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公开选拔副厅级干部 民企老板欲"弃商从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3日14:40 东方网 | ||||||||||
“这一步迈得很大”。浙江一位“下海”官员评论说,“以前浙江公开选拔职位最高的是副县级,这次是副厅(市)级,而且没有经过党政机关内部的试点,一下子扩大到非公组织,这在全国也是领先的。” 6月底,浙江省委组织部召开会议,正式启动了这次公开选拔。公选的岗位包括浙江省经贸委副主任、民政厅副厅长、审计厅副厅长等12个副厅级领导,省建设厅总规划师和省交通厅总
浙江省委组织部调研室主任、此次公选的综合组组长王俊介绍说,为真正做到“不拘一格”,他们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性质单位的具体情况制订了相对宽松的准入条件。对民营企业家报考的条件是:比照国有企业,如果符合“大型企业中层正职、中型企业正职”便有报名资格,企业规模则由企业当地统计局按照国家的划分标准认定。 希望登上大舞台 “民营企业家参加厅级干部选拔,是政府希望发生的事情。”王俊说。浙江省民营经济发达,管理人才丰富,社会组织以及中介机构发展迅猛,这里面的精英都应该是领导干部的“好材料”。 浙江鸿达集团总经理詹凌淼是这次公选报名的非公人员中年龄最小的,只有28岁,但他已经有六七年“高管”经验了。政府官员的职位对他无疑很有吸引力。“管理一个企业就好比扫一间屋子,而党政领导要扫的是天下,关心的范围更广。”但他感觉这次要脱颖而出难度非常大,说自己报考副市长是想通过这种压力促使自己加强学习,尝试新的挑战。 柯登响说,尽管当公务员的收入要比现在少很多,但在他看来,政府这样一个平台对实现自己社会理想和职业理想有着难以抵挡的吸引力。“企业和政府毕竟是两种性质的管理,而且政府还承担着公共服务的职责,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做好了的话那种成就感是管理一个企业不能比拟的。” “官”“商”角色怎转换 为了体现公平,这次选拔充分考虑了非公人员的因素。王俊说,在笔试考题设置上,并不主要考死记硬背的理论知识,大多是比较能够让人发挥自己见解的题目,而且,面试成绩占了70%。这种制度安排,显然将民营企业家笔试能力较弱的劣势降到了最低限度。如果通过了笔试面试,组织部门将考察当地工商、税务以及民营企业本身了解情况。假如一切顺利,民营企业家就将进入为期一年的试用期。 近年来,“官”和“商”之间的界限是一个热门的新闻话题。红顶商人、公务员带薪下海、官员辞职下海,都是被爆炒一时的文章。而其中最敏感之处,就是作为官员的公共权力,是否成为企业或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在这次选拔中,浙江省特别为民营企业家规定了一个过渡期———试用期里仍可持有企业股份,试用期结束正式任命后就必须转卖股份,以划清官商的界限。当然,也有人提出疑问,如果民营企业家当选领导干部,自己的股份转让掉了,他子女家属还在公司里怎么办?尤其是,假如这家公司恰恰处于他管辖的范围? 其实,11名民营企业家竞争副厅级干部,早已引起各方议论。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专家毛寿龙说,这次浙江选拔的进步意义在于扩大了范围,突破了原有体制的框架,但是,它还是带有所有制结构的某些歧视特征,比如资格审查时民营企业人员要比照国有企业的级别,好像说只有纳入“级别”的才能担当领导职务。 浙江省政府的一名官员则认为,如果这种选拔成为一种制度,那么民营企业家进入政府部门“当官”,将和官员下海做老板一样成为常态,“官”和“商”的角色转换会变得自然,于是,当官不用在政府部门苦熬一二十年,也不会是终身制,“官员不再是体制内封闭循环的职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