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伟人邓小平)波澜壮阔的奋斗生涯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6日07:01 荆楚网-湖北日报

七,打进南京总统府

1948年11月6日起至1949年1月10日止,在66天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刘邓统率的中原野战军和陈毅统帅的华东野战军主力60余万人,同国民党军80万人在中原大地展开了一场异常激烈的大决战,这就是淮海战役。它和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构成了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战略决战。而淮海战役是唯一的一次敌众我寡获取胜利并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最多的一次战略决战。中
休闲游戏一网打尽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新浪会员登录UC聊天
共中央、中央军委、毛泽东考虑到这是空前规模的大决战,11月16日,特作出如下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同志组成一个总前委,可能时五人会议讨论重要问题,经常由刘陈邓三人为常委临机处理一切,邓小平同志为总前委书记。”总前委五人信心十足,邓小平指出:“在淮海战场上,只要歼灭了南线主力,中野就是打光了,全国各路解放军还可以取得全国胜利,这个代价是值得的。”淮海战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1月6日到22日,中心在徐州以东新安镇、碾庄地区歼灭了黄百韬兵团,张克侠、何基沣率部2.3万人阵前起义;第二阶段11月23日至12月15日,歼灭了黄维兵团;第三阶段从1949年1月6日至10日于永城东北之青龙集、陈官庄地区,歼灭了杜聿明集团。淮海战役总计歼敌56个师、55.5万余人,长江以北,基本上全获解放。这时,解放军进军锋芒直指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上海及武汉。对此,毛泽东高度评价说:“淮海战役好象是一锅生米饭,还没有煮熟,就在总前委的指挥下一口一口地吃掉了。”远在苏联的斯大林,得知淮海战役以少胜多的消息后,在自己的日记上写道:奇迹!真是奇迹!此役共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余人。

1949年2月5日,按照中央军委命令,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全军28万余人。主要编制组成如下:

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张际春参谋长:李达下辖第三、第四、第五三个兵团和一个特种兵纵队,第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政治委员:谢富治下辖第11、12、13三个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庚下辖第14、15、16三个军。第五兵团:司令员:杨勇政治委员:苏振华下辖第17、18、19三个军。特种兵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达下辖第10军、1个榴炮团、1个战车队、1个工兵团。1949年2月底,邓小平和陈毅联袂赶赴西柏坡参加中共中央于3月5日———13日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议上发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并进一步讨论了部队南下渡江作战的问题。为保证渡江战役取得胜利,中央军委决定: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淮海战役总前委改为渡江战役总前委。七届二中全会后,毛泽东又专门召集邓小平、陈毅等具体商谈渡江作战问题,并对邓小平说:“就交给你指挥了。”为确保渡江战役胜利后能尽快稳定华东地区,中共中央还决定,成立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华东局。3月22日,邓小平回到前线指挥部,主持制定了渡江战役实施《纲要》。《纲要》指出,国民党军总兵力是24个军44万人,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共计21个军100万人,拟将渡江部队组成东、中、西三个集团,采取宽正面、有重点的多路突击战法,以歼灭上述44万国民党军的全部或大部,夺取南京、上海、杭州,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在江南的统治中心。4月20日,渡江战役开始,23日,占领南京。27日夜,邓小平和陈毅赶到南京,走进了总统府蒋介石的办公室。邓小平风趣地说:蒋委员长悬赏缉拿我们多年,今天我们找上门来了。5月27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历时16天,歼灭上海守敌15万人,解放了上海。至此,渡江战役胜利结束,国民党统治彻底覆灭了。

【相关报道】
(07-16 07:06)
(07-15 07:25)
(07-13 07:48)
(07-08 07:26)
(07-05 08:51)
(06-15 07:34)
(06-2207:13)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