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名校扩张“天价”引争议 家长渴望优质高中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0日09:16 东北新闻网

  随着今年中考招生的开始,在哈的省市重点高中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保证没考上统招重点高中的孩子将来顺利升入重点大学,各个名校的分校、校中校成了众多考生家长的希望所在。

  分校、校中校是跟“名校扩张”这一概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用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使更多的人享受到优质教育”,这句美丽的话语,成为名校扩张的最经典注释。几年来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新浪会员登录UC聊天
,“名校扩张”也确实满足了那些仅仅因为几分之差而进不了重点高中的考生和家长们的心愿。然而仅仅是为了一个美丽的期望,当每年数亿元的资金被堂而皇之地吞噬之后,我们不禁要问,这种方式的“名校扩张”是对公共教育资源的扩张还是掠夺?

  “名校扩张”产生于教育资源短缺的年代

  所谓的“名校扩张”,就是较有名气的社会公办学校与民间资本合作办学。最初流行的做法是利用名校的教师及名气,由民间资本出资出场地和其他教学设施联合办学。发展到现在,已由最初的民办公助繁衍出“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即由名校自己贷款建校,由慕名上学的学生家长掏钱赞助的形式。

  在哈尔滨市,最早出现“分校”的名校是省重点高中哈尔滨市第六中学。由于多年存在考生报名踊跃、拥挤的现象,1995年,经哈市教育部门批准,哈六中与哈工大联合创办哈工大实验中学。该校拥有一支以哈六中在职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面向社会招收中考分数略低于重点校录取分数段的考生。但这些学生在入学的同时,必须交纳上万元的学费。

  这之后,各重点中学的分校、校中校如雨后春笋般在哈市冒了出来。目前,在哈省属的7所重点高中和11所市级重点高中全部开办了分校或校中校。有的校中校甚至连自己的场地、招牌都没有,师资等教学设施完全和总校一样。

  省教育研究院院长姜树卿认为,“名校扩张”是当时教育资源短缺状况的必然产物。十年前,高考的录取比例不到百分之二十。由于当时高中发展极不平衡,普通高中较多,但高考成绩同少数重点学校相比相差较大。许多在普通高中就读的中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不得不采取各种手段,纷纷到名校借读,甚至在课余花高价请名校老师补课。在这种情况下,名校通过办分校、校中校等形式,满足了众多考生的需求,也为社会整体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贡献。(黑龙江晨报 作者:李波 李敏 王华 潘玲) [编辑: 孙鹏]1

  “名校扩张”是教育产业化的极端表现

  据哈市教育部门统计显示,近年来,在哈的各重点高中统招生数量始终成平稳发展趋势,而依托于名校而存在的分校、校中校的规模和招生人数却在逐年扩大上升。

  “名校扩张”仅仅是简单的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张吗?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汇总数据,今年在哈市市区的7所重点高中(省级示范高中)招生计划分别为:

  哈六中:统招350人,“分校”哈工大实验中学:600人

  哈师大附中:统招350人,“分校”振华中学:280人

  哈三中:统招350人,“分校”三发中学:600人

  哈一中:统招350人,“分校”国联中学:300人

  哈九中:统招350人,“分校”和平中学:500人

  哈铁一中:统招290人,“分校”海城中学:220人

  哈二十四中:统招200人,“分校”东安中学:300人

  通过上面的数字可以清晰看出,7所省重点今年统招生计划总计2240人,而“分校”计划招生约为2800人。2800人的招生计划说明了什么?根据哈三中分校三发中学的招生介绍,每名被录取的学生要一次性交纳三年的学费21000元。其他的学校分校收费也大致如此,学费都在两万元左右。以每名“分校生”平均学费两万元计算,7所省重点高中今年就将有不少于5000万元的学费收入。而像哈三中这样的学校一次就将收入1260万元,这还不包括自费生的学费收入。(黑龙江晨报 作者:李波 李敏 王华 潘玲) [编辑: 孙鹏]

  2

  5000万元仅仅是哈市高中教育的金字塔尖。据有关人士保守统计,哈市每年各类“分校”招生的收入超过数亿元。面对如此大的利益诱惑,没有哪个学校会无动于衷。

  省社科院社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赵瑞政认为,学校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采用高学费的方式招收学生,是人为把学校推向市场,是目前教育产业化发展的极端表现。省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蒋立东研究员则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产业化是对教育的最大背叛,并不符合目前我国教育的国情和发展方向。

  “名校扩张”是对公共教育资源的掠夺

  一位刚刚给孩子在某重点校分校交了两万多元学费的家长并没有感到轻松。孩子的中考成绩离统招分数段仅差1.5分,而这1.5分竟值两万多元。“这钱来得不容易,可为了孩子将来能上个名牌大学,值!”

  进了名校“分校”就进了重点高校保险箱了吗?据一位刚刚结束3年分校教学,回到总校的某重点高中语文组组长介绍,一般情况是,分校实行封闭教学,教学环境较好,比较易于管理。但是由于学生生源、基础水平不同,以及总校和分校具体教学安排的不同,从升学率就能看出,分校的学生也基本能升入大学,但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不大,明显低于总校的成绩。

  1.5分还让这位家长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老师有能力,学校还有地方,为啥这样的好学校就不多招几个人呢?这一分多的差距就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吗?这分明就是人为地分出统招和自费两个档次,目的就是为了多收钱。”

  有这样疑问的还不止是家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界人士也发出疑问:名校成为“名校”之初,并不是平等竞争的结果。在当时,由于社会迫切需要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所以国家在财力、物力、师资等方面对部分学校给予大力扶持,使得这些学校能够集中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久而久之,学校的升学率越来越高,名气越来越大,生源也越来越好,才产生了“名校”。名校是社会公共教育资源的一部分,应归全社会所有,凭什么成为有些个人或者团体牟利的工具?

  蒋立东研究员认为,这些名校一方面拿着国家教育投资,一方面利用自己的优势赚取巨额利润,这是不公平的,是对公共教育资源的掠夺。分校宣传时突出师资力量的均衡,如果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影响老师对统招学生的投入度,而另一方面,如果对分校学生没有尽心尽力,则是对这些家长财富的榨取。

  蒋立东认为,目前我国确实存在教育投资不足的问题,但“名校扩张”绝不是根本的解决之路。应该让真正的民办校成为公办校的合理补充,做到公共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分校”、“校中校”是教育发展中的畸形,无论“公办民助”还是“民办公助”,都属于公、私不分,也最容易产生腐败。蒋立东认为,当公办名校有能力扩张教育资源的时候,应该首先向公办的贫困校发展,带动公共教育的整体发展。(黑龙江晨报 作者:李波李敏 王华 潘玲) [编辑: 孙鹏]

  3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