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在宏观调控中健步前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2日08:07 扬子晚报 | |||||||||
新华网北京7月21日电 (新华社记者 赵承刘铮)新近公布的经济运行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经济以9.7%的速度创下8年来同期新高,同时,投资增速过快等不健康因素得到了初步抑制,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出现重要转机——中国经济的健步前行充分证明,宏观调控是及时、正确、有效的。 这次宏观调控与1993年相比,有根本不同,1993年经济全面过热,投资和消费双双高
从2003年初,中国经济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出现了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等苗头。过高的投资增速,已经带动了货币信贷的投放,拉动了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并造成煤电油运的全面紧张。 专家指出,中国每一次经济的大起大落,都与投资增速过快密切相关。如任其发展,一旦市场需求变化,势必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银行呆坏账增加,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影响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应当未雨绸缪,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此次中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的举措与前几次相比有着明显不同:发现问题早,采取措施及时,综合运用市场、法律和行政等多种手段进行调控。 仔细分析这次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就会发现,与1993年针对经济全面过热而不得不“全面紧缩”不同的是,这次是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双向使劲。与过热行业翻番的投资和生产相比,农业生产这些年来受到了“冷落”,农民收入增长一直在低位徘徊,社会、卫生、教育、科技等公益事业投入不足。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无法实现,老百姓就无法真正从经济增长中受益。中央明确提出这次宏观调控“有保有压”,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以及经济社会中各项薄弱环节,给予重点支持。今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支出比去年增加了300亿元。全国有29个省份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补贴资金总额已达116亿元,有6亿农民受益;已有8个省份免征或基本免征农业税,其他省份的农业税税率也有所降低。 在国家加强对“三农”支持力度和粮食价格恢复性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增幅同比加快了8.4个百分点,结束了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一直徘徊不前的局面。 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迪帕克对此评价说,中国政府正在试图把资源从那些没有回报且浪费严重的项目中转移到真正需要的地方。 中国经济已经出现多项重要转机。近几个月来,中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的举措已经开始显现成效。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7%,国民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宏观调控并没有使经济“急刹车”;过热行业得到了初步遏制,经济避免了全面过热。货币信贷投放增幅明显放缓,市场价格上涨在可控范围内,且涨势有所减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