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军分区大力培养信息化机械化后备人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6日08:04 解放军报 | |||||||||
本报讯陈道康、杨剑嵘报道:后备力量系统如何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有所作为?江苏省徐州军分区着眼完成“双重历史任务”需要,依托训练基地大力锻造培养信息化、机械化后备人才,使民兵预备役队伍遂行作战能力不断增强。3年来累计培养储备高素质兵员4420余人。6月下旬,江苏省军区总结推广了他们的经验做法。 徐州军分区党委通过深入学习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认识到,抓好后备人才培养
整合训练资源,完善培训体系。他们将所属8个民兵训练基地整合为防空兵、坦克乘员复训和通信兵三大专业训练基地,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了便携式防空导弹场景式训练评估系统等一批训练模拟系统,在各专业训练基地建成了12个专业的信息化、机械化训练模拟系统,满足了从民兵预备役指挥干部到建制分队、从一般分队到专业分队的不同训练需求。 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培训层次。他们将民兵预备役训练教学内容由过去以步兵基础课目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城市防空、支前保障为重点,积极依托专业训练基地组织导弹、高炮等12大类43个项目的模拟训练,较好地解决了实弹射击难组织、训练效果难检验、训练成本消耗大等难题。 建立协作机制,保障训练质量。他们充分挖掘当地教学资源,与军地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训练教学协作网,聘任专家和部队官兵承担全市民兵训练教学任务;利用民兵整组等时机,建立各类人才数据库,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保障难题。 高起点训练平台,促进各类人才快速成长;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训练质量不断跃升。目前,该军分区民兵预备役人员训练周期缩短了三分之二,人员承训能力则提高了两倍多。基地每年还可承担全省范围的坦克乘员、工兵、通信等专业训练任务,训练效益和质量大大提高。(国防报2004年07月26日第1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