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世界语不是人话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3日15:32 中国网 | |||||||||
由于偶然的机缘,我这个北京居民居然有幸读到了远在昆明出版的《昆明新报》上的一篇文章。题目为《世界语是人 话吗?》,作者具名为徐磊,发表在该报2004年2月19日第A20版上。 一看题目,就知道这是一篇反对世界语的文章。果然,作者一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把世界语定位为一种“似神非鬼、 濒临死亡的东西”。接着作者写道:“世界语,单听这个
可惜的是,作者仅仅凭他在“世界语”这三个汉字的名字上来理解,就做出这样的判断,未免太草率了吧。这里为了 说明问题,恕我浪费读者一些时间,多花些笔墨来做些说明。 “世界语”是一个译名,原文称为Esperanto,意思是“希望者”。中国最初引进这种语言的时候,有人把 它译成“爱斯不难读”。这是一种音译而又含有容易学的意义,应该说还是译得不错的。但作为一种语言的称呼,又显得有些 累赘。后来有人在日文中发现“世界语”这个汉字译名,觉得比原来的译名简洁而移植过来。这三个汉字的名称虽然译得并不 十分恰当,容易使人望文生义而产生误解,但经过一段时期的介绍、说明,它倒被文化、教育界所认同,一直沿用至今而成为 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固定的名字。因此,很多人都知道,世界语这个名称并不意味着它是一种企图在全世界搞“大一统”的语 言。恰恰相反,创造这种语言的人,一个名叫柴门霍夫的波兰籍犹太人,只是看到语言不同是一大障碍,往往使人会因语言不 通而发生纠纷,因此决意创造一种容易掌握的能供大家使用的语言,从而使人们增进理解,相互友好,在一个和睦的社会里共 同生活。而且这在客观上,也有其需要,因为在19世纪的时候,国际交流已相当密切而频繁,人们迫切要求有一种国际共通 语以求相互沟通。 柴门霍夫主张,他所创造的语言是中立的,这就是对各种语言一视同仁,既不偏向某种语言,也不歧视某种语言。当 然,他更没有企图以世界语取代其他语言而搞所谓“大一统”。因此,世界语又被称作“国际辅助语”,这就是说,它只在众 多语言中起一种辅助作用,一种中介或桥梁作用而已。这和“大一统”的思想岂不有天壤之别?! 如果徐先生只是由于望文生义而对世界语产生误解,那倒还情有可原。但不知为什么,徐先生不仅误解而已,好像简 直对世界语怀有刻骨的仇恨而肆意加以诋毁。请看他是怎样描述世界语的(我这里引用而加上引号的文字都是一字不改地照录 他的原文):“这世界语已经116岁了,到现在还像个婴儿一样,咿咿呀呀,五音不全……只是凭几个人的‘智慧’,按照 几个‘个体’的‘逻辑’‘凭空拼凑而成’……只有‘寥寥使用者’……”这样的描述当然应该有理有据才行,令人遗憾的是 ,既无充足的理由,又无一丝一毫的事实根据。事实是:世界语的发音由于采用一个字母一个音的原则而清晰明确、铿锵有力 ,因而十分动听悦耳,这是懂得世界语的人所公认的。至于它的词汇,也并不是“凭空拼凑”起来的,而是由创造者经过多年 的调查研究,在西方语言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其比较通用、或者早已在国际上通用的词汇组合起来的。而且他把语法简化成只 有16条;还按照西方语言的办法,创造不少词缀而加以规范化。这就使得世界语成为一种爱好和平、发音优美、词汇量大大 减少而易学易懂、为人所喜爱的语言。这也是它尽管是人造的,却具有自然语基础因而富有生命力的原因之所在。徐先生对世 界语的种种指责,虽然十分恶毒,但明眼人光凭常识,就能看出这些话决不可能是事实。试问:一种只能让人“咿咿呀呀”地 像婴儿一样说话的、既“五音不全”而又只凭几个人“凭空拼凑而成”的语言,能为人所接受么?其创造者能有勇气这样胆大 妄为而让它公诸于世吗?而几个“寥寥使用者”能有力量一年一度轮流在世界各国举办每次总有两千左右的人参加的国际世界 语大会吗? 至于徐先生在文中所说:“语言的产生与发展,是需要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新文化运动后,历经近一个世纪,我 们才完成了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转型。”这些话倒是符合语言学的理念的。但这个论点正好说明,连我们这种有几千年历史 、有上亿人以之为语的汉语,也要经近一个世纪的长时期才能完成其“转型”的变化。那么怎么能说明世界语只有116年的 历史而“濒临灭亡”呢?恰恰相反,它刚好证明世界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作为一种人工语言而居然能够在一百多年以后不仅 生存下来而且还在稳步地向前发展。诚然,世界语并不像人们所希望的那样发展得那么快、那么广。但是它仍在发展,却是不 容否认的事实。例如:在上个世纪80年代,在非洲大陆,使用世界语的人的确可以说是“寥寥”,但近二十年来,非洲学世 界语的人也渐渐多起来了,前几年还举行过一次非洲世界语大会,足见其使用者的人数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再如,欧盟已经 因语言众多(在欧盟,各会员国的语言一律平等)、翻译的费用浩大而不胜负担,正在进行以世界语做同声传译的试验。难道 欧盟的那些先生们都是些白痴,竟然糊涂到要用这“似神非鬼”的语言来做试验?!又如在我们中国,在解放以前的几十年中 ,连一次国际世界语大会都没有举办过,而将于今年举行的大会却已经是18年来第二次了。从以上所说的一些事实看来,你 能说世界语已经“老朽”而即将死亡吗? 反对世界语的人所在皆有,但是像徐先生这样不明情况而遽尔强烈反对的人似乎还不多。因此,恕我不揣冒昧地向徐 先生进一言:请您最好先做一番调查研究,对世界语有了确切的了解以后再来发表高论。像现在这样凭空加以谩骂式的评论, 委实令人齿冷。倒不如免开尊口为好。如果徐先生对世界语成见已深,对我上面的一番解释,不屑一听而充耳不闻,那么我们 也没有办法,只好让徐先生之辈“眼巴巴地盼望着”世界语的“寿终正寝”。而于此同时,我们也只得像老和尚那样,向徐先 生请罪(因徐先生说“不多”的人学世界语是“上当”,那么我们这些爱好而推广世界语的人岂不成了让人“上当”的诈骗犯 了?),双手合十而念念有词:罪过,罪过!阿弥陀佛! 张企程:《中国报道》前总编,现任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名誉会长、国际世界语协会荣誉会员。 相关专题:国际世界语大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