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贫困人口不降反升敦促扶贫工作转变思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9日11:12 南方都市报 | |||||||||
近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表示,去年我国未解决温饱(依人均年收入637元以下为准)的贫困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这个消息似乎会让人们感到遗憾。但如果用更加理性的眼光看问题,那么这个消息更应该引起人们的思考。 1994年,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到2000年底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现在10年过去了,中国仍然有低于政府绝对贫困标
平心而论,中国政府为在一部分人口脱贫致富方面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但我们还是没有能够完成1994年所确定的工作任务,今后要完成这个任务也还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是世界性的难题,许多这方面的做法常常遭受研究人员的诟病。比较起来,中国政府的做法在第三世界国家里还是不错的,常常受到国际机构的赞誉。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对此作出回答,需要注意这样几个事实: 第一,脱贫致富方面的投资,如同一切投资一样,也存在一个所谓“边际效益下降”的规律,越到最后效益越低,工作越困难。正由于这个原因,就是很发达的国家也有一部分绝对贫困人口不能被轻易“消灭”。在经济学上,总会有一个边界,在这个边界内,开发性扶贫的效益是一个负数;这个边界内的贫困人口,只能通过常年救济的办法使他们享有一种起码的有尊严的生活水平,特别是使他们的子女能接受正常的教育。仅此而已,别无他法。 第二,一部分绝对贫困人口居住在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地区,对于他们,开发性的扶贫支持不仅在直接经济效益上是低下的,在社会效益(环境保护)上也是低下的。据农业史学专家的研究,中国在几百年前传入“新大陆作物”(玉米和土豆等)后,致使大量人口得以在气候恶劣的高寒阴湿山区生存。他们用毁林开荒的办法种植农作物,勉强得以活命,过着一种极为贫困的生活。对于这部分人口的脱贫致富,投资越大,越意味着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三,由于宗教和文化的某些原因,总有一部分人口在一定时期里不接受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世界各国都是如此(例如美国的比较守旧的一部分阿米什人)。这部分人口的脱贫也是极为困难的事情。一般来说,这些人口的后代最终会接受现代文明,但过程比较缓慢。政府对他们采取急于求成的政策,反倒不会有好结果。 第四,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政府扶贫投资的运作方式本身,也有一个效率问题。在扶贫资金的总量中,总有一部分被扶贫工作的“传递渠道”所消耗,到了直接的贫困人口头上,可能所剩不多了。如果考虑到腐败现象和监管的难度,扶贫资金的效益会更低。审计署的一项审计报告称,1997年至1999年上半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向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投入扶贫资金488亿元,经审计,查出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虚列支出、转移资金和私设“小金库”达43.43亿元,占被审计扶贫资金总额的20.43%。另外,我们还可以再算一笔大账。近几年,国家的、民间的和国际机构三方面的扶贫资金每年总在300亿元以上,如果直接发放给3000万贫困人口,那么,平均每一个人每年可获得1000元,这已经大大超过贫困线了。 以上事实的存在迫使我们考虑扶贫工作的理念、方式和效率问题。第一,不能希望通过所谓“开发性扶贫”使所有的人口都能摆脱贫困。一个社会总会有一部分绝对贫困人口,他们需要政府救济,特别是他们的子女需要在教育方面得到慷慨帮助。第二,在自然条件很差的地区,国家要帮助那里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区。第三,对于由宗教和文化原因造成的贫困,政府也不必在扶贫帮困方面操之过急,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促进那里的经济开放。第四,更重要的是应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切不可搞那些浪费钱财的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