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经典中国:振兴长江——大武汉的梦想与追求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2日11:19 新华网

  新华网武汉7月12日电(记者熊金超)从“敞开城门”到“两通起飞”;从“扁担理论”到“东引西联”;从“打造武汉经济圈”到“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几度与国家宏观开发开放战略失之交臂的大武汉,用“八七会议”传承的百折不挠精神,矢志追逐着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振兴长江的梦想。

  拥有3500多年文明传承与积淀的武汉,早在宋元之际,就成了知名的港口城市,素有
休闲游戏一网打尽 UC立体声聊天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无限下载MP3作K王
“东方芝加哥”之称,被认为是振兴长江全流域经济,带动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命脉”所在。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的中国重点建设由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武汉受到重点安排,成为这一时期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而包括上海在内的一批既有的工业城市则被排在了头两个“五年计划”的次要位置。特别是武汉长江大桥的兴建,一举打通了纵贯南北、横跨东西的陆地交通,结束了中国长期单纯依赖水运的历史。

  正是国家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打造了“武钢”“武船”“武重”“武锅”等一批响当当的“武”字头企业,使“武汉制造”大到船舶、桥梁,小到皮鞋、手表、螺钉等都享誉全国。一直凭水运“通江达海”而得“九省通衢”盛名的武汉,成了中国经济誓言“赶超英美”的一张王牌。

  然而,在并不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武汉给长江流域经济和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却未遂人愿。改革开放以后,武汉曾两度与中央开发开放的大政策失之交臂。一些专家、学者和所有关注长江经济振兴的有识之士,给武汉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合理化的战略构想。

  1984年4月,武汉市政府采纳了经济学家李崇淮的建议,制订了以“两通”为突破口的综合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很快得到国务院的批准,武汉三镇就此敞开大门,形成了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格局。

  这一战略冲破了旧体制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观念,带来了武汉交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物流的勃兴。

  进入20世纪90年代,武汉有12家过亿元的大型商场。在1991年全国评出的百家最大零售商场中,武汉占了7家,雄居全国之首;作为中国第一个小商品市场,汉正街从起初的一条只聚集了103家个体工商户的小街,逐步延伸到了10多个社区、100多条街巷里弄的千家万户……“货到汉口活”的历史得以重现。

  然而,过分强调流通,随之而来的却是本地制造业的下滑。一时间,在这个地处鱼米之乡、水资源最为发达的城市,竟出了老百姓“喝珠江水(饮料),吃广州粮(副食)”的现象。在上世纪70年代末,武汉拥有的70多个国优产品、100多个省优、部优产品,在与广州、上海等地新崛起的制造业的竞争中,连连败北、纷纷倒台。

  大武汉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也因此而一落千丈。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82年,全国各大城市的工业总产值、工业净产值、工业固定资产原值与实现的利税额排名,武汉均居第4位。到2002年,武汉的排名已下滑到了第11位。实际上,在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的城市中,武汉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在第14位。

  有学者把中国经济地图比作一个轮盘,而武汉就是这一轮盘的轴心。跻身中国经济大棋盘“天元”位置的武汉,究竟怎样才能为振兴长江经济作贡献?成了许多专家、学者和武汉市及湖北省领导连年关注的焦点。

  随着市场竞争区域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兴起,去年年初,武汉的专家、学者相继提出了在长江中游地区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两种模式:一是跨越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五省,联合30多个主要城市和地区,以武汉为圆心,在320公里为半径的区域打造“武汉经济区”;一是以武汉为中心,100公里为半径,联结湖北省内的9个大中城市,打造“武汉城市圈”。

  其构想一出台,立即引起了湖北省委、省政府和武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省长罗清泉率领专家和机关干部,亲临全省各有关地市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考察。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训秋,市长李宪生在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和干部进行充分的讨论、论证的基础上,还带队前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进行了考察和学习。

  在去年6月召开的省第八次党代会上,湖北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部署:以武汉为核心,联合省内100公里以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8市,建设“武汉城市圈”,逐步将其发展成内陆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今年7月6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工作会议,部署以“产业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为重点,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工作。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武汉就积极谋求在中部地区和长江流域的经济大协作,发起并参与成立了中国最大的流域经合组织--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同时成立了中部地区28个大中城市参加的经济共同体--武汉经济协作区。每年召开市长峰会,就区域产业布局、结构调整、经济合作、生产要素调配进行磋商。

  如今,这两个经济合作组织成为长江经济快速发展的驱动轮。10多年来,武汉经济协作区内协作项目达8万多个,资金总额达3000多亿元;而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协调会的作用,则难以用直观数字指标显示。

  随着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实现产业转移和中央“实现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提出,武汉、南昌、合肥、长沙等几个中部地区省会城市,相继提出了“承东启西”战略。为打造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武汉市贯彻“企业优先、效益优先、市场优先、基层优先”方针,采取八项措施,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

  国内外已有大批企业将区域总部、销售总部、研发中心等移至武汉,武汉企业也纷纷开始了向周边地区的扩张。周边城市也纷纷利用武博会、武洽会、农博会等国际平台,来汉推销产品、招商引资乃至投资兴业。仅去年一年,周边8市就有600多个项目在武汉落户,到位资金达10亿余元。

  目前,“武汉城市圈”建设已引起海内外客商的广泛关注。专家认为,与“长三角”一个中心跨多个省份相比,与“珠三角”一个省份两个中心相比,“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同属一省且空间距离均在1小时车程内,武汉后发优势不可小觑。

  人们有理由相信: “武汉城市圈”崛起为期不远。

  长江振兴大有希望……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北京暴雨阻塞交通
2003年审计报告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