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地质博物馆今天重新开馆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4日15:52 北京晚报

  英国博物馆代表团参观后赞叹“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馆”

  本报讯(记者洪燕杰)今天上午,有着88年历史的中国地质博物馆在经历了历时三年的“大手术”后重新开馆。丰富的展品、新颖的展厅设计以及声光电等现代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以往地质博物馆“专业人员看了不解渴,非专业人员看不懂”的尴尬境地。用程利伟馆长的话说:“除了大楼的框架结构、地理位置不变,其他从建筑结构、设备更新、陈列
休闲游戏一网打尽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内容、办馆理念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大手术。比重建一座新馆还要复杂。”

  作为亚洲最大的地学类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馆藏十分丰富,目前各类馆藏地质标本已达20万件,其中有世界上最高大、保存最完好的恐龙化石——巨型山东龙;以收藏量大、珍品多闻名于世的原始鸟类系列化石;世界上最大水晶单晶晶体(3.5吨)——“水晶王”;国内最大的辰砂单晶晶体——“辰砂王”;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古人类化石——云南元谋人牙齿化石;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发掘的石器、石珠、骨针、骨饰等,都是国宝级的珍品。

  陈列创新展厅建在“岩体”上

  走出深闺馆藏珍品首次展出

  为了调动起观众的参与热情,博物馆在此次升级中引入了海底扩张模型、地形图制作、大陆漂移数字化模型、矿物鉴别、宝玉石评价等一系列寓教于乐的动手项目,并且取消人工固定讲解,充分利用声光电和多媒体等形式,给观众提供最直观地理解地质科学的途径,各种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形象地展现了三大类岩石转换、矿物结晶、化石形成、从生命到人类的演化等科学过程。 在陈列设计方面大胆创新,例如,矿物岩石厅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在岩体上的展厅”。展厅包裹着一个仿真的巨大岩体,同四周极富现代感的玻璃钢架展柜构成巨大反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刺激;而走进国土资源厅,你的脚下将是长江、黄河从发源地到入海口的大型数字地图,使最难出新的展览呈现出亮点。不久前来华访问的英国博物馆代表团在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改造工程后,感叹:“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馆!”

  据介绍,此次中国地质博物馆重新开馆,有三分之一新增标本是第一次面世,许多原来只做收藏的珍贵馆藏将走出深闺,首次展现在观众面前,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举世无双的绝妙珍品,如世界上最高大保存最完好的恐龙化石—巨型山东龙、“北京人”头盖骨的第一代复制模型、“北京人”用火证据、鸟化石、重达2吨的萤石和方解石晶簇以及大型纯天然的矿物晶洞等罕见标本。

  除了五个陈列展厅,升级后的中国地质博物馆新增设两个临时展厅,将根据社会需求和热点话题不定期推出专题性展览,一改过去博物馆陈列内容十几年不更换的“教科书式”的陈旧面目,拉近了展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临时展厅首次展出的主题为《关怀与鼓舞》,第一次集中展示博物馆收藏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赠送的珍品,反映党中央、国务院对地质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巨大关怀。其中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赠送给中国地质博物馆的标本等文物,陈赓、王震将军赠送的翡翠标本、鱼化石,温家宝赠送给博物馆的水晶等,兼具文物价值和科普价值,十分珍贵。

  重新定位观众群非专业人员是主体

  改造后的中国地质博物馆本次改造将观众群定位为以非专业人员为主体,青少年为重点,兼顾专业人员的需要,围绕这一定位,每个展厅从形式到内容发生了彻底的变化,能演示的演示,能体验的让观众亲身体验,生硬的标本活了起来。

  陈列面积恢复到4500平方米,展厅从过去的四个重新划分为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宝石厅、史前生物厅和国土资源厅等五个固定陈列厅,过去重复陈列的内容被分解细化,如矿物岩石厅,过去陈列着铺天盖地的岩石标本,观众难以留下深刻印象,现在,千姿百态的矿物晶体成为这个展厅的陈列重点,肉眼难以区分的岩石通过显微镜和多媒体,让观众欣赏其内部色彩缤纷的微观世界;史前生物厅过去由于按照教科书的纲目属种设计陈列,内容繁杂,观众很难读懂。此次,博物馆一改旧有的系统陈列方式,设生命产生、生命爆发、生物大灭绝、生物登陆、人类产生等单元,专题陈列生命演化史中的关键事件;而观众在宝石展厅可以通过多媒体了解中西方宝玉石文化的区别,通过锆石磨制的几可乱真的世界名钻系列和当前世界最新切工,让观众了解当前最流行的首饰款式,临时设立的展台,展览内容随时更新,观众既可以目睹难得一见的馆藏珍品,也可欣赏国内外著名珠宝商的镇店之宝。

  最初只是一间标本陈列室发展成为地区标志性建筑

  中国地质博物馆始建于1916年,最初只是农商部地质研究所的标本陈列室,之后历经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地质矿产陈列馆、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地质矿产陈列馆(南京)等阶段,前期以北平的丰盛胡同3号为基地,后期以南京珠江路700号(原942号)为馆址。解放前,地质陈列馆(室)的规模较小,仅作为地质从业人员学习、研究之用,不对公众开放,而且几经战乱损毁,馆藏损失较大。但是,其中一些重要标本,如与周口店北京猿人相关的脊椎动物化石、人类用火遗迹等重要珍藏还一直保留下来,至今无损。

  1953年1月,当时的地质部长李四光正式任命高振西为全国地质陈列馆长,并决定将陈列馆领导机构由南京迁回北京,把南京地质陈列馆改为全国地质陈列馆的南京分馆。但设在北京丰盛胡同3号的地质矿产陈列馆因故一直未对社会开放,1958年地质博物馆新楼落成,成为西四地区的标志性建筑,1959年10月,新馆对社会开放,陈列面积4500平方米,分基础地质、地层古生物、矿床和勘探技术、区域地质四个部分,陈列展品2万余件,参观路线长约1500米。1986年,地质部地质博物馆正式更名为中国地质博物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位于西四十字路口西南角。每天9时30分到16时对社会开放,门票成人30元,学生15元,团体10元,对老年人和残疾人免费。

  “亚洲杯”闪耀美食节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重庆井喷事故公审
2003年审计报告
部分省市陈化粮调查
伊武装绑架菲律宾人质
长春人质事件
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激战 亚洲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