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关注校园"恐怖文化"(3):拯救孩子心灵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5日10:35 法制日报

  本报实习记者 席锋宇

  “恐怖文化”可能在青少年的人生观形成上带来错误导向,特别是大量的“恐怖书籍”都涉及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等内容。而影视节目中的暴力倾向更是越来越严重。电影、电视中打打杀杀、血肉横飞的场面早已司空见惯,甚至,一些异常逼真、有着残忍杀人过程的恐怖片和鬼怪片,被商家作为卖点向青少年推销。

休闲游戏一网打尽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中国对于文化市场的管理主要是禁色情不禁暴力,但暴力对人的伤害很大。近年来,未成年人的暴力倾向越来越让人忧心,未成年人犯罪中抢劫犯罪比例十年增加了许多倍,应该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专家认为,中国电影分级首先应从暴力恐怖片分级开始。

  “恐怖书籍”在校园流行,是大众文化极端商业化的表现。实际上也反映了当前一些从事文化出版行业的商家缺乏应有的商业道德。要知道,文化商品进入社会公共领域,必须负担起社会责任。政府有关部门不能对它们的流通不闻不问。

  北京大学教授沙健孙认为,应该积极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丰富的精神食粮。现在关键的问题不在于怎么“堵”负面、落后的东西,而是在于我们提倡什么。沙健孙还说,我们需要一批关怀青少年成长的学者、作家和文艺工作者,请他们多创造对青少年有吸引力的、丰富多样的精神产品。对有消极影响的内容,我们还要用青少年接受的方式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鉴别力和审美能力,增强他们对低级、庸俗内容的抵制力。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谢春风提出,为丰富青少年的精神生活,中小学校要成为中小学生课余活动的重要场所。中小学校运动场、图书室等活动场所节假日要尽量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目前,在“减负”背景下,一些学校除节假日关闭学校外,还在平时放学后实行“静园”,武断地将学生拒之门外。这种举动是对“减负”的误解,对学生十分不利,教育主管部门要关注这种情况。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青少年所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青少年原本纯洁的心灵、尚未成熟的审美观、价值观一旦受到不良文化的侵害,都会发生改变,甚至导致一些人最后走上犯罪道路。青少年所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不比其所面临的人身安全问题轻,二者的重要性应该是一样的。人身安全事关青少年的生命。而“文化安全”问题则事关青少年的另一种“生命”。能否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是否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否成为一个各方面都健康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生命更重要。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重庆井喷事故公审
2003年审计报告
伊武装绑架菲律宾人质
长春人质事件
解读顺驰地产扩张之谜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