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青睐牛津剑桥假文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0日10:40 生活报 | |||||||||
据《新闻晚报》报道,有“假文凭大王”之称的英国人彼德·奎因通过网络兜售假文凭,他为了让假扮购买者的记者相信自己的信誉时说:曾为很多中国留学生做过假文凭,这些人多是定做牛津、剑桥等学校的学历。同时,来自《北京晨报》的消息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海外学历鉴定处的相关人员说,每年有近三成的“洋文凭”不能通过鉴定。 怎么会有这么多“方鸿渐”
小说《围城》里的方鸿渐购买了一份美国的假博士文凭,回国后不但爱情因此失败,本人也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现在仍有很多人不吸取方鸿渐的教训,竟然通过购买“洋假文凭”企图偷机取巧。 日本“海归”杨璐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留学生越来越不好找工作,这可能是有人产生邪念的原因。日本人和中国人一样重视文凭,可日本社会的信用程度较高,一个人要是失去了信用,基本上就完了,家人也会因此抬不起头来。使用假文凭的成本实在太高,因此这样的事很少。我觉得有些中国学生愿意买假文凭,一和我们过于重视文凭有关,二也和整个国家没有一套完善的信用体系有关。” 现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读硕士的刘莉丽出国前是新闻记者,她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有些人利用洋文凭回国招摇撞骗,最大的原因还在于我们与世界的联系尚不广泛。有这么多人敢于伪造牛津、剑桥这样名校的文凭,就说明了这点。这些人可能认为用‘假洋文凭’不好核对。” 成也互联网败也互联网 通过互联网邮购假洋文凭,更隐蔽也更先进。对此曾在新加坡留学的北大MBA侯若冰说:“这件事对造假者也好也坏,好的是造假来的容易,坏的是互联网使沟通更为方便。用人者稍有怀疑,就可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校方查询文凭的真假。从长远来看,互联网的发展不利于骗子的生长,也许过个十几年,方鸿渐这样的人就不会存在了。” 刘莉丽对此就没有那么乐观,她说:“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的国情,大家对文凭造假、学术造假者有种漠然的态度。学生造假,北大教授也造假,连院士也传出一些剽窃的事情,似乎大家都不守规则,这怎能不让更多的年轻人铤而走险?我觉得我们这些在海外的人也有责任,应该出现更多像方舟子博士这样的海外学术打假者。现在的互联网很发达,完全可以利用它来打假,不能让那些在国外转了一圈的人,回国就放开手来大骗特骗。像某著名主持人的夫君被怀疑使用假文凭一事,就表现了互联网的强大力量。国内国外与当事人有关的人员都通过互联网发贴子说明情况,真相到底如何,大家一目了然。”(生活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