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察与思考专题 > 正文

中国提升软实力-浙江快速发展的推进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5日19:34 观察与思考

  一个国家的崛起,从根本上说,在于它的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按照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历史告诉我们,能在国际斗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纵横捭阖的国家,历来是两种实力兼具的国家。

  观察记者 刘晓林

  软实力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到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般都会进行集体学习。2004年5月28日,政治局依例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学习安排的内容是繁荣和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这一次例行的集体学习的不寻常之处就是: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开始从战略的高度加速推进中国的“软实力”建设。

  相对于具体的国民生产总值、科研成果及转化率、国防力量等硬实力而言,哲学与社会科学只能属于国家“软实力”范畴。所谓“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一个科学判断。

  正是基于这一判断,把提升“软实力”之一的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已经成为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国方略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作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核心地位,已经一再被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所验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指导地位,正是“中国模式”和“北京共识”的思想母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一基本哲学命题的大讨论及其牢固树立和坚决贯彻,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思想理论起点。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与历史上赤裸裸的依靠武力崛起的国家相比,中国的崛起是不威胁其他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和平崛起。和平崛起的过程,既是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吸引力、亲和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也就是“软实力”不断成长和积累的过程。

  在构建和强化我国软实力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发挥着其独特作用。温家宝总理指出:“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又是以和为贵,就是和的文化,当然我们还要和而不同,这种不同是相互补充,是相互借鉴,而不是冲突的来源。”的确,与一些西方国家不同,中国构建“软实力”的目的,并非是谋求控制世界的霸权,而在于寻求更多的国际认同和尊重,更好地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我国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和多民族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国家必须以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来协调内部关系,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要承担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的责任,必须具有与世界各国进行沟通的能力。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政策主张能够得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认同,事业的成败得失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理论的武器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爆发出排山倒海的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成为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利器,正是中国“软实力”建设的战略高地之所在。

  “北京共识”取代“华盛顿共识”

  对中国“软实力”的增强之势,当前的国际舆论多有阐发。其中,“中国模式”和“北京共识”,尤其为各国学者和政要所乐道。

  中国的新理念正在对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国产生巨大影响。对全世界那些正苦苦寻找发展自身,而且还要在融入国际秩序的同时又真正保持独立和保护自己生活方式和政治选择出路的国家来讲,中国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北京共识”还包括许多非经济思想,涉及政治、生活质量和全球力量平衡等问题。“北京共识”取代了人们已广泛不信任的“华盛顿共识”。平等、和平、高质量的发展愿望取代了指手画脚和盛气凌人。

  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今年5月发表了乔舒亚·库珀·拉莫的一篇题为《北京共识》的论文,此文对中国20多年的经济改革成就作了全面理性的思考与分析,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适合中国,也适于追求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其他发展中国家。

  乔舒亚认为,中国模式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要、寻求公正与高质增长的发展途径。他把这种发展途径定义为: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验;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循序渐进,积聚能量。创新和实验是其灵魂,既务实,又理想,解决问题灵活应对,因事而异,不强求划一是其准则。它不仅关注经济发展,也同样注重社会变化,通过发展经济与完善管理改善社会。

  对“中国模式”和“北京共识”的正面肯定,是国际主流媒体在5月份的一个引人关注的动向。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网络版5月20日刊登的题为《中国将以自己的方式改变》的文章,称赞中国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政治改革果断明智;英国《卫报》5月27日刊登题为《中国解决亿万人民温饱问题的经验》的文章,认为中国的崛起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除西方发展模式之外的一个强有力的选择;墨西哥《每日报》5月24日刊登的题为《中国:亚洲的地平线》的文章,认为中国奇迹是依照自身情况理智制定社会经济政策的结果。这些文章,都或隐或现地对中国软实力的增强及对世界的积极影响表示赞许。

  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特别是儒家、道家的诸多重要观点,以及建国以来哲学社会科学界对传统文化精华的阐发,已经得到了国际认同并被运用于国际关系的处理之中。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正在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正在增大,特别对亚洲事务的影响力显著增强,世界的目光正越来越多地投向中国。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爱德华·弗雷德曼说:“中国软实力改变了整个世界,尤其是亚洲。”

  和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及前苏联相比,中国的“软实力”可能相对强一点。首先,中国的文化感召力要比日本和前苏联强。和日本相比,中国的文化价值更加开放,更易被人接受。和前苏联相比,中国的文化有极强的凝聚力,这和纯靠官僚机器控制的前苏联很不一样。在前苏联,“苏联人”是一个人工创造的概念;在中国,“中国人”的认同则是自然形成的。

  另外,中国“软实力”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遍布全球的华人网络。在目前中国的转型和发展中,这一网络起了巨大的经济作用。但是,由于海外华人仍受各种歧视和缺乏同他们经济能力相对称的政治地位,这一网络的政治影响力极为有限。

  最后,中国政府最近几年来已经开始利用逐渐增长的“硬实力”(主要是经济实力)获取“软实力”,这在推动东亚经济整合过程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正是由于中国利用自己的实力,主动外交出击,和东南亚各国签定自由贸易协议,大大改善了中国在该地区的形象和增加了中国的影响力。中国在朝鲜半岛核危机的处理过程中起的积极作用亦是展现和积累“软实力”的一例。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所提出的新的发展观,既凝聚了中国古代哲学智慧的精髓,又汇聚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放眼未来的哲学思考,是人类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这一创新所蕴含的重要意义及对人类发展理论的重大贡献,已经越来越为世界所瞩目。

  提升软实力学术环境亟需建设

  “软实力”之一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况和文明素质。而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则要切实担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瞄准学术发展前沿,打开认识视野,拓展思维空间,既立足当代又继承传统,既立足本国又学习外国,大力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

  如果以这些要求来考察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建设,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缺憾是:

  ——在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中,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还不够突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尚未形成;

  ——人才的断层状况比较明显,缺乏一批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

  ——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仍待发扬光大,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深入钻研探索,组织协同攻关,努力拿出无愧于时代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仍有待提高。

  上述缺憾,有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也和一些党委和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大有关系。

  实行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重大问题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尤其是听取哲学社会科学界专家的意见,运用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是党中央一再强调并严格遵循的一项制度。政治局的集体学习制度,重大决策充分听取和吸纳由专家学者所组成的智囊团的意见和建议,将国家重大政策法规作为研究课题向社会公开招标,体现了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治国咨政的重视。

  但反观一些地方党委和政府,有的往往只是把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当摆设。现实中大量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是一言堂、长官意志、拍脑袋的产物,是不听取哲学社会科学界专家的意见结出的怪胎。

  一些地方政府和党委,服务意识尚未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关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意识不够,服务不到位,难以形成一个拴心留人的、有利于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环境。

  媒体实力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媒体在国际传播秩序中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国情问题研究专家胡鞍钢指出,即使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日益强大,但是媒体落后同样也会被动挨打。没有“软实力”,就必然受到“软打击”、“软轰炸”。

  目前四大西方主流通讯社美联社、合众国际社、路透社、法新社每天发出的新闻量占据了整个世界新闻发稿量的4/5。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是由美国等西方国家垄断,西方50家媒体跨国公司占据了世界95%的传媒市场,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有60%—80%的栏目内容来自美国。美国电影产量仅占全球影片产量的6.7%,却占领了全球50%以上的总放映时间。

  胡鞍钢说,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媒介渗透能力十分低下,对外宣传能力无法同西方媒介相比,也远不适应国际媒介市场需求……

  中国想要成为世界大国,“软实力”尚待建设。

  总体来说,中国的“软实力”比较薄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软实力”的主要资源,但仍需要充实并完善有自己特色的政治意识形态价值和感召力,来平衡西方社会的以“自由民主”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第二,中国体制内的官僚主义现象是限制中国发挥“软实力”的重要障碍。中国缺乏体制内活力的病灶并未根除。这从信息不畅、决策缓慢、“扯皮”无休止这一系列症状中可以看出。由于官僚主义的核心问题是推卸责任和低效率,这一问题严重的国家不可能获得和发挥“软实力”。

  第二,中国缺乏自己的创新体制。从科技到大众文化,中国仍主要实行“拿来主义”。而创新能力和机制的滞后又可归结到其他体制因素,如人才管理、资本市场、高等教育体制等。

  总之,中国在今后对“软实力”的需求肯定将超过对“硬实力”的需求。提高硬实力相对容易,但是,提高“软实力”将不可避免地触及到许多复杂的问题,如体制、观念等方面的改革等。从日本和前苏联的教训来看,不进行这样的改革,“硬”“软”不平衡的问题就得不到解决。对中国来说,要想成为世界大国,“软实力”将是必不可少的资源。

  把软实力当成硬任务来抓,中国的软实力建设必将进入一个新境界。 -

  软实力:浙江快速发展推进器

  观察记者 刘晓林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浙江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好最快的省份之一,其深层原因就在于浙江丰厚的文化底蕴,在于讲求实效、自强拼搏、开拓创新的区域文化传统。而这些,正成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浙江的成功秘诀在于浙江一向十分注重软实力的建设。

  省委书记习近平深入社科界考察调研

  一些领导评论说,几任省委主要领导都抓住了软实力的这个“牛鼻子”。

  如前任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倡导建设“文化大省”;现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提出全面建设“平安浙江”等。

  6月30日,习近平在浙江省社科联、浙江省社科院调研时强调,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从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加快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高度,深刻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抓住当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极好机遇,围绕我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扎实推进党的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大力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为我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为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综合素养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习近平在充分肯定省社科院、省社科联这些年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指出,省委、省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把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列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指出,要完善科研体制和学科体系。健全哲学社会科学宏观管理体制,抓紧制定浙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优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特别是要立足浙江改革发展实际,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加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战略问题的研究,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努力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

  用哲学社会科学指导浙江实践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沈立江向观察记者揭开了加速提升软实力与浙江快速发展之间关联的“秘密”。

  沈立江说,有材料显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还存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如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发展相对失衡;一些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全国还有431个县没有普及义务教育;文化和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相比也相对滞后。浙江是文化大省,这方面要好一些。

  沈立江认为,经济社会不协调发展主要有客观原因、体制问题、思想作风问题、理论认识问题。由此可见,一手抓硬,一手抓软,硬实力和软实力并举是多么重要。浙江之所以发展快,这与浙江长期以来抓软实力不无关系。我们省主要抓了三条:第一,在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方面作了不懈努力;第二,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浙江精神解读浙江方面作了不懈努力;第三,在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指导实践、认识形势方面作了不懈努力。所以李长春指出,浙江最大的实力是软实力。软实力的底蕴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价值观、人文精神追求的内在导向,浙江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走在了前面。

  现在,社会问题突现出几个多元化:生活方式多元化、经济成分多元化、指导思想多元化。怎么样做到既要保证经济发展,又要保证社会平稳平安?这就要提升软实力。沈立江说,正如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所说,没有自然科学一打就垮,而没有哲学社会科学不打自垮。可见软实力之一的哲学社会科学之重要。

  观察记者了解到,由沈立江亲自主编的《长三角一体化:理论新视角》、《熔铸民族之魂》《从政以德 执政为民》等著作,对总结和提升浙江的软实力,收到了很好的理论研究效果。

  围绕中心工作发挥实实在在作用

  浙江省社科院院长、教授、博导万斌谈起哲学社会科学来就显得很兴奋。他对观察记者说:“哲学社会科学的问题我很愿意谈,特别愿意谈。”

  这位30几岁就担任浙江大学哲学系主任、期间连出5本自编教材而使教育界、哲学界刮目相看,现在仍然担任几十个博士生导师的社科院院长,抓了一系列社科课题的研究与出版工作。特别是十五大以来,不断探索以科研为中心,科研、教学、咨询“三位一体”的开放式的办院路子,基本形成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和浙江传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为两大研究重点的科研格局,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对哲学社会科学,很多人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功用。我认为,它不但有求真的功能,而且有求善的功能,更有求美的功能。”

  “哲学社会科学求真务实、对实践的理性指导作用人所皆知。但它的求善功能未必人人皆知。我这里所说的‘善’,不是伦理意义的,而是哲学意义的。它指人类活动的意义和有效性。比如科学发展观就是哲学的‘善’,它以人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加上了价值追求的作用。求美,是指超越对衣食住行等动物性物质需求,更高层次的文化精神需求。人类的这种需求只有人文科学才能解决。因此,我曾对一些企业家讲过,你们请经济学家为你们谋划是一种提升,什么时候请哲学社会学家来为你们作指导,那才是真正的提升。因为,人作为高级动物万物之灵,超越动物在于他是思想动物、感情动物,能解答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更好地活着。物质不能达到,只有精神,而这靠的是哲学与社会科学。全国强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应用的就是一种正确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同样,浙江这些年发展如此迅速,这与浙江重视提升软实力有关。”

  借着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视察浙江省社科院的大好时机,省社科院提出了发展新思路:要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原则,切实落实科研主攻方向,更好地“立足于浙江,贴近实际”,为浙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软实力核心部分是哲学和社会科学

  接受观察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较一致认为:文化的力量在熔铸浙江人巨大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成为浙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浙江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而这种软实力又以哲学社会科学为核心、为支撑、为重要内容的。

  观察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浙江扩大社科工作者坚持以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问题为主攻方向,积极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制定工作。

  如自1995年开始,浙江省社科院每年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进行分析预测,编撰篮皮书在省“两会”期间发送,现已发展为每年一套的经济、社会、文化、法制等领域系列性的权威咨询参考资料;为实施“十五”规划和制定“十一五”规划,浙江省社科领导小组多次公开进行课题招标,组织委托研究。近年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与浙江发展进程研究”、“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再创新优势研究”等一批研究成果已被浙江省委、省政府以及有关部门采纳。这对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软实力作用。

  浙江省目前有哲学社会科学专业人员16653人,他们甘于寂寞,长期从事着相关的科研工作,为浙江的软实力提供着能量,无疑,他们是值得尊敬的人才。

  相关专题:观察与思考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