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个人游”:助香港零售业重新展翅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3日11:26 四川新闻网

  中国西部网消息

  复苏,强劲而全面

  近来,香港零售业呈强劲复苏之势。继今年4月份零售业总销售量同比激增19.9%,实现2000年1月份以来的最大升幅后,港府最新公布的数字显示,香港5月份的零售业总销售额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新浪会员登录UC聊天
为165亿元,同比上升19.7%;零售业总销售量也比去年同月上升15.8%。

  与2003年同期比较,今年首5个月,香港的零售业“价量双增”且增幅均达到双位数字,分别为:总销售额上升13.2%,总销售量增长11.2%。

  反观一年前受亚洲金融危机和SARS连番重创的零售业状况,可谓“昔非今比”。1997年至2003年,是香港零售业“阴霾密布”的岁月。以零售额指数来计算,2003年香港零售业比1997年下跌了26.4%,平均每年递减5%;零售量也只有2000及2001年达到正增长,其余全是负增长,累计跌幅为12.9%。

  转机,在去年8月。当月一改以往长期负增长的“颓势”,零售业“价量”分别增长1.2%和3%,之后便从谷底一路窜升。自去年8月到今年5月,零售额和零售量的变动月月“见红”,而此前的两年间只有两个月属“红月”。

  数据表明,这次零售业的复苏不仅是强劲的,而且是全面的。零售业中的25个主要类别,除超市销售外,其它全部呈现增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12月至今,零售额的增幅始终高于零售量的增幅,而在萎靡时期,零售额表现一直不及零售量。目前的转变证明这一轮的复苏在“质”上更高于从前,零售商将可以逐渐调高售价。“降价促销”、“跳楼价”、“出血价”之类的“惨淡经营”已经结束了。

  主动力是旅客购物

  在香港的这一轮经济复苏中,旅游业率先走出谷底,并带动了零售、餐饮、酒店等相关行业的复苏,这是香港各界的共识。去年访港旅客总数1550万人次,虽受前半年SARS疫情的影响,不如前年,但仍保持着次高的纪录。香港财政司司长唐英年说,这主要得益于内地游客的持续增长,“个人游”的实施与不断扩大。

  的确,去年全年共有846.7万内地游客访港,较前年增加24%,旅客在香港的消费开支达596.2亿元。内地成为当年唯一一个访港游客人数上升的客源地。而且,内地过夜旅客在香港人均消费6018元,也是所有各地旅客中最“慷慨”的,高出平均数500多元。香港旅游发展局预计,今年内地市场将继续成为带动香港旅游业快速增长的“火车头”。

  继早前承办内地居民“港澳游”旅行团的旅行社由几家扩大到几百家之后,去年7月28日,广东省东莞、江门、佛山、中山四市开放居民“个人游”,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广东全省及苏、浙、闽三省中的9个城市都开放了“个人游”。香港向来就是内地旅客出境游的首选目的地,政策一出,自然“立竿见影”,赴港游旅客人数随即大增。今年5月31日,香港迎来了第200万名“个人游”旅客。

  今年5月,共有169.4万人次旅客访港,创下香港历年5月份旅客的最多纪录。香港旅游发展局总干事臧明华指出,5月份是传统淡季,旅客人次近170万,这项纪录意义重大。今年头5个月的访港旅客共837万人次,分别较2003和2002年同期增加60.2%和32.2%。其中,内地旅客480万人次,“个人游”旅客大约占1/4。旅游发展局预计,全年游客可达2050万人次,较去年增加近40%。

  香港素有“购物天堂”的美誉,旅客来了“天堂”,当然免不了要“购物”,不然怎能人均花费五六千元?有研究人员发现,在所有访港旅客中,购物消费约占总体消费的一半多点,内地旅客占的比重更大,有六七成开销用于购物。旅客购物最集中的商品,正是零售额中增幅最大的部分。5月份,除食品、烟酒饮品类商品和超市货品的销售量下降外,所有零售商业类别均实现增长,尤以钟表首饰、钟表及名贵礼物的销售量升幅最大,超过60%;其它像服装、百货、化妆品、电器、摄影器材也都有超过15.8%的平均升幅。

  旅客已日益成为香港的重要消费群体。有分析指出,去年第4季度和今年第1季度,香港非本地居民在本地市场的开支额分别达到14.3%和18.7%的同比增长,而居民的私人消费开支同比增幅却只有1.2%和3%。同时,统计资料表明,今年头4个月,在香港整体零售销售总额中,旅客消费支出约占22.5%;而在2002年,这一比例为15.9%。按照港府对今年旅客人数和私人消费的预测,全年旅客购物开支将占零售额的25%以上。

  事实说明,是旅客增长,特别是内地客的大增,“促生”了香港经济复苏、零售业重新展翅的“拐点”。

  购物带动“天堂”升级

  随着内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内地客到香港的购物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今,内地客在香港,已不再被视为专拣便宜的“表叔”。旺角、女人街的便宜货早已不能满足他们的购物欲。倒是大量国际名牌商品、做工精美的珠宝首饰、时尚新潮的电器和为女人扮靓的化妆品,成了内地旅客香港购物的“最爱”。而且,内地客的出手阔绰也已让港人“习以为常”,“内地豪客”成了香港生意人竞相追捧的对象。

  可以预见的是,不断增加的访港旅客,特别是内地客,将成为未来香港旅游及其相关零售、餐饮等产业最主要的“增长源”。2003年共有2022万人次的内地居民出境旅游,估计在未来的十多年里,出境游人数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世界旅游组织则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4大客源输出国。在此期间,赴港旅游人数的增长将在全球排名第5,内地访港旅客的比例会不断增加。到2020年,香港接待的旅客人数,将大幅增加3倍,达到5700万人次。

  内地旅客源源不断赴港旅游、购物,消费结构的“升级”,必然带动香港零售业进一步向高增值、高结构方向迈进,实现“同步升级”。实际上,这种趋势已经显现。目前内地客在香港购买的热门商品几乎全都是高附加值、高增值的商品。这一点,从香港部分经营该类商品的零售商的业绩上就能得到证明。虽然去年香港遭受SARS的冲击,大量零售商受到重创,但几家经营世界名牌消费品的上市公司的利润却“逆势大涨”。像经营名牌化妆品的“莎莎国际”在6月底公布业绩时称,截至今年3月的年度纯利为1.51亿元,较上年大幅度增长了121%。反映到股价上,一年来“莎莎”股也是一路飙升,从去年7月初的0.9元,涨到3.1元,在其间两次派息的情况下,涨幅仍接近240%,这即使在香港股市里也是不多见的。

  旅客购物需求的刺激,使得香港原有的多家著名零售商宣布增投资金,增开分店,而不少新的国际著名品牌经营商更是纷至沓来。6月初,世界顶级钟表品牌“江诗丹顿”在香港的首家专卖店正式开业。此前,“路易威登”、“普拉达”和“菲拉格慕”等国际著名品牌的香港旗舰店也纷纷落脚。据香港投资推广署统计,今年以来,在香港开设专门店、旗舰店或扩充业务的国际名牌消费品公司已超过20家。

  专家指出,尽管近年来香港经历了“大落”,“购物天堂”的光彩不如从前,但当前正是香港重拾信心“大起”,再造“购物天堂”的好时机。集中售卖名牌商品,已经成为目前包括法国巴黎、日本东京、美国纽约等在内世界著名购物中心的“共性”。因此,在内地客“涌港”,旅游业带动零售业全面复苏的情况下,香港应抓住机遇,提升质量,顺应市场趋势,吸引国际名牌继续向香港“集中”,塑造一个全新的购物天堂形象,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名牌天堂”。记者吴长生刘韬来源: 人民网 【编辑:刘怡】相关报道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