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科教时评:“蒙氏”班咋成了“蒙事”班?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5日08:57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近些年,在北京、上海、珠海等地,各种类型的蒙氏班遍地开花。不少幼儿园把蒙氏班当成提升教学水平的救星、招揽生源的法宝。

  但媒体近日却报道,在一些家长们趋之若鹜的同时,另一些家长却怨声载道。北京的穆女士面对“上了两期蒙氏数学班后,变得特别闷,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的儿子,根本高兴不起来,反而有些害怕。“我还是希望儿子像个孩子,每天快快乐乐的。”乐女士的儿子
休闲游戏一网打尽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进了蒙氏班,“一年下来,没发现孩子得到了什么特别的教育,钱可没少花。”以至于“在教育理论界被称为蒙氏教育法”的“蒙氏班”,却被业界称为“蒙事”班。追根溯源,仍然是“桔生淮北则为枳”在作祟。正如行家所言,“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对幼儿教育的认识问题,蒙氏班的问题解决了,还会有其他‘蒙事’班出现。”

  据了解,蒙氏教育兴起于20世纪初。最初是帮助智力残障儿童的一种教育,后来,经该理论的创始者———蒙特梭利进行改进,开始面向正常儿童。“蒙氏数学”是蒙氏教育的经典之一,它通过设计巧妙的教具,帮助孩子理解枯燥的数概念。目前这种教学法在国外仍然很流行,美国还有专门的蒙氏幼儿园。而蒙氏教育的精髓是“尊重儿童”和“认识儿童”,这虽然与我们现在的教育理念完全一致,可与现实环境却有着不小的距离。

  一位家长向记者描述了她无意间看到的儿子上蒙氏课的情景:在到处都是蒙氏教具的教室里,老师在给孩子们讲故事,儿子对故事不感兴趣,对架子上的圆柱体产生了兴趣,刚想动,就被一旁的老师一把拉住,训斥道:“谁让你乱动了,听老师讲故事。”

  这位妈妈颇为不满:教具都不让孩子动,这怎么能算蒙氏班?何以如此?根本原因正在于我们的教育目的和目标与蒙氏教育截然不同,后者重在启蒙,让孩子在活动中热爱学习,在快乐中适应学习,在成长中学会学习。而前者就是期望通过更多的灌输,让孩子学会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数的加减乘除知识,单纯训练孩子的单一技能,不是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无疑违背了孩子的发展规律,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

  而且办班者藉此向孩子的家长汇报,以求得到成年人的认可,实现招徕生源的目标。如是目的不同,方式迥异,难免生生把“蒙氏”弄成了“蒙事”。

  而且,各地之所以争相办“蒙氏幼儿班”的出发点也值得怀疑。在蒙氏教育中,老师看似只起到辅助作用,其实,他们要在孩子动手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孩子,了解每个人的特殊需求,给每个孩子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正因此,“老师们非常需要正规的培训。”事实上,在美国正规的蒙氏培训通常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而在国内,有些人觉得蒙氏班的老师基本上是摆设,谁都能干。至于对教师进行严格的培训,在那些急功近利的办班者眼里,似乎一切都可以省略了。有些机构干脆把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合在一起,根本没有专人负责。这种忽视师资培训及教学能力的行为却和盲目的跟风模仿、快快发财的利益冲动直接相关。而当金钱利益成了幼教的首选目标,要让“蒙氏”不变调走样成“蒙事”班都难。

  幼儿时期的教育非常关键,成年人遇到的发展障碍很多是幼儿时的教育不当造成的。如果把一个人的一生比做一座大厦的话,幼儿时期的教育就是地基,地基阶段的任何一点问题,都将影响到整个大厦的稳固。正因此,有志于幼儿教育的师者,有志于“蒙氏”教法的推广者,理应真正掌据蒙氏教育的精髓,把尊重孩子当作第一教学目标,把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会技巧,从小培养孩子们爱科学爱学习的好习惯当作最大的追求,让更多的孩子得到科学、快乐、有效的人生启蒙。

  而作为管理者应该端正培训目的和办班方向,严格把住审办关,遏制办班者的利益至上的冲动,及时取缔急功近利名不副实的“蒙事”班,把幼儿启蒙这一好事善事办好,莫让“桔生淮北则为枳”。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重庆井喷事故公审
2003年审计报告
部分省市陈化粮调查
伊武装绑架菲律宾人质
长春人质事件
解读顺驰地产扩张之谜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激战 亚洲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