将以国内为主进行设计和制造。 有关专家称,正是通过分包和参与设计制造,吸收先进技术,使中国厂商制造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水平实现了跨越式飞跃。现在,三峡左岸电站已有8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到今年6月底,8台机组累计发电已达247亿千瓦时。运行表明,三峡机组的性能和效率达到世界同类机组的最高水平。专家们还表示,三峡机组设备国产化不仅使参与企业全面提升了综合实力,而且对保证三峡工程工期也有很大好处,如在国外生产有不易处理的协调配合等问题,通过国产化则能比较顺利地解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