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安全面临挑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8日08:49 东方网-文汇报 | ||||||||||||||||||
有关国际论坛在京举行,提出应开展“二次绿色革命”
然而此后不久,“绿色革命”就逐渐暴露了其局限性,主要是它导致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和土壤退化。上世纪90年代末,有人提出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设想,就是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以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为依托,积极从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开发种植,到目前为止在全世界范围还没有得到完全推行。 驻京记者吴筠报道 本报北京7月17日专电据专家估计,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1亿,而与之相对应的世界粮食产量必须在未来的三十年中,激增50%-60%,然而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经没有多少新耕地资源可供利用。在今天下午举行的“2004年中国粮食与食物安全论坛”上,诺贝尔奖获得者诺曼·布劳格等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世界粮食产量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应用新技术解决粮食与食物安全隐患,是各国政府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中国要赶上“第二次绿色革命” 参加今天论坛的中国农业部办公厅主任于永维认为,尽管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人均粮食曾一度从330公斤上升到了390公斤,但是在1999年之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粮食耕地减少、粮农生产积极性下降,粮食总产量由最高时的5.1亿吨下降到目前的4.3亿吨,这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于永维说,据预计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要保持现有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水平,全国粮食产量必须提高2.4亿吨以上,粮食单产需要在目前基础上增加40%-68%,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说,如何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养活未来16亿人口,是一个必须及早部署研究的重大战略课题。他认为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最根本的是靠科技解决问题,当前世界农业正在酝酿“第二次绿色革命”,其特征就是在环境友好、资源可持续利用基础上大幅度提高粮食生产率,各国科学家正在积极探索突破产量限制的途径。我国曾在第一次绿色革命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产生了“杂交稻”、“吨粮田”等标志性成果,刘燕华认为,在新的绿色革命中,中国也有必要、有能力走在世界的前列,这也要求中国农业科技界做出更大的努力。 一切都为了将来 曾因推动“绿色革命”,大幅提高世界粮食产量而获得1970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诺曼·布劳格博士,如今已是90岁的耄耋老人,但在谈及自己从事一生的粮食事业时,老人仍然思维敏捷。布劳格博士说,尽管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可供粮食种植的新增耕地面积已经非常有限了,有80%-85%的增长必须仍然依靠现有的粮食种植面积,但是他对于未来仍然充满信心。这位世界上唯一获诺贝尔奖的农业科学家认为,转基因作物会是二十一世纪粮食增产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以往的经验证明了,很多不可能的事情过了若干年都变成了现实。布劳格博士很动情地说,他有两个梦想,一个是能让其他粮食作物也像水稻一样不遭到锈病的破坏,另一个则是希望除了小麦以外的其他作物也能做成面包,尽管自己可能看不到这一天,但是他相信,这终究会变成现实。 今天在中国农大新成立的“中国粮食与食物安全研究中心”,也正是一种未雨绸缪。主任王宏广认为尽管目前中国人均粮食只有400公斤,这在国外同行来看已经属于危险的指标,但是马上就要到来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将带来难以想象的粮食生产变革。他表示,要扭转近年出现的粮食耕地面积、播种面积、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四个连年减少”的局面,中央和各级政府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对粮食生产给与政策指引和建议,农业科技界也要积极钻研开发高产技术,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