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谋振兴方略共聚向上力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0日09:21 沈阳今报 | |||||||||
首席记者郝亚超[前言]7月14日、15日,中共沈阳市委召开十届九次全体会议,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市委书记张行湘代表市委常委会所作的题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全面完成老工业基地振兴起步年的各项任务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本报根据全会的会议精神,对《报告》中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系列解读。从《报告》中,我们能看出沈阳向上的力量以及振兴的希望所在。
[全会精神解读·制度建设] 重大决策将要听证 《报告》原文:“……大力加强各项民主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重大决策事项咨询、听证和协商制度,规范立法程序,进一步推进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程序化。” 市民反应:“以往,市政府制定啥政策、做啥决策,我们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也很难提什么意见。如果这个听证制度实行后,老百姓参与的积极性肯定会提高。”60多岁的王有文大爷在南湖公园晨练时如是说。 今报解读:6月28日,沈阳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实施意见,尽管是征求意见稿,但是其中依法行政的思路非常明确。按照该目标,2007年全市要建成法治政府的基本框架,到2010年,全市各级行政机关要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在这个会议上传达出来的信息之一,就是要对群众关注的决策实行听证,并纳入法制。从王有文大爷身上就可以看出,对这个信息,市民们的反应异乎寻常地热烈。 据了解,沈阳市还将制定《沈阳市政府重大决策合法性论证规定》,将听证制度纳入法制化。也就是说,对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必须向社会公布,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同时,决策的依据也要公开。沈阳市还将制定《沈阳市政府重大决策程序规定》。 [全会精神解读·执政为民] 重点突出就业问题 《报告》原文:“……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和本质要求……必须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开展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扩面工作,使广大群众尽可能多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市民反应:“像我这样失业好几年的人,真没想到还能找着工作。不光我,我身边不少人都找着工作了,我感觉,今年找工作比以前好找了呢!”45岁的王桂霞说。 今报解读:今年1月14日,沈阳启动了“2004再就业援助活动周”,此次活动共组织用人单位520家,提供就业岗位8600个。失业人员王桂霞就是在活动周期间找到了一个民营企业车间工人的岗位。 在6月16日召开的沈阳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相关人员表示,今年沈阳市将新开发就业岗位12.5万个,新增就业20.76万人次,实现社区就业7万人次,并且对有就业要求的“4050”人员安置率将达到90%以上。 7月1日,沈阳市企业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比例从23.5%降低到20%,降低了3.5个百分点。 [全会精神解读·发展经济] 改善环境促进发展 《报告》原文:“环境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发展的快慢……为此,我们按照‘新沈阳、新环境’的要求,坚持把开展‘环境年’活动作为推进‘三化’的一项重大举措加以实施,围绕建设中国北方投资环境最佳城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改善环境,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快发展。” 市民反应:“以前办一个房地产项目的审批手续,要有68个审批环节,现在呢,只需要39个就可以了!”沈阳市行政审批办公室的崔放说。 今报解读:沈阳“硬环境”的变化有目共睹,城绿了,水清了,天蓝了,沈阳彻底摘掉了“傻大黑粗”的帽子,从而向污染的历史告别。而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的,是软环境的彻底改善。沈阳的行政审批事项,几经削减,从两年前的1209项减为目前的239项,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削减30%。对全市的132项年检项目,目前也准备取消其中的20多项,对物价、经贸等10个部门,明确了“不以罚款为主要处罚手段”,以规范政府行为,提高行政效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