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球迷应该感谢维拉潘才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0日04:34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 |||||||||
修仰峰 7月17日晚,亚洲杯揭幕战后,亚足联秘书长维拉潘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对北京球迷的表现表示不满,并对北京奥运会前景提出了质疑。由此,“维拉潘质疑北京球迷”事件愈演愈烈,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18日晚,3名球迷代表专程来到亚足联官员住地向维拉潘提出抗议,要求维拉潘对自己伤害北京球迷的讲话正式道歉。
这个事件已远远超出了体育范畴,为国际化城市气质的建设和国民性的批判与反思,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遗憾的是,北京球迷(也包括一些媒体)与这个契机擦肩而过。 在北京球迷看来,维拉潘违反了“游戏规则”———在主办国的首都,居然言辞激烈地批评北京球迷,并“对北京奥运会前景提出了缺乏依据的质疑”。很显然,如果维拉潘世故地对主办国的一切表示认可与恭维,那他会是大受北京球迷欢迎的贵宾! 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症结不应是对维拉潘有没有“炮轰”和质疑的权利的无休止争论,而应这样反思: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面对“炮轰”,北京球迷应该具备怎样的态度与气质? 然而,从媒体的有关报道中可知,北京球迷并没有首先从自身寻找原因,而是走向冷静与理性的反面———口诛笔伐,甚至来到维拉潘住地“兴师问罪”。当然,在法律的许可范围内,任何一座城市的居民都有表达“愤怒”的权利。只是,在北京球迷看似“理直气壮”和高昂着“民族主义情绪”的表达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缺失。 “尽管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与心态。然而,部分北京球迷的做法,某种程度上,也正是要剥夺他人发出不同声音的这一权利,这既有悖于五千年文明古国雍和大度的待客之道,也不利于打造北京日益国际化所应有的多元包容、吐纳百象的城市气质。 说到底,北京球迷在这一事件中,呈现的正是我们有待进一步改造的国民性———听不得不同意见、过度敏感、浮躁、情绪性、习惯于将问题道德化等等。我想,在这个事情上我们应该这样去做:握住维拉潘先生的手说:“谢谢您的批评,您让我们拥有了进步的动力,欢迎您以后多多批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