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历史跨越 泉城走向世纪辉煌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3日04:24 济南日报

  邱存梅

  1904年,济南自开商埠,行自我开放之先河。很快,古城济南成为山东省内地进出口物资的集散中心,成为上海、天津、青岛等口岸进出口物资的中转枢纽,也因此成为国内外商贾云集的城市之一。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新浪会员登录UC聊天

  开放,济南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思想、文化积淀。

  然而,历史是一条充满泥泞的路,济南开放的过程充满了太多的风雨和曲折。

  开埠之后的济南在经过20余年的繁华后,接连遭遇军阀混战、日寇入侵以及国民党的长期反动统治,战乱迭起,民不聊生,经济衰退,济南开放的进程大受影响。

  新中国的成立,曾经有过辉煌开放历史的济南重新踏上开放征程应是顺理成章之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人们的美好愿望并没有完全变成现实。虽然,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在立足于自力更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积极开拓各项事业的同时,曾采取一切措施拓展与世界各国的关系,我们怀着一颗赤诚的心热切渴望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能被世界所接纳,但由于对社会主义新中国持敌视态度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中国的对外交往阻力重重。加之,我国是在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没有完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在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我们的方针政策曾出现过不当和偏颇,这其中既有对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不当估计,也有对世界形势和对外战略的不当决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中国走向世界的脚步。在这种大背景下,济南的对外交往和交流也只能是缓慢的,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中央放眼世界,思考未来,明智地作出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要从那种不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的闭关自守或半闭关自守状态,转为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利用外国资金,大胆地进入国际市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春风化雨,使古老的神州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济南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对外开放的新路子,济南逐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友好城市工作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地方对外交往新形式,也是外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发展济南的对外交往和交流,1983年1月11日,济南市友好访问团到日本和歌山市访问,14日,济南同日本和歌山市结成友好城市的议定书,在和歌山市政府签字。随后,济南与外国友好交往的步伐在不断加速,同年10月与英国考文垂市,1985年5月与美国萨克拉门托市,1985年9月与日本山口市,1987年8月与加拿大里贾纳市,1988年9月与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地区,1993年10月与韩国水原市,1994年9月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市等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友好城市关系在对外开放和对外交往中发挥着特殊作用,缔结友好城市20余年来,济南的对外交往活动日趋活跃。现在全市的机械、纺织、轻工、化工、汽车制造、城市建设等系统和领域均与友城的商会、公司、企业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

  1990年2月19日,在济南的开放史上,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不寻常日子,这一天,国务院正式批准将济南划入沿海经济开放区,全市发展外向型经济迎来了新的机遇。5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会议动员各行各业、全市人民立即行动起来,树立整体开放意识,开创济南对外开放工作的新局面。会议要求力争到20世纪末全市基本形成外向型经济格局,逐步把济南建成一个开放式、多功能、经济繁荣、文化富庶的社会主义新型市场。为此,全市先后制订了《关于鼓励外商到济南投资兴办企业的优惠政策》、《济南市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努力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的济南市对外合作与交流迅速扩大,对外开放取得了长足进展。至1993年,仅招商引资一项,就已注册三资企业1358户,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达1.6亿美元。

  以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和随后召开的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此为契机,济南市进一步调整对外开放思路,提出要把对外开放作为济南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点,以开放带动全市产业升级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1992年5月,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确定了立足现有基础,发挥省会优势,以城带乡,全面开放,梯次推进,跳跃发展的济南对外开放工作总体思路。按照新的发展思路,济南市积极实施“大外资”战略,贸易方式逐步由出口供货型向自营出口创汇型转变,由以农产品、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转变,对外贸易主体由“外贸企业一元化”发展为外贸企业、自营出口生产企业和“三资企业”“三路大军”出口创汇的“大外贸”格局,1997年出口创汇6.8亿美元,是1992年的10倍,年均递增58.4%;逐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到1997年底,全市累计注册外商投资企业1561家,一批著名的跨国大公司落户济南;大力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自1991年7月,济南市二轻企业集团总公司在美国创办了济南市第一家海外企业——美国兆泉实业有限公司之后,一批有实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从全球化战略出发,纷纷跨出国门,对外承接工程或投资设厂,轻骑集团、济南钢铁厂、济南元首针织集团、机床一厂等都在国外建立了分厂,到1997年全市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兴办海外企业167家。

  1997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济南实现“五年大变样”的目标后,济南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对外开放大发展”的指导方针,并提出要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和经济国际化战略。1998年10月召开的中共济南市第七次代表大会提出,对外开放要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格局,重在提高水平,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要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大趋势,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努力把济南建设成为开放型的现代化省会城市。同年底,市领导带领县、区及有关部门和大企业的负责人到广东参观考察,就地召开对外开放会议,实地剖析广东经验,对比分析差距,制定措施,提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十条路子”。几年来,全市立足现有的经济结构和经济素质,主动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完善外经贸发展的政策体系,积极培植出口主体,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使全市的整体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据统计,5年实际利用外资19.2亿美元,占改革开放以来累计利用外资的53.8%;2002年全市完成出口总值(海关)7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达到9000万美元,年均增长48.3%;来济南市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3家。济南市的外向型经济正在朝着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的方向拓展。

  20多年来,济南市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对济南市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济南正逐渐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和全方位开放的洪流中。同时,随着济南与世界联系的加强,人们的眼界更高了,视野更加开阔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文明程度日益提高。在旧体制下形成的封闭、保守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被冲破,开放、竞争、创新、求实等新思想、新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回望历史,我们为已取得的成绩而感欣慰,展望未来,对外开放依然任重而道远。

  而今,我们已阔步迈进新世纪。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济南将以怎样的身姿走进国际大分工、国际大竞争、国际大循环的世界大舞台呢?

  2003年4月,济南市八次党代会通过的《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泉城》报告规划了济南市未来5年对外开放的基本思路。2004年5月28日,姜大明在市八届三次全委会议上进一步指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驻地经济和总部经济,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外埠大型企业集团在济南设立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把总部经济作为省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同日,鲍志强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上提出了推动全市对外开放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发展的奋斗目标:从现在到2007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额年均增长40%以上;外贸出口年均增长20%以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营业额年均增长20%以上。并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壮大出口主体,开展“百家重点企业出口上台阶”工程,到2007年力争100家企业出口规模超过500万美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金融工具引资和“高层次、专业化”招商的新路子;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鼓励有比较优势、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国门,投资办厂,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带动设备和技术出口;创新发展环境,以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为目标,加大行政审批和年检制度改革的力度。一系列规划和设想的提出,为我们勾画出济南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美好前景。

  风雨一世纪,从开埠到开放,济南历尽沧桑。

  悠悠百余年,从贫穷到小康,泉城走向辉煌。

  我们相信,随着新一轮开放决策的出台和实施,济南开放的明天将更美好!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