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百姓平安出行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6日07:11 浙江在线

  烈日炎炎,没有挡住人们出行的步伐。我省数十万交通、铁路、民航、公交职工及公安交警冒着高温奋战在一线,保证交通大动脉平安畅通,用汗水和辛勤的劳动,尽力为百姓营造平安舒适的出行环境。

  公交:让市民清凉出行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新浪会员登录UC聊天

  持续的高温天气使不少市民放弃自行车而选择公交车出行。连日来,全省公交日客运量猛增,仅杭州就达到190万人次,与平时相比增加近40万人次。

  高温以来,杭州公交公司将已有的1900辆空调车全部投入一线,还新增和改造了400多辆空调公交车。为缩短乘客候车时间,各运营公司加大各线路早晚高峰的配车配班,日最高配车数达到3370辆,比平时增加出车200余辆,并为全部车辆安装了窗帘。为保证安全,杭州公交公司还加强了修理力量,并在30多个始发站安排了修理工。

  这几天,杭州公交公司动员管理部门有驾照的50余名工作人员顶班劳动,以减轻一线司乘人员的劳动强度。面对车内50多摄氏度的高温,非空调车司机利用车辆停站的间隙,用清水为车身和地板“冲凉”。公交公司五车队的宋慧珠说:“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天再热也不能在服务上打折,在安全上松懈。”

  陆海空:力保旅客走得好

  与繁忙的公交一样,酷暑中的公路、铁路、水运、民航客运也异常火爆。据统计,目前仅杭州每天通过公路、铁路、民航出行的旅客就达11万人次以上。

  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为保障航班飞行安全,机场机务维修员、监护员等一些民航特殊工种的从业人员顶着烈日,冒着机坪60多摄氏度甚至70摄氏度的高温,挥汗如雨、任劳任怨地工作着。骄阳似火,偌大的停机坪上没有任何遮挡物。穿着长袖衣服、长裤,戴着墨镜的机务员朱成效和曹海南在等待厦航8529航班的来临。飞机到达后,朱成效熟练地指挥飞机停进机位,曹海南则迅速给飞机推上轮档,然后对飞机全身进行仔细检查。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他们黝黑的脸上滚下。

  确保站车饮用水和生活用水供应,是铁路部门着力解决的问题。暑运前,杭州分局对所属客运站、机车的防暑设备进行了全面整修,保证站车供水设施完备、性能良好,24小时不间断地为旅客供应饮用开水。在分局所属的各次列车始发前,做到“四满一开”,即:水箱满、茶炉满、大壶满、暖瓶满,保证水开。

  与烈日酷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杭州火车站候车室内却是一派清凉温馨的景象。在一株株大型绿色植物的映衬下,旅客们或托腮闭目养神,或悠闲看书阅报,中央空调吹出的凉风让人忘却了室外的烈日。杭州火车站对空调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修,晚上旅客少时,关闭一部分候车室,轮流彻底清洗地面和座位,并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候车环境的卫生和空气清新。

  在宁波白峰至舟山鸭蛋山的客运车客渡轮上,乘客如织,但秩序井然。宽敞的客舱里,8台大功率的立式空调吐着冷气,一迈进客舱大门就能让人感觉到丝丝凉意。

  眼下是西瓜上市和“双夏”时节,农民趁凉出行摘瓜卖瓜和抢收抢种,农村客运公司随之改变客运时间,让群众顺畅出行。江山乘风客运有限公司的早班车提早到5时出发,晚上推迟到8时30分收车,并且增加了早上和傍晚的班次。在碗窑乡中巴车停靠站,一位司机正用井水给中巴车“冲凉”。他说:农村中巴没有空调,公司要求在停靠站给车“冲凉”,并且在车上配备了风油精等防暑用品供农民乘客免费使用。

  交警:顶烈日保畅通

  入夏以来,全省平均每天有近万名交警以坚强意志和惊人毅力,忘我地奋战在一线,确保全省道路的畅通与安全。

  下午2时,在杭州体育场路与中河路的路口,戴着凉帽、墨镜、披肩或撑着阳伞“全副武装”的骑车人和行人纷纷寻找阴凉的地方等绿灯;两名值班交警虽然衣服早已湿透,脸和脖子上也布满了汗水,仍一丝不苟地走动在车流中、烈日下,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交通。短短10分钟时间,他们就处理了两起交通违规行为,却不见一丝急躁情绪。

  温州市府大道与划龙桥路口的路面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由于突然停电,红绿灯没了,造成车辆堵塞。民警诸克二话没说,站到路上指挥,警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中队副指导员章如海说,每位民警一天平均要在高温下执勤7小时以上。

  高温季节是高速公路事故的高发期,特别是后半夜追尾事故频发。今年刚入夏,省高速交警支队就决定全面实施夏季勤务,强化事故预防,要求各大队增加夜间警力和巡逻密度,以减少事故发生。高速交警金华等大队的大队领导、机关干部全部充实到一线,后半夜所有巡逻车上路。为防中暑,省高速交警支队杭州大队民警几乎人人都随身携带着防暑药品坚守岗位。各地交警部门切实做好高温季节防暑降温和后勤保障工作,确保酷暑人员不减、战斗力不降。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本报通讯员 集体采写本报记者 张帆 朱海兵 实习生 张涵 执笔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