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试验结束 转入正常防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5日23:44 人民网

  人民网郑州7月15日电 记者王明浩报道:黄河水利委员会今天在郑州宣布:历经25天的黄河第3次调水调沙试验圆满结束。黄河目前已转入正常防汛状态。

  黄河难治,根在泥沙。突出症结在于“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在各种治理措施中,调水调沙是在充分利用黄河下游河道自然输沙能力的前提下,通过水库的科学调度,调整天然水沙过程,有效减轻下游河道淤积的重要途径。黄委会于2002年、2003年连续2年进行
休闲游戏一网打尽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新浪会员登录UC聊天
了不同条件下的调水调沙试验均取得成功。

  黄河第3次调水调沙试验在前两次试验的基础上,针对今年汛前黄河万家寨、三门峡和小浪底3座水库汛限水位以上49亿立方米的蓄水必须在主汛期到来前进行防洪预泄,同时,考虑到小浪底库区泥沙淤积和下游河床逐年淤高的现实,为避免下泄“清水”空载入海,黄委会决定实施第3次调水调沙试验,通过黄河干流中游水库群的水沙联合调度和人工泥沙扰动的方式,调整小浪底水库泥沙淤积形态,提高下泄水量的挟沙能力,使下游河道得到全线冲刷,从而扩大主槽过洪能力。

  试验总体分2个阶段。第一阶段自6月19日9时至6月29日0时,小浪底水库按控制花园口流量2600立方米/秒下泄清水冲刷下游河道主槽,库水位自249.1米下降到236.6米。第二阶段自7月2日12时至7月13日8时,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3座水库经过联合调度,下泄水沙过程实现“对接”,在距小浪底大坝57公里处成功塑造出异重流并使其顺利地运行至坝前排沙出库。随着下游河道主槽过流能力的逐步加大,花园口控制流量也由2600立方米/秒逐渐增至2900立方米/秒,含沙量不超过每立方米25公斤,直至7月13日8时小浪底库水位下降至汛限水位225米,水库调度完成试验控泄任务。

  此次调水调沙试验从方案制定、水文预报测报、决策调度,到引水控制、泥沙扰动以及模型验证等各个环节再次实现了“三条黄河”的联动,并采用了包括远程视频会商系统、振动式悬移质测沙仪和激光粒度仪在内的一大批高新技术及设备,充分体现了科学治河的时代特征。在试验的25个日日夜夜里,从万家寨水利枢纽到黄河入海口2100公里的试验战线上,参加试验的12个工作组,小浪底库区和黄河下游河道3个扰沙前线指挥部,各级黄河河务部门及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利枢纽联动运行,20000多名黄河职工恪尽职守、确保了本次试验的成功。

  据初步分析,黄河第3次调水调沙试验已实现了预期的4个目标,一是有效调整了小浪底库区的淤积形态,小浪底库区淤积三角洲共冲刷泥沙1.6亿吨;二是实现了黄河下游主河槽全线冲刷,此次试验共下泄水量43.75亿立方米,有6071万吨泥沙冲刷入海,且未发生一起漫滩灾情;三是黄河下游河道2个卡口段的主槽过洪能力明显提高,由今年汛前的2300立方米/秒恢复到2900立方米/秒;四是进一步深化了对黄河水库、河道水沙运动规律的认识,特别是人工塑造异重流的成功并顺利排沙出库,标志着我国水利科学家已经掌握了水库异重流规律并运用到治黄实践中。

  本次试验的成功再次有力证明了调水调沙作为处理黄河泥沙的有效措施之一,对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标志着黄河调水调沙的基本模式已趋于成熟。在今后的治黄工作中,调水调沙已经具备了由试验阶段转入生产运用的条件,并将随着治黄实践的不断深入逐步发展完善。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