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中青报的李金华调查所想到的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2日15:00 南方周末

   方舟评论

何三畏

  在光天化日之下,如果有七成民众认为一个人是不安全的,那么这是一个什么人?他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至少,他不应该是一个阳光下的人物,他应该是冒了天下之大不韪,做了为主流社会所不容的事情,因而失去社会主流力量的保护或者应该受到法律追究。

但是,我们现在讨论的这个人,他“没做什么”,他只是履行了法定职责,作了一个“例行公事”的报告;他只是在工作报告中揭开了几个部门的经济问题;他不仅是阳光下的人物,他还是国家高级公务员。

这样一个人显然应该受到国家机器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新浪会员登录UC聊天
的有效保护。

然而,现在有76%的公众为他的安全担心。这个数据是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华网进行民意调查得出的。

被担心的主角,就是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作为政府高官,李金华得到了罕见的民意支持,但也被罕见地担心。担心的理由非常简单质朴:“揭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李金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顺便说明一下,这个题为“你是否为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担心”的调查是在网络上开展的,数以万计的评论是在网络上发表的,这些参与者即便说不上是当下最有文化的群体,但可以肯定的是,是获取资讯比较充分和快捷的人们。而正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带有如上所述的“安全观”(那些不常获取和更新资讯的人们,还不知道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而与此同时,对在报告中所涉嫌经济问题的官员和部门是否会受到应得的追究,人们也很担心,但担心的却是:他们“是安全的”,在互联网和其他传媒上充斥着这些部门的追问、自我辩护和疑虑。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再干一个二十年——论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的这段话:“站在关键时期的起点上,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认真想一想: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新的进军中,是否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尽到了该尽的责任?”值得人们尤其是党政干部自我对照一下,想必李金华会问心无愧。

但民众为何既担心李金华,又担心那些问题对象不被追究?值得分析。这两种担心的逻辑恐怕是: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敢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的官,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好官;“好官多半没有好下场”;而掀起这次“审计风暴”的李金华,正是这样一个敢说真话、忠于职守的“好官”;至于导致“好官多半没有好下场”的,也就不言而喻,而他们往往无事。这样的逻辑,属“庶民之议”的范畴,这种逻辑到底对不对,是另一回事,我们要问的是,这套逻辑是怎样产生的?

回头看去,这种逆向心态,其来有自。在几千年的历史中,这种观念至少通过戏曲以娱乐的方式,在底层草民的心里生了根。而同样的故事又在生活中不断地重演,于是,人们陷入一种不断地期待好官、而“好官”又不断地以悲剧的方式谢幕的怪圈。何况,很多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出现过和平时期的流血事件,一些进取革新的官员甚至倒在罪犯的枪口下。应该说这个怪圈在法治社会即当终结,但当前的某些现实事件又使人们现实地感到了忧虑。

对李金华安全的担心,很难不说是某种社会现实的心理折射,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担心李金华的安全,堪称一种积极的社会心理,因为这种担心源于对社会更加理性和健康的深刻期待,也必将促进这种理性和健康的到来。

应该说,李金华的履职行为,勇敢地揭露了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部门,体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不无英雄色彩,但是,现在已不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特别是在干部队伍中,李金华不可能是一个孤胆英雄。我们不愿意相信他是一个孤胆英雄,因为在李金华的背后,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新一届政府政治治理的决心、勇气和力量。

而国家的希望,不仅在于多出几个深孚民望、深得民心的李金华,更在于目前正在进行的完善法治和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攻坚,这样,就会使每一个官员都有可能成为李金华,而没有安全之虞。只有李金华们是安全的,我们的国家才会是安全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稳定中谋改革、求发展,进而实现“基本实现现代化”、“富强民主文明”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宏伟目标。

  本报记者、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作品,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申请转载、摘编者请发电子邮件至nfzmcopycenter@vip.sina.com。

新闻热线 广州:020-87364207020-87007056(传真)北京:010-85118726010-85118725(传真)上海:021-63917795021-63917796(传真)成都:028-84326033028-84393133(传真)

电子信箱cnnfzm@vip.sina.com;nfzm@mail.nanfangdaily.com.cn

本报印点 广州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武汉济南南京海口长春福州南宁郑州沈阳杭州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