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向领导车敬礼?向特权敬礼!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3日09:40 沈阳今报

  本期话题

  据昨天今报天下版报道,几十年来,执勤交警见到大连市小号车、上级领导车、公安领导车行举手礼的习惯就要废除了。

  本期嘉宾

休闲游戏一网打尽 UC立体声聊天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无限下载MP3作K王

  惠铭生(山东济南职员)耿银平(河南开封教育工作者)吕小骊(陕西旬阳幼儿园教师)盛大林(河南郑州编辑)张贵峰(湖北沙洋自由职业者)王学进(浙江新昌中学教师)

  观察版主:大家好!从昨天开始,大连将在全国首次对交警向领导车敬礼、领导设警车开道和公安牌照车辆闯红灯等现象“喊停”。各位谈谈看法。

  ○惠铭生:我先说吧。我工作的地方离政府机关不远,每天上下班期间,总会看到,每当省政府的班车或一些领导的专车通过十字路口时,交警就赶紧鸣哨,禁止所有的车辆通行,专门让政府的车辆先行。每当领导的车辆通过后,本来很有秩序的路口马上变得混乱不堪。

  领导车辆享受优先权,是一种特权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践踏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领导车辆享有优先通行权,也是对依法行路人权利的践踏与剥夺,是让守法的老百姓向违法的领导屈从,是法律向特权的屈从。现在,让有些领导干部“学会”走路,取消领导车辆优先通行权,这不仅关系到政府形象与公信力,而且还关系到民心向背,大连此举确实让人击节。

  ○耿银平:惠兄的话有道理,可我觉得交警向领导车敬礼其实也没啥。中国传统观念倡导一种尊敬师长的礼数,在这里演化为尊敬领导,这并不违背人格平等,而是人际关系和谐的一种人性化表现,这与我们在家里尊敬长辈的想法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现在有的官员受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自身思想渐渐产生了脱离公众的优越感,在实际生活中排场很大,颐指气使,群众意见较大。人们对“特权车”和“敬礼与否”的声讨其实就是一种借机发泄而已,目的不在车,而在于领导个人的做派。

  ○吕小骊:两位各说各的理,但我真正忧虑的是,交警对特权车敬礼的手真能放得下来吗?取消特权车的特权能坚持多久?大连交警能顶住各方尤其是来自“上面”的压力吗?对此我不乐观。

  敬礼都已是几十年的“习惯”了,交警见到领导车立正、敬礼早已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这种“反射”不是一天就能消除的,而如果交警抱着“不敬礼没有错,但领导也许会不高兴,敬了肯定没有错,领导也高兴”的想法的话,他们是不会吝惜这举手一“礼”的。

  ○盛大林:吕老师说的好,我的一位同学是某县交警大队的副大队长,前天一起小坐,他就跟我谈起一件事儿:前不久,省里的一位领导下去调研,县里为了体现重视,在辖区内安排了一出几十公里的“夹道欢迎”,有些交警还是从邻县“借调”的。县里的领导本来也有些忐忑,不安排吧,担心领导喜欢这一套,安排吧,又怕挨领导的批评。结果,领导安之若素。后来又演了一出“夹道欢送”……

  也许有些领导只是习以为常了,但基层的干部只能认为上面喜欢这一套,至少是不烦这种做法。如果领导干部心怀公仆意识,彻底祛除官僚主义作风,一遇到不必要的繁文缛节或有违现代政治文明的官场陋习,就主动并坚决地予以批评和拒绝,那么下级当然不会再去“吃力不讨好”———倘如此,基层也就用不着像大连市交警那样出台“不向领导车敬礼”之类的规定了。

  ○张贵峰:其实,仅就车辆特权而言,也远不止体现在公安交通管理这一方面。据新华社6月16日的报道,仅河南一省,每年公路通行费流失额就高达约9亿元,政府机关和有关部门的特权车辆逃费、免征车辆过多,正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如果说,特权车在交警部门那里享受敬礼、让道之类的优待对社会秩序公正性的损害还是潜在的话,那他们大肆偷逃公路通行费用的危害性则是直接、显著的。

  鉴于此,大连此举不仅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值得效仿,其他如交通公路管理部门也有借鉴的必要。与此同时,全社会尤其纪检、监察机关也应该进一步反思,特权车辆的特权习气何以能长期存在、并且往往畅通无阻呢?通过大连纠正车辆“特权”待遇这件事,反思特权车辆背后的特权意识,并进而从制度法律层面上强化防止、根治之策,化特权为“平权”,将权力者置身法治规范之下,方是此中深意。

  ○王学进:执勤交警给特权车敬礼,人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正因为习以为常才习焉不察,以为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却不知这道城市风景线背后藏身着腐朽的封建因子———等级意识。不要小看了大连市对上述特权现象“喊停”的意义,在民主平等已然成为世界潮流的今天,把面对领导车高高举起的交警的手放下来,恰恰是在把人民追求平等权利的时代精神高高举起,而这,正是建设法治社会所必不可少的精神元素。

  观察版主:跟以往治理特权车牌一样,这里的敬礼也好,开道也罢,都只是个符号,如果不能根除人们脑袋里的特权意识,只能是治好了这个,却很快发现新的“特权符号”。只有削弱特权,我们才能真正体现公民的权利。好,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嘉宾观点不代表今报立场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暴雨考验北京交通
2003年审计报告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
2004高考录取结果查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激战 亚洲杯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