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深度报道:深圳为何“推迟”实现现代化?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4日14:40 新华网

  新华网广东频道记者:赵东辉 吴亮 摄影:周文杰 编辑:魏晓航

  深圳市龙岗区龙岗村的一些村民,近日在办理退休手续后,领到了村里发放的800左右的养老金。从此,这个村有30多名老人在"靠天吃饭"多年后,可以象城里人一样每月领取社会养老保险。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新浪会员登录UC聊天

  作为深圳市提高"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的一个努力,这件被村民评价为"以前想都没想过"的好事,只是这个中国最早建立经济特区的深圳市宣布推迟实现现代化时间表以后发生的众多改变之一。

  深圳市政府今年3月底,正式下发了有关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及相关指标调整的方案,此方案将深圳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推迟到2010年,比此前设定的目标晚了5年。由此,深圳市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将发生一些深刻而长远的变化。

  自1980年成立经济特区以来,深圳市GDP年平均增长28%,每平方公里土地创造的GDP产值和税收长期位列中国城市之首。这个被誉为"发展奇迹"和"中国改革之窗"的城市背负着中国人早日实现现代化的梦想。

  深圳的这一举动意味着什么,是"跟风"、"作秀",还是深刻认识之后的创举?深圳的这一做法对其他地方确定现代化进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何借鉴作用?日前,新华网记者赴深圳深入调查采访,掀开了深圳"推迟"实现现代化的"面纱"。

  重新认识,对原发展模式进行修正

  深圳市发展计划局日前向记者透露,在今年该市政府投资计划总规模的183亿元中,用于环保、交通、教育、公共卫生体系等可持续发展项目上的投入为120亿元,占65%。这个比例是历年最高的。

  这一投资调整和深圳提出"推迟"实现现代化有着直接关系。经过近一年的调研,深圳市3月底正式下发了有关调整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方案,此方案将深圳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推迟到2010年,比此前设定的目标晚了5年。

  2000年3月深圳提出200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并制定了42项具体指标。而这次下发的新的现代化指标体系共有38项指标,删除了"人均生活用电"、"万人拥有机动车辆数"等17项落后于现实发展的指标,新增了包括"公共交通分担率"、"政府公共服务上网率"、"登记失业率"和"社会服务英语普及率"在内的13项指标,还对4项指标进行了调整。

  一是原指标体系下的中期评估情况不容乐观。

  在原来的现代化指标体系下,深圳市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如何呢?记者通过调查研究和详细的数据对比分析发现,深圳市原指标体系下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中期评估情况不容乐观。

  原指标体系下,深圳市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较高水平,但四个方面指标的进展不平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方面的指标进展情况良好,"生活水平"、"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指标进展较慢;42项指标中,已经实现的有14项,进展顺利的有5项,部分指标进展不理想,占23项,其中还有9项指标在2002年比2001年有所退步。在"可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方面进展尤为不理想,"生活水平"方面的11项指标中,进展不顺利的就占到9个。

  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规模快速扩大,经济结构调整滞后,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全面、协调发展状况有待改善,环境污染治理压力较大等。

  其中,深圳市人口数量的快速扩张,使原来以人口为基数的人均指标受到较大的影响。在原来的规划中,在2005年深圳市人口规模要控制在480万人以内,但在2002年常住人口数量实际已超过这一数字,2003年达到557万人。到2005年估计常住人口数量可达到610万

  人,到2010年达到750万人,2020年达到900万人。而在原指标体系的42项指标中,有22项与人口规模直接相关。

  二是"三大瓶颈"制约深圳发展。

  深圳市发展计划局的同志介绍,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深圳市的现代化已达到较高水平,到2002年,深圳基本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已达到目标水平的84.3%,而且这是在"十五"规划开局不明朗,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持续低迷、深圳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周边地区竞争加剧等情况下取得的。

  那么,为什么还要对现代化指标体系和实现时间表进行调整呢?深圳市社科院研究员杨立勋分析说:这次调整是深圳在对发展现状和发展环境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作出的,是对原来发展模式的一次全面修正。杨立勋分析,在深圳市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出来,深圳开始修正原来的发展模式。

  瓶颈一:没有全面协调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率先发展",单一化发展制约深圳未来的全面发展。20多年来,深圳市创造了GDP年均增长28%的"深圳速度"。而在社会发展方面深圳市存在以下问题: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社会发展投融资体制滞后、社会事业的专业人才缺乏、移民文化尚待整合、部分人士中小富即安和不思进取的心态、高速城市化与"城中村"并存等。深圳市提出建设"国际化城市",如果没有社会和人文的全面支撑,这一发展目标就可能受到较大影响。

  瓶颈二:深圳市仍然没有完全走出粗放型增长模式,仍然是建立在高消耗、高投入和高污染的基础上,粗放型发展制约着深圳的可持续发展。以"每千克能源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来看,深圳市在2002年是2.1美元,这一数字尽管远高于我国平均水平(0.44美元),但与中等发展国家也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这种增长模式下,深圳市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境和资源压力,深圳市区内的7条河流全都变成了臭水河。如果按照目前的开发速度,十年后深圳就没有可以开发的土地了。而香港开埠165年以来,还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土地生态保护得非常好,还是原生的状态。这一点深圳没法跟香港比。

  瓶颈三: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困扰着深圳市。深圳市2020平方公里的土地是被人为划分为两个区的,一是罗湖、福田、南田、盐山四个区被称为"特区内",二是宝安和龙岗两个区被称为"特区外",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中,深圳市一直是一个城市两种法律、两种制度、两种标准,被人们称为"一市两制、一市两法和一市两规"。从特区内外看,2002年特区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3704美元,特区内是7306美元,特区外只相当于特区内的50.7%;每平方公里土地经济产出量特区外为648万美元,特区内是4286万美元,特区外仅相当于特区内的15.1%;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9万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6万元,仅相当于城镇居民的42.6%。深圳市目前正在由"特区时代"向"城市时代"过渡,亟待形成统一规划和发展的新局面。

  深圳市社科院研究员杨立勋分析认为,深圳市这次进行现代化指标体系调整并推迟现代化实现时间表不是偶然的,而是深圳市发展到目前阶段,进一步全面确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已成为一项首要任务。

  三是新指标体系突出"以人为本"。

  去年深圳市提出,要将深圳建设成为国际化城市,用20年左右的时间,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将深圳建设成为重要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

  深圳市委书记黄丽满这样论述国际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建设国际化城市要以加快推进现代化为基础。国际化寓于现代化中,并以经济社会的较高发展水平以及较高开放度为基础;以国际化为导向的现代化需要更高的发展水平和更高的国际竞争力、国际辐射力、国际影响力。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是一种以国际化为战略取向的现代化,可以更有利于抢占现代化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促进和提升现代化水平。深圳要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与建设国际化城市统一起来,走一条以国际化带动现代化,以现代化推进国际化的有深圳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在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中,牢牢把握现代化这条主线,高标准地把深圳打造成重要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

  深圳市发展计划局局长刘佳胜认为,修正后的深圳"十五"规划,突出的是"以人为本"、"城市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真正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

  刘佳胜说,修正后的深圳"十五"规划以登记失业率、人均公共馆藏图书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等指标来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在"人"身上的体现;以高峰时段城市平均车速、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公共交通分担率、社会服务英语普及率等指标来反映"城市功能"对"人"的服务;以每平方公里土地生产总值、绿化覆盖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等指标来衡量"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立勋认为,这个修正既总结了深圳经济社会发展中在环境、生态、资源等方面付出的代价,也看到了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高峰时段城市平均车速;又考虑了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比如人均信息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等人文发展指标,是一个合乎民情、市情、实情的修正。他认为,这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贡献,是现代化指标的历史性进步。

  以退为进,为未来发展"蓄势"

  对于当今中国的现代化而言,深圳可以说是一个极具象征性的城市。在中国迈向现代化进程的特殊时期,深圳以其特殊的功能(经济特区)、特殊的区位(毗邻香港的港口城市)和特殊的人口结构(年轻的移民社会),实现了中国发展资源的最佳组合,因而创造出举世罕见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益。仅二十年时间,深圳就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发展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经济中心城市,跻身于中国城市的第一方阵。

  但与此同时,东部沿海城市的高速发展,香港经济的持续低迷,深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每隔几年就显现一次的周期性发展焦虑和前景争论,又如期发生在这座根基不稳的特区城市。这种焦虑情绪在2002年底几成爆发态势,弥漫在深圳人心中的忧虑、迷茫和不安,与经济的快速增长形成巨大反差。人们可以从深圳人凝重隐忧的表情和继续鼓起的钱袋看到两个截然不同的深圳。

  这次推迟现代化实现时间表,说明深圳正在摆脱发展的浮躁心态。深圳不是退步了,而是以退为进,为新一轮的发展"蓄势"。站在新的发展定位上,深圳市新一轮的"蓄势"的主要着力点已可以让人感受到。

  一是切实增加深圳的社会支撑力和环境承载力。深圳市提出将深圳建设成为高品位的文化-生态城市和美丽的海滨旅游城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营造文化氛围,让大众文化、高尚文化、主流文化百花齐放。弘扬开放兼容、追求卓越、敢闯敢试、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成为最适合海内外英才创业的活力之都。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营造法制健全、规范有序、安全和谐的人文法制环境。使得城市规划科学,空间布局合理,森林、绿化覆盖率高,水、空气洁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使深圳成为拥有美丽的海滨生态风景线和山林绿地生态风景线,最适宜人居的城市。

  二是进一步强化深圳作为国际化城市的城市功能。深圳市提出在稳步推进现代化的基础上,将深圳建设成为高科技城市、现代化物流枢纽城市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高新技术产业要完成从以加工、装配为主参与全球初级分工,到以研发、制造为主参与全球中高级分工的战略转型,成为国际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制造基地;充分利用两港辐射能力,增强物流配送功能,形成与两港吞吐量快速增长相适应的面向全球和内地的物流配送体系;通过扩大货币、外汇、黄金、保险、股票、债券、基金、风险投资、产权交易等各类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提高金融创新和服务能力。

  三是进一步创新体制新优势。在调整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深圳市目前已启动新的科学发展观的保障机制。如在干部考核方面,深圳市负责同志提出要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将此作为考察、评价干部驾驭全局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水平的重要标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更好覆行好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在重视经济增长的同时,把财力更多地用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蔡克勤认为,在现代化推进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非深圳所独有,在某些方面深圳还是处理得较好的,深圳的做法意义深远,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

  变虚为实,凸显新的行政理念

  深圳市政府宣布推迟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注意到,去年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后,深圳市成为第一个明确调整发展思路和发展指标体系的地方政府。专家认为,以"深圳速度"著称的深圳市这一发展模式和目标的调整,可以视为我国地方政府发展思路转向的一个"拐点",其示范效应仍在进一步地扩大。

  深圳市的这一重大举措,启发人们重新认识以前所走过的发展之路,反思以前的一些发展概念,并形成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的行政理念。

  首先,是对现代化概念的反思。

  自1979年邓小平提出著名的现代化发展"三步走"战略之后,现代化成为中国人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许多城市和地区相继提出各自的现代化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指标体系。现代化指标成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性指标。

  2001年,深圳市在众多中国城市中第一个宣布将在200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经济高速发展的标志性城市,深圳的这一举动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此后一些地区也纷纷列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

  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反映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认识和实践程度。20世纪50年代,美国一批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相继开展了现代化研究。1951年6月,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经济增长委员会主办的学术刊物《文化变迁》杂志编辑部举办的学术讨论会上,专家们讨论了贫困、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他们认为,使用"现代化"一词来说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比较合适的。这是西方第一次正式提出现代化的概念。1958年,丹尼尔·勒纳在《传统社会的消逝》一书中也提出,现代化是由传统社会向现化社会的转变过程。西方对现代化的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相比于以前的现代化进程,现在被认为已经进入"后现代化"阶段。即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已经意识到或正在解决现代化所带来的弊端。

  西方学者认为,现代化一般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五个部分。

  目前我国学者对现代化基本内涵的概括是:现代化是近现代以来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趋势和共同进程,是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动政治、文化的发展进步,包括推动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在内的整个社会变迁的历史过程,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综合平衡发展的过程,现代化反映的是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深圳市提出并调整现代化指标体系,参照了国内外对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其中主要有: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顿提出的现代化10项标准;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普遍接受的10方面40项指标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制定的衡量中国国家现代化的4方面21项指标体系;中国城市发研究会提出的衡量我国城市现代化的5大类30个指标体系;广东省计委在广东省"十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珠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3方面10个指标体系(另加28个计算指标);广东省社科院提出的5方面40个指标体系等。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各地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如城乡发展不平衡、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社会发展滞后等问题。如何解决好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矛盾,如何使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发展的成就,如何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趋利避害……

  今天,回答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清晰的,那就是要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用科学发展来指导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是现实的迫切需求,也是我国社会一定发展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深圳市"推迟"实现现代化的做法,无疑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也同样被认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破题"之作。深圳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个调整"五年计划"的地方政府。

  其次,是对发展代价的反思。

  专家组评估显示,2002年,深圳市基本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已经达到目标水平的84.3%,但是"每千克能源使用产生的生产总值"、"绿化覆盖率"、"污水处理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馆藏图书数"等反映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明显滞后,而由此导致的诸如环境污染、社会事业人才匮乏、移民文化有待整合、"城中村"等问题,在2005年前无望得到完全解决。

  这次下发的新的现代化指标体系共有38项指标,删除了"人均生活用电"、"万人拥有机动车辆数"等17项落后于现实发展的指标,新增了包括"公共交通分担率"、"政府公共服务上网率"、"登记失业率"和"社会服务英语普及率"在内的13项指标,还对4项指标进行了调整。

  深圳市发展计划局局长刘佳胜说:"深圳是一个资源严重匮乏的城市,应当提倡节约型的生产消费方式,不是用电、私家车越多就越现代化,因而像人均生活用电量、万人拥有机动车辆数等传统指标就被删除了。"

  像深圳一样,中国的经济发展在整体上面临资源"瓶颈"。计算显示,如果我国在目前能耗状态下,自2004年至2020年仍然保持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则需要将全世界的资源都拿到中国来。这一状况显然是不现实的。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经济取得了9.1%的高速增长,GDP总量达到了11万亿元。那么我们这个成就是用多大的消耗来获得的呢?我们这样的经济成就,所消耗的钢材占世界消费量的三分之一,消耗的水泥占世界水泥消费量的二分之一,所消耗的煤炭占世界消费量的30%,用电量为世界用电量的13%,而11万亿元的GDP还不到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十分之一。如果按每1美元生产总值能耗计算,我国比发达国家能耗高4-5倍。

  中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以煤炭为例,消耗15亿吨,占世界的30%。国内矿产资源已无法支撑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铁矿石进口量增长了3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国内电解铝生产所需原料50%以上依赖进口;预计到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须的45种矿产品有5种主要依靠进口解决,15种需部分长期进口。

  各种飙升的数据表明,我们的经济增长仍基本是以拼资源消耗为主的"粗增长"。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伴生出现的,是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在这种增长方式的主导下,经济对能源、原材料极度需求,必然出现资源的供给"瓶颈"。 在资源消耗率高的情况下,谁来满足庞大的中国经济体?中国经济出路何在?这就是中国的最大国情,它要求中国的经济必须选择新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深圳市对现代化指标体系所进行的调整,充分考虑了资源和环境的限制,这个年轻的城市又率先迈入了对科学发展观的长期实践过程。

  第三,是对政府行为的反思。

  深圳推迟实现规划目标,还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政府行为的看法。十几年前就从中国北方来到这里创业的深圳华怡公司的张先生说:"调整后的现代化,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它展示的不单是经济实力,更具有丰富的社会魅力。"。

  与普通百姓对深圳大规模修订现代化指标的平实理解和媒体对于中国地方政府首次推迟实现发展目标的热炒不同,评论家认为深圳市的举动显示了"勇于承认和纠正偏差"的全新行政理念,是对中国以"赶超、跨越和提前完成"为特征的传统行政文化的重大调整。

  长久以来,政府的行政文化一直回避政府和官员的失误和偏差,为了维护决策的权威性甚至背离实际、违背规律地"大干快上"。 但在当前大力推行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这种传统的决策思路开始转变。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郑奋明说:"我们不能再搞'数字游戏',制造'虚假的现代化'了,这件事将使那些追求片面、单一发展的地方警醒,对政府的行为进行调整和反思。"

  一些社会学家评论说,深圳的状况是整个中国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后,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然而也面临越来越重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深圳的这一调整,被视为中国政府在发展方式选择上的一个'拐点'。"

  深圳市市长李鸿忠说,科学发展观对深圳来说就是生死观,我们将更加重视对以人为本、国际化等因素,老百姓更喜欢以人为本的现代化。

  深圳"推迟"实现现代化还引起了北京、上海、厦门等大中城市和沿海省份的极大关注。近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和省统计局提出了一个有关全省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案,浙江省、江苏省等地区也提出相应的方案。这些新的方案是对以前发展规划的"扬弃",将对这些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巨大影响。(完)


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