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曹发贵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9日05:24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留下的这段至理名言告诉人们:一个人有所作为而不居功,才会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题记

休闲游戏一网打尽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新浪会员登录UC聊天

  2004年5月16日,一个永远难忘的日子,刻在安徽省和县乌江镇黄坝村每一个村民的心上;这个日子,也注定要刻在安徽省优秀基层干部的巍巍丰碑上。

  这天上午,一个令人震惊的噩耗无情地撕裂着黄坝人民的心:村民们的好书记、村调解委员会主任曹发贵在调解一起民事纠纷时,惨遭歹徒袭击,以身殉职!

  举村愕然,举村泪眼。正在田间地头抢收抢种的村民们,丢下背上的菜籽,抛下手中的秧苗,一路飞奔着赶到曹发贵家,搭起灵堂。每晚,二三百个村民自发赶来,为曹发贵守灵;

  5月21日,中共和县县委、县政府为曹发贵举行隆重的追悼会。

  和县县委、县政府等五套班子领导、全县乡镇村负责人赶来,向优秀村支书曹发贵最后一别;

  数千村民放下农活,蜂拥着挤上七十多辆大车,从乡下赶到县城,看看好书记曹发贵最后一眼;

  300多位在南京、上海、广州、北京等地打工的黄坝村民,包车30多辆赶回家乡,与“我们的曹书记”见上最后一面;

  从75岁老人到13岁孩子,人们默默、高高地举起147只花圈,缓缓而行,送行的队伍绵延达3里多长,一些村民在路边长跪不起———

  这悲壮的举动,是乡亲们用纯朴的方式表达一份深情的敬意;

  这悲壮的场面,是所有人用共同的方式见证一个崇高的灵魂。

  白花如云,黑幛似海;长江低首,乌江呜咽。“霸王”应有知,江东飞泪和来者;禹锡应有知,“陋室”灵堂唤知己。五月的和县大地,山岳皓首,江河挽幛;五月的黄坝人民,大悲不痛,热泪始干;人们呼唤着一个名字———曹发贵。

  “泪水为崇高而流!”

  “尽管我们都知道他是个好书记,但是,他有如此好的群众基础,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我还是没想到”。

  此情此景,乌江镇党委书记李长发禁不住热泪感慨:“因为,谁都知道,基层干部干得越长,得罪的人越多。曹发贵干了10年村支书,得罪的人肯定也不少,但他还能受到群众如此爱戴,我不如他!”

  “曹书记是替我去死的啊!”黄坝村委会主任朱武凤泪流满面:“这次调解应该是我去的。因为凶手是村里一霸,曹书记说女同志去有风险,他坚持要自己去调解,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听到消息,我非常震惊,绝对不相信这是真的。如此善良、深受人民爱戴的一个好支书,怎么可能与如此悲惨的一件事发生在一起呢?”

  曹发贵遇害已经一个多月了,乌江镇镇长李达志还一直认为:“曹发贵不应该死,当时他有几次可能生还的机会,但当凶手行凶时,除了躲闪,他没有还手。”

  在他的日记里,印证了他对村干部常说的一句话:“不要跟被调解人发生冲突,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精神家园在哪里?”多日来,李达志一直在探寻曹发贵精神世界的“心路历程”:村支部书记的权力微乎其微,没有任何执法权,曹发贵没有“权力影响力”,群众为什么如此拥戴他?

  他靠的是“非权力影响力”———他的人格魅力、人格感召力。魅力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他的党性、他的品德、他的精神追求。

  一次,曹发贵到一个亲戚家,发现那个家中分不清媳妇与女儿,分不清女婿与儿子,一家人亲密无间,和和美美,过着幸福生活。他说,这正是我们党,我们国家一直追求的国泰民安、盛世祥和的境界。

  所以,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浪漫的追求,有一个美好的理想———不仅要让村里每个家庭都过上亲密无间、和和美美的幸福生活,更要把黄坝村营造成这样一个亲密无间的大家庭,让所有村民不分亲疏,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一起。”

  这个理想,正是他的精神动力所在。

  因为这个理想,40余年如一日,曹发贵“以民为本”,不丢本色;

  因为这个理想,10余年如一日,曹发贵“以民为贵”,不失党性。

  在村民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以民为贵”的曹发贵放弃了自己逃生的最后一次机会,以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用鲜血凝固了他生命中最辉煌的篇章。

  “所有的干部和群众都为他流泪,这泪水为崇高而流!”

  “村子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村风好不好,关键在领导。”

  47岁的生命年轮是短暂的,更是崇高的。

  曹发贵,1957年出生,1976年当兵,1983年入党。1989年至1994年先后任黄坝村民兵营长、村委会副主任、主任,1994年起任村党支部书记。

  1994年,37岁的曹发贵接手的黄坝村负债3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只有1000元,干群关系紧张,矛盾纠纷不断,是全镇有名的后进村。

  半岗半圩,易涝易旱。祖祖辈辈流传的一首民谣,挥之不去地笼罩着长江岸边的黄坝村:“陈子圩,鸡肠子沟,十年总有九不收,三天不雨苗发黄,一场大雨泪汪汪。”

  如何走出人心涣散的困境?如何把穷帽子扔到长江去?

  在农村土生土长的曹发贵深知,农村纠纷频发,负担过重的根源是“贫穷”二字,只有发展经济,富裕百姓,农村才能稳定;

  已经从事多年村干部工作的曹发贵更深知:“村子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村风好不好,关键在领导。”

  一连10多天,带领村班子走村串户实地调查后,曹发贵做出了一个令村镇干部至今仍佩服的三项决定:做荒滩荒水文章,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鼓励村民外出打工,发家致富;建立严格财务制度,村级零招待,用小钱办大事。

  当年,开发荒水,改造出1100多亩水面,发包给江苏水产养殖大户,当年村集体就获得12万多元的收入;

  开发荒地,承包给南京人办苗圃,村里老人妇女到苗圃场除草打工,仅此一项,村民一年就能挣上20多万元;

  1995年,曹发贵多次做工作,请来个体老板李华志承包村办窑厂,每年为村里带来5万元收入;

  1997年,将村里亏损多年的粮油加工厂承包出去,从减亏到赢利。

  荒水荒地荒岗“三荒”开发,使黄坝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村集体经济每年收入十六七万元,村民们仅在这几个工程上打短工,每年收入就达50多万元。

  到1999年,短短5年,黄坝村就还清全部债务,扔掉穷帽子。

  但曹发贵并不满足。眼看着村民守着传统农业,收入低。经过调研,曹发贵又在全村提出“低处搞鱼塘,高处搞苗圃,良田搞经济作物”的调整产业结构新路子。

  村民仲高斌一提起曹书记就心酸。当年,仲高斌穷得在全村借钱都没人借给他,是曹发贵帮他走出了贫穷。

  5年前,曹发贵找到他:“现在搞甜瓜,价格好,销路好,你可以种点。”仲高斌半信半疑,试种了两亩甜瓜,结果当年就获得2000多元纯收入。正要感激,曹发贵又乐呵呵地对仲高斌说:“现在是市场经济,不能单打一,要多搞点品种,风险就小了。”

  如今,在仲高斌的带动下,全村五分之三的良田都种起了甜瓜、葡萄等高效经济作物,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仲高斌所在的村民组,10家有8家买上了拖拉机,从田间生产到农产品运输,样样都搞。

  2001年,乌江镇组织全镇18个村进行财务清查时,其他17个村负债700多万元,惟独黄坝村不欠一分债,而且赢利10多万元,一举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先进村。

  由此,黄坝村先后两次被评为市县“先进村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曹发贵两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曹发贵没有忘记“劳务经济”,鼓励并始终关心着外出打工者,为打工者办着实事。

  那些年农民种田负担较重,一些打工者空着田,仍得交有关税费。曹发贵征求他们的意见后,将所有荒地收上来,村里统一管理,所有税费由村里统一交,使打工者少了一份负担;

  打工者在外,家中婆媳难免闹矛盾,邻里难免有纠纷。无论谁家的事,曹发贵都当作自家的事,一一处理好,解除了打工者后顾之忧;每年春节,打工者回家过年,曹发贵要挨家走访,问长问短,出谋划策。

  对内发展村级经济,对外发展“劳务经济”,在曹发贵的带领下,黄坝人的腰包一年比一年鼓。2003年,人均纯收入达3147元,比10年前增长3倍,高出全镇平均收入250多元。

  “这10年,村里楼房多起来了,干群关系融洽了,我打心眼里佩服发贵。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村上发生的惟一一起刑事案件,受害人竟是发贵。”

  1994年落选的前任村支书刘思谨当初对曹发贵多少有点不服气。5月16日上午听到噩耗,他包车第一个从外地赶回来吊唁“老搭档”。

  村里富了,老百姓也富了,曹书记却走了,村民李宗树抹着泪怎么也想不通:“这样的好书记没有了……他是我们的主心骨啊,要是少活5年、10年能抵他的命,我们也愿意啊!”

  乌江镇一位干部这样评价曹发贵的离去:“他走了,黄坝村的一个脊梁倒了!

  “农村基层组织要时刻想着农民,时刻为着农民。”

  在乌江镇,人们都知道,最富的黄坝村却有个“抠书记”:上级来人,曹发贵带头买菜在家里请客,村级零招待成为铁律。“跟曹书记工作,都成了‘四不’干部:吃不到,喝不到,玩不到,捞不到。”

  “村里有钱了,要花在老百姓身上,这比什么都好!”

  曹发贵严守着他“建立严格财务制度,村级零招待,用小钱办大事”的诺言。

  10年间,黄坝村办了一件又一件实事:整修抗旱排涝机站、涵闸等水利设施投资近10万元;清理十里长沟投资10多万元;修建“五纵三横”贯通全村的砂石路投资50多万元;建设缝纫厂房,培训大批缝纫工外出就业投资4万元;在全镇率先完成农电网改造……

  2002年,考虑到两村合并后原黄坝村村部十分破旧,且离合并的乙联村较远,镇党委书记李长发要求曹发贵在两村交界处选址新建村部。

  “他当时答应了,但不久,他跟我说,村部大楼缓建,先干另外两件事。一是把并过来的落后村砂石路修通,一是为村里建一个安息堂。理由是,建个安息堂,既节约土地,又能为办丧事的家庭节约1000多元钱。”

  当年,黄坝村建起了全镇第一个安息堂。

  当多年来去世的46位村民的骨灰移居到安息堂安息后,谁能想到,2004年5月,他们的好书记曹发贵,在他47岁英年之际,竟然成为第47个来到安息堂的安息者。

  “他办任何事,都想方设法保护群众利益,处处为民着想,这种爱民之心让我十分钦佩,在工作中也不得不听他的建议。他就是这样一位‘爱村如家,敬民如父’村支书。”李书记忘不了,2003年7月与曹发贵一起紧张防汛的那三天三夜。

  当时,黄坝村小麦地堤坝出现两处管涌。到第二天晚上,根据险情,李书记催促他组织更多批次民工上堤。但是,曹发贵出现几次犹豫和迟疑。

  当天深夜,李书记找不到曹发贵,沿着大堤寻找,才发现曹发贵正在从一位老人身上接过沙袋背上大堤。

  第三天夜里2点多,抢险形势稳定后,疲惫不堪的曹发贵并没有立即休息,坐在堤坝上,他郑重地向李书记汇报了一个想法:“今年险情排除了,明年怎么办?过去,我一直想多留点钱给下任村支书,现在我想,多留钱没有用,最要紧的是抓紧时间把该办的事办好,不能年复一年地让百姓受灾。看到老百姓受累受苦,我于心不忍。”

  “直到这时,我才理解,由于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能上大堤的大多是妇女和老人,曹发贵舍不得让父老乡亲累得太很,才顶着我们的压力没有上更多批次的民工,他有一份发自心底的爱民之情。”

  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就在那段大堤上,李书记答应了曹发贵的请求:不让百姓拿一分钱,村里集体经济拿8万元,镇上补贴几万元,把这段堤坝治理好。

  2003年冬季,被列为乌江镇一号水利冬修工程的小麦地堤坝正式开工。今年初,工程全部完工,年年出现险情的堤段得到根治。

  眼下,正是夏季防汛季节,当村民们摆脱多少年来担心破堤的梦魇,高枕无忧安睡家中时,他们的好书记曹发贵却一次也没有与他们分享到这份安宁,就匆匆地离去了。

  居安思危,睹堤思人,岂止是李书记及乌江镇政府一班人,黄坝村村民们更是难以忘怀:

  “水利工程一般都就近取土,为了不伤害村民的鱼塘,曹发贵宁愿多花钱到更远的地方去取土。为了让鱼塘的鱼能养到上市,减少损失,曹发贵顶着镇上多次催促,几次延长开工工期。”

  “镇里给他安排的工作,他总要根据群众的利益再衡量一下,他认为暂时不符合群众利益的,他就搁着不办,先办有利于群众利益的急事。”

  李达志镇长至今记得一件事:一次,上级领导要到村里检查,有关领导要求曹发贵把村民安排到公路边干活。结果,领导来检查时,路边没有一个做表面文章的村民,曹发贵把村民全部安排到堤坝上修堤去了。在群众利益面前,孰轻孰重,曹发贵看得很清。

  2月25日,和县“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督查组到黄坝村检查工作,曹发贵在汇报学习心得时总结道:“农村基层组织要时刻想着农民,时刻为着农民。”

  “在村支书这个岗位上,他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发挥到了最高境界—————‘以民为贵’。这一点,我们都不如他。”如若泉下有知,曹发贵对镇领导这个最高评价应当欣慰。

  在黄坝村部的破墙上,曹发贵生前列出的2004年村里办实事项目有5项。投资3万元修建2200米道路等4项工程在他去世前的5个月里,竟然都提前完成了,剩下一项目前仍在实施中。

  “爱民之情让他倾情调解。”

  10年间,投资近百万元的实事工程让黄坝村面貌一新。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曹发贵没有向群众筹集过一分钱。

  不仅如此,从1996年起,全村每年约4万元的农业特产税全部由村集体经济支付;每年还为特困户、受灾户支付六七万元农业税费,最高时一年支付9万多元。

  “像曹书记这样的好父母官遇害了,我的心都寒了。这些年是曹书记帮我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没有曹书记,村民李大春今天不知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1993年,因为闹离婚,李大春的妻子韩梅扔下才几个月的女儿只身跑到北京,一去7个多月不归家。是曹发贵带着李大春上北京,苦口婆心把韩梅劝回家,夫妻俩才重新和好。

  可是,1998年,韩梅因患乳腺癌,花去治疗费5万多元,李大春这个本不富裕的小家庭一贫如洗,债台高筑。

  当年,曹发贵与村两委商定:村民李大春家税费和各项负担由村集体经济支付,直到他脱贫为止。

  “他是村里的书记,也是家家的户主。村里办事,他不要群众掏钱。谁有事,他都帮办,自己拿钱代交费用,别人还钱还不要。谁家有困难,他都要支援一点。‘小发贵’一年工资只有4000多块;每年,他能拿回家的不到2000块。”

  66岁的仲高义老人说起曹发贵就止不住流泪:“我们不叫他书记,叫他‘小发贵’。”

  有一件事,仲高义老人记忆犹新:“那年,我孙子过10周岁生日,家附近有的邻居都没来,与我家离得远点的小发贵知道后,拿着红包来道喜,让我们一家人很感动。”

  “他家生活水平连我们一般老百姓家都不如,经常吃萝卜干泡饭,很少有好菜。村干部这个小官太难当。”

  “他一生只有一个爱好,就是串门,帮助人家解决问题。走千家、串万户,他不仅在经济上帮助别人,谁家的矛盾都是他家的矛盾,爱民之情让他倾情调解。”村镇干部们都了解曹发贵。

  10年来,仅曹发贵一人就成功调解了各类纠纷2000多起,防止“民转刑”案件30多起,无一例上访事件发生。

  和县古称历阳。公元555年,因南梁与北齐在此议和改名为和州。打那时起,“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千百年来孕育了无数仁人志士,也孕育了无数平凡之中彰显伟大精神的普通人。

  “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曹发贵就是这样一位既平凡、又伟大,因“以民为贵”而“以和为贵”的普通人。

  把和睦送给别人,把幸福送给别人。曹发贵自己却承受着年复一年的精神压力。“他的工作从不要我操心,他从没有跟我抱怨过工作上有什么难处。他外表轻松,对村里的大人小孩都笑脸相待,但他却把全村所有的难题都扛在自己一个人身上,他经常操心得晚上睡不着觉。”李长发书记深深理解着曹发贵。

  在曹发贵的遗物中,有17个日记本和4台小收音机。日记中有一半以上记录的都是他调解纠纷的事情。在1976年第一本日记的第一页上,他摘抄就是毛主席写给侄子的信上有关如何做人做事的内容。

  每逢工作中遇到一时解不开的矛盾,曹发贵晚上回家对妻子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我情绪不好,你原谅点,不要和我说话。”然后,就静静地躺在床上,在收音机的陪伴下,思考着解决问题的办法。

  10年间,已经用坏的4台收音机陪伴着曹发贵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他的妻子杨宜秀最清楚。多少次,看到枕着收音机一动不动蜷曲在床角的丈夫,杨宜秀心疼地劝他:“解决不了,交到上面去。你处理问题总是那么软,就不能拿出点威严来!”

  “把事情处理在萌芽状态,就是我的职责。都是村民,我能拿出什么威严?”

  “这段时间来,我也一直在思考,曹发贵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李长发书记深有感触:“是他的心太软,还是他的仁慈心太强?

  不是。”“人们都知道,他调解矛盾时,主张明确,原则性强,不徇私情,从不偏袒一方,公平公正。所以,他有威望,别人调解不了的纠纷,只要他去,就能解决问题。”

  “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重于泰山!”

  “以民为贵”注定了在曹发贵心中,群众利益无小事,家人利益无大事。他的心中始终装着人民,牵挂着人民的冷暖与疾苦,惟独没有自己和家人。

  10年村支书,曹发贵没有用过一部手机;8年来,曹发贵一直穿着三弟每年打工带回来的旧衬衫,没有买过一件新衬衫;他遇害时,脚上那双解放鞋已经整整穿了10年。

  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这一生,没有对不起一位村民,却几乎对不起家里的每一个人,留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曹发贵的父母已经年过花甲。生前,曹发贵是个孝子,每天早上出门、晚上回家都要到父母的房间去看一看,问一问。

  曹发贵遇害后,许多愤怒的村民要找凶手拼命。危急时刻,年近八旬、老支书出身的曹发贵父亲大喊一声:“曹发贵是我的儿子,也是党的儿子,他的一切都是党的,我们要相信党!”愤怒的村民冷静了,曹发贵却再也不能为两位老人尽孝了;

  曹发贵的妻子杨宜秀在村民眼里,是位令人尊敬的“最不容易的人”—————曹发贵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为村民办事上,嬴弱的她承担了家里所有的农活;曹发贵每年的收入一半都接济了村民,她在种田之余到苗圃打工,每年为家里挣来2000多元钱养家糊口。

  长期劳累,杨宜秀留下了一身病。就在曹发贵遇害的前10多天,杨宜秀旧病复发,晚上对丈夫说;“我今天疼得不得了,你再不带我去看看,把病拖成晚期,你后悔都来不及了。”

  “等午季税费任务完成后,我找最好的医生给你看,我一定不会失言的。再不带你去看,我真对不起你。”

  猝然而去,曹发贵留下了永远的“失言”;

  曹发贵的大女儿曹玲玲前年从巢湖卫校毕业,想找个实习单位,母女俩多次跟曹发贵说起这事。曹发贵一直没办,母女俩气得大哭一场,曹发贵说:“帮别人办事,我好讲,自家的事,我不好开口。”

  “在我的记忆里,爸爸是一个从不关心自己,一心想着别人,想着工作的人。以前,我百思不得其解,像他这样的人活着究竟为了谁?他走后,每时每刻发生的事都在震撼着我的心。我终于明白了,他活着一心为村民谋利益,群众把他抬得很高,很高;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重于泰山!”

  今年母亲节,通过别人帮忙已在县邮政局做临时工的曹玲玲从每月300元的工资中拿出100元,送给妈妈作为节日礼物。当时,曹玲玲还有一个心愿,就是也要为爸爸买件礼物:“我好后悔,多少次我想告诉爸爸,想为他买双皮鞋,可是现在连这个小小的心愿也无法实现了。”

  小女儿曹晶晶是曹发贵最疼爱的,但是,当妻子重病时,每天在外工作无法照顾妻子的曹发贵不得不忍心让晶晶停学照顾妈妈。

  “我刚到上海打工,别人说你爸爸有能力供你上学,你为什么不上

  学?我只好回避别人。以前,我也怨恨他,现在我理解爸爸了。”

  就在遇害前几天,曹发贵打电话给上海打工的三弟说:“晶晶这么小外出打工,我对不住她,她要是想学电脑,或想上学,你们关照一下,我也想想办法。”然而,就是这个心愿,他这位父亲永远无法实现了。

  曹发贵的岳父杨启潮80年代初生活比较困难,村里为照顾他,将一口鱼塘交给他无偿使用。1994年曹发贵刚上任,杨启潮因为鱼塘与村民用水发生矛盾,曹发贵找到岳父:“鱼塘是村里的,你用了这么多年,现在我当村书记了,你把鱼塘交给村里吧,如果你不支持我,那我还怎么当这个书记呢?”

  杨启潮流着泪说:“发贵,你不当书记,鱼塘我用得好好的,你一当书记,我不但没沾你的光,鱼塘却让你收回去了。”

  曹发贵不仅孝敬自己的父母,对岳父母同样孝顺。然而,这件憾事却让他永远无法弥补了;

  曹发贵的姐夫杨在明家与曹发贵家仅一江之隔,曹发贵这一生只去过两次。当地风俗,外甥结婚舅舅一定要参加,但杨在明两个儿子结婚时,曹发贵都没参加。事后,曹发贵请姐夫谅解的同一个理由是:“村里事太多,走不开,以后我会补上的。”

  多少年来,杨在明不仅没有怪罪曹发贵,相反,在家中一直把曹发贵当榜样教育两个儿子。如今,在舅舅影响下健康成长的儿子在单位已成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舅舅却走了。“他这一走,什么也补不上了。”说起这些,杨在明就老泪纵横。

  曹发贵有两个弟弟,还有不少亲友在一个村。曹发贵常常告诫他们:“你们平时遇事要谦让,不能特殊,要做群众的表率。”

  10年来,曹发贵的亲友沾过他什么光,村民们没有一个人说得出来。仲高义老人深情地说:“他对别人比对家人还好,我一生没见过这么好的人。”

  “他的最大贡献是……”

  其实,在市场经济负面影响侵蚀着有些人的理想时,舍小家顾大家,乃至用生命实践着崇高理想的人,就是民族的脊梁!

  一位哲人说过:一个民族全都是理想主义者,那将是危险的;一个民族没有理想主义者,那就是堕落的。

  曹发贵,既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位现实主义者。

  因为他的理想一直扎根在他深深热爱的这片黄土地上;因为他的理想一直扎根在他深深热爱的每一位村民中。

  一生追寻理想路,10年耕耘村支书。

  在李长发书记看来,曹发贵不仅仅是黄坝村的“当家人”,工作的“带头人”,群众的“贴心人”;他留给人们的也不仅仅是他崇高的品德。作为村支书,他的最大贡献是,在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中,开辟了一条把党的政策落实到人民中去的通道;用坚持不懈地实践,部分破解了多年积存的“三农”问题,打开了农村工作普遍存在的两大“怪圈”。

  如何破解“三农”问题?曹发贵从四个方面入手:实现就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规范村级管理、调解一切纠纷。

  把就业结构调整放在第一位。鼓励青年农民安心外出打工—————减少农民,就减少了农业劳动者;

  抓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经济作物—————让农民富起来;

  规范村级管理,坚守“零招待制度”,税费征收、土地承包、债务化解三项考核连续多年名列全镇第一。“以规范换人心,以党心换民心”。曹发贵的这一准则,使村党支部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调解一切纠纷,把人民调解工作的标准“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提高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为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富裕的经济,平安的环境,使曹发贵打开了农村工作两大“怪圈”。

  一个“怪圈”:借口税费多,导致农民负担重。曹发贵在黄坝村,年年带头完成税费任务,村民没有感到负担重,无一例上访事件发生;一个“怪圈”:借口办事多,导致集体负债多。曹发贵年年为村民办实事,村里无一分债务,还年年余钱十几万。

  曹发贵的实践恰恰印证了一个真理:发展才是硬道理!

  曹发贵的实践恰恰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曹发贵走了,他给村里留下了16万元集体财产,给村民留下了发展经济的一方净土;

  曹发贵走了,他给村里留下的精神财产何止十万、百万、千万,他的精神财富,将养育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

  意气风发十年路,“以民为贵”一生情。

  曹发贵走了,他的理想,他的实践将激励千千万万个党的干部,不懈地追寻着、实践着……本报记者曹显钰李军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