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向左还是向右在考验他们(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0日10:59 温州都市报
  本报记者林一笑/文 郭大斌/摄
张俊晖(中)对车间管理也有独到的一套方式。

  1996年,还未念完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张俊晖,就不顾父母反对,满怀梦想的他与同学一起前往新加坡的新系统电脑学院继续深造。

  1997年,为留学筹备许久的孙雷顺利拿到签证,飞向大洋彼岸的澳大利亚,就读于新南威尔士大学。

  弹指一挥间,这几位老板的子女都成了温州新生代老板,近日记者近距离接触了他们,试图解读他们的生存状态。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自费留学市场放开,越来越多的温州学子以各种方式出国留学,因为需承担高昂的学习、生活费用,其中,大多是成功民营企业主的子女。有人经过归纳,称他们为第六代留学生。如今,温州的第六代留学生在国外完成学业后,不少人选择了回国发展。归国后,成为海归派的这些“第六代”有的选择自己创业,有的加入了家族企业。张俊晖与孙雷都是海归派中的一员。

  老板子女也照样打工赚钱

  勿庸置疑,初到异国由于生活习俗和语言因素,刚开始有一个十分艰难的适应期,虽然张俊晖与孙雷家中的经济条件并不差,但是在国外的开销很大,每一个在海外的留学生几乎都有过半工半读的经历。那时的张俊晖早上功课安排得很忙,下午兼了多份工作,送过外卖,做过临时演员,前前后后打过十几份工。

  在那时,张俊晖就已定好了回国后的发展宏图,他把在新加坡所受的每一份苦都当作经验的积累,“新加坡让我感觉信用、廉洁和有序。”张俊晖记得,有一次送外卖时被门卫挡在了门外,因为比规定的时间早到了十五分钟,忠于职守的门卫不让他进门,任他磨破嘴皮,也无济于事。然而十五分钟一到,门卫就非常礼貌的让他进去。“小到一个门卫,都能够做到如此地忠于职责。”

  另外一件让张俊晖津津乐道的事情是:1997年香港回归时,他和一些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一起庆祝,忘情地将易拉罐丢下窗,结果不到五分钟就有警察过来,对他们教育了一番,第二天又打来电话叮嘱他们要注意保持安静,别影响邻居。到了第三天,又接到警方打来的电话,这一次,是警方表扬他们这些小伙子,认为他们做得非常好。“其实这只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政府的管理非常人性化,起到意想不到的管理效果。”这一些经历,回国后张俊晖都应用到对公司的管理上,治理公司就和治理国家一样,需要有序。

  孙雷自然也打过工,尽管有时功课多,要到凌晨二三点才能入睡,睡眠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还要驾车出去替人送货,这是他们在国内从没有吃过的苦。“有一次开着车竟然打起瞌睡,差点出车祸。虽然很苦,但留学时的高额学费全部是我打工赚来的。”这一点,孙雷很自豪。不仅如此,后来在读研究生时,他还在国外开起了公司,边经营边学习。

  国外的留学经历,让孙雷深深感受到了什么叫团队精神,“如果是一个人,中国学生肯定比外国学生强,但如果是一队人,反而比不上他们,这是为什么呢?就是我们争强好胜的潜意识在作怪,缺少了互助的团队精神。”

  回国后心里有很大的落差

  学成后,张俊晖没有选择留在新加坡,尽管那里很美好,但家族企业的重担需要他回来挑,1998年,他回到了温州。一下飞机,就被浓浓的久违的亲情包围,但他心里却有很大的落差,虽然温州较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习惯了新加坡的有序和高效、整洁,突然有点不习惯这个自己曾经生活了多年的城市。有时,交通无序、城市脏乱令他很难忍受。对此,在国外有三四年驾龄的孙雷的体会也非常深刻:“我刚回国时,看着一些横冲直撞、不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人和司机,我整整一年多不敢开车上街。让我感到难受的另外一点是,或许与近些年大力发展工业有关,温州的空气质量与国外相比有一定的距离。”

  尽管温州目前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尚待改进,但是孙雷为什么还会舍弃国外的优越条件回乡呢?他说:“当时我的面前有两条路,向左走留在国外,生活会很安逸,但以后的生活模式都可以预见,我有了硕士学位,进了一家比较好的公司,有一份高薪的工作,那边一天只用工作六小时,还可以有悠闲享受下午茶的时间,可以在周末很轻松地散步度假,就生活的综合质量而言肯定比国内好。向右走回到祖国,回到温州,国内近几年经济飞速发展,机会比国外多,而面临的将是创业的艰辛和种种不可预测的困难。”衡量再三,2001年,孙雷还是决定回国。他说“在人生过程中抓住机遇,最大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加入家族企业或者自己创业

  与很多民营企业主的孩子一样,回国后,张俊晖自然要替父母担起管理企业的重担。但也是从最基层做起。他先在他伯父创办的宏得利合成革有限公司做安装工,半年里他与工人一起吃住,熟悉了每道工序后,才开始转到采购,把握了采购的每一个环节,他又被安排做销售,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他一步步升到副总经理的职务,负责生产和管理。然后张俊晖挑起了自己家族的百得利制革有限公司的大梁。“温州的家族企业与国外的企业不同,运作不能生搬硬套国外的,但可以借鉴。温州本土的企业经营者不少受文化和环境的限制,企业难免固步不前。大多数家族企业积累资金到一定程度以后想再超越十分困难,我之所以出国留学是想在这方面有所改变。”

  “说真的,我留学不是为了学历什么的,而是开拓自己的眼界,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突破以前的束缚站在更高的一个档次上去管理企业。”张俊晖这样说。

  孙雷不同,回国后他没有加入家族企业,而是自己打拼,可以说是从一穷二白开始,那时温州市政府给回国创业学子很多优惠条件与便利,孙雷获得了国家科技部门创新基金的无偿资助。然而孙雷研发宽带自动测试系统时,经济方面还是陷入困境。由于产品研制门槛高,前期费用大,资金不够了。“那时公司已经好几个月发不出工资了,连水电费都交不起,因为光投入没有产出,眼看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却没有资金了。”按照国外的常规做法,孙雷也想在温州找一个风险投资公司。但是温州的企业家只专注做传统工业,对高新技术的企业不大感兴趣,孙雷联系了好几家都没谈成,只能将寻求战略合作伙伴的方向转向国际上的大财团,最后孙雷还是在风险投资公司帮助下投入200多万元,渡过难关。

  现在孙雷的科赛公司已经在国际上小有名气了,全球拥有这项技术的公司只有七八家,它的竞争对手都是一些大型上市公司。孙雷说:“以前很多留学生不愿意归来,认为国内的创业条件不好,但现在已经进步了很多,所以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愿意回到祖国来,这里的机会比国外更多一些。特别是近几年温州经济飞速发展,就很需要知识面广的综合型人才把企业发展壮大。”

  承上启下的“海归子女”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温州出去的留学生家里经济条件一般都不错,但是面对国外高昂的费用,他们还是不愿过多地依赖家庭,而是选择了勤工俭学。有的学生办起贸易公司,专门将温州的打火机和服装、皮鞋等产品推销到国外,将生意做得有声有色,无不显示出温州人特有的经济头脑。他们选择的学科,从传统学科到最新边缘学科,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几乎涉及所有领域。但他们当中,更多的老板子女选择了工商管理和国际贸易专业,可能更多的是出于家族企业将来发展的考虑。

  许多海归派刚开始会有心理落差,但他们大多能克服种种困难留下来,因为他们很多人出国前就知道,家族企业的重担是要自己回来挑的,父母之所以舍得花大代价送他们出国,就是希望他们能从国外带回先进的管理理念,成为企业新一代的掌舵。

  一位温州企业家说,他的儿子也刚从国外留学回来,他们这一代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他们会从两种环境的对比中寻找企业前进的方向。

  也有小部分人回国后看重个人的发展,不愿意回到父母的企业,要么自己白手起家,要么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海归派对薪金的期望值比普通大学生高,也使得有一部分人成了“海待派”。海归派在国外留学的收获,不仅仅是拿到了一两个洋文凭,掌握了一两门外语,而是在一个更宽广的世界中增长了见识,砥砺了品格。这也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其价值并不亚于一份高薪的工作。

  得心应手和“留学垃圾”

  多数留洋归来的学生,能在各自的位置上做得得心应手。但他们从国外带来的那一套理念如果不加以变通,在温州也经常会碰到卡壳,比方国外的企业用人方面看实力,而温州,人情这张巨大的网,使一些家族企业在用人上不得不任人唯亲。这是非常考验这些青年人的,他们只好让自己适应周围的环境,将这些矛盾调和。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他们利用父辈积累下来的经验,加上吸收国外经济管理方面的精髓,省却摸索的时间,可以直接借鉴并学以致用,还会懂得融汇贯通。

  在温州的第六代留学生中,孙雷和张俊晖,无疑是优秀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国外成材。“那些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在国外虚度光阴的人被我们称为‘留学垃圾’。”孙雷说,国外经常看到个别大老板的孩子打扮得新潮怪异四处闲逛,一看就知道是不肯读书的不良少年。温州有一个和他一起出去的留学生,还没有驾驶证,就用生活费买来名贵跑车,结果撞了人。还不去上学,每天沉湎于网吧,直到被学校开除。还有的居然去赌博。出去留学不一定就都是好,将一些有不良品行的少年太早地送到国外,他们自制力弱,父母管教鞭长莫及,孩子只知道在国外吃喝玩乐。当然,每年温州送去海外的孩子中,成了“留学垃圾”是极少一部分。
休闲游戏一网打尽 UC立体声聊天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无限下载MP3作K王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聚焦航班延误补偿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