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以人为本统筹规划生态城市 无锡市政协研究室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6日09:02 无锡日报

  当今城市建设的前沿是生态城市。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组成的复合系统,以自然生态为基础,内涵包括经济、社会、文化诸多方面。规划生态城市建设,也要以人为本,要从人口、社会、产业、自然协调发展的高度,优化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建设一个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现代化城市。

  一、生态城市的四大要素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1971年联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新浪会员登录UC聊天
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计划中首提“生态城市”。近年,生态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以人类社会为主体,重视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我市建设生态城市,要关注四个方面:

  1、人口生态。

  人口密度、人口分布和城市承载能力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课题。一是人口压力。

  经济高速增长期,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人口急速膨胀,城市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包括对生态环境、对自然资源、对基础设施的压力和就业的压力等,不能设想在一个超负荷的环境里建设生态城市。我市外来人口已达135万,预计今后几年还会以一定的速度增加,同样面临人口压力。二是人口素质。

  人文生态即人的教化程度、生态意识、生态人格、生态公德的养成是生态城市形成的深层次因素。三是人口分布。人口疏密适度,分布合理可以减少人口流动,缓解交通压力。

  人口的就业分布、居住分布、年龄分布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2、社会生态。

  人有社会性,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态反映人的社会关系。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使社会生态产生了重大变化。

  与生态城市建设有关的社会生态变化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社区阶层化。就业和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收入水平差异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在新建住宅区不同阶层“聚层而居”,形成不同的社区文化,这是建设生态城市必须要考虑的因素。第二,社区自治和参与意识增强。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籍贯的人群有不同的利益诉求,都想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非正式团体和非正式组织增加。由于缺乏与政府对话的正常渠道,这些非正式团体往往具有“反政府”的倾向。第三,城市二元化。大量农民进城打工,把城乡差别带进了城市,这是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形成的特殊现象。

  务工农民收入低、干苦脏累的活,流动性大,是城市新的贫困阶层和边缘群体,居住也多在城乡结合部,给城市管理带来了许多新课题。南方某市700万常住人口中83%是非户籍人口,近年城市管理水平后退,恶性案件不断,实际是城市二元化———“社会病”的反映。

  社会生态的变化,对传统城市管理思想提出挑战,上述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势必形成群体内战、观念对立、甚至社会冲突,从而影响生态城市建设的总体环境。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不仅表现为经济增长的能力,还表现为对外来人口、对不同阶层的亲和力、凝聚力。

  3、产业生态。

  生态的本质是“竞争”与“共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生态要处理好三重关系:一是产业结构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建设生态城市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物耗、减少污染,积极发展信息、生物等高技术、高附加值工业,发展软件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使产业结构“轻化”、“软化”。国际著名的生态城市班加罗尔是印度的“硅谷”,联合国首批命名的“最适宜人居的城市”之一的巴西的库里蒂巴市,2001年的产业结构工业只占10%,商业和服务业占89.5%,居巴西国内十大最宜交易城市之首。其次,要处理好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

  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形成“循环经济”———自然生态系统中没有“废物”,要物尽其用。再次,要形成产业组织良性的竞(争)合(作)关系。主导产业、先行产业与基础产业、大中小企业都能竞争有度、合作有序,尤其要提倡产业集群,发展供应链、流通链,完善产业链。

  4、自然生态。

  包括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景观等。“先治理、后建设”是近年我市建设和规划思想理念的一大突破。需要进一步突破的理念有:(1)尊重自然。

  顺其自然,将自然融入城市,尽量减少对自然的改动,“天人合一”。(2)紧凑城市。城市既是生活空间又是生产经营空间,人口密度、建筑容积率、绿化率等都要结合我国国情,要有一定的集约程度,注重空间价值、空间成本、空间效率,“田园城市”、“森林城市”等提法不一定适合我国国情。例如市中心区建筑不能一味强调低容积率,要善于利用地下空间,地面“增绿”,地下“增效”。(3)简朴生活。提倡适度消费、就近上班等生活方式,国情决定我国不能学美国的消费模式,要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废气排放。(4)人性化。规划、建设都要考虑人的需要,例如住宅区要留出社区人群交际的公共空间,要注意人文景观等。

  二、生态城市的基本要求与总体布局生态城市建设有很强的针对性,即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如何预防“城市病”,做到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扩张过程中,都曾经出现过程度轻重不等的“城市病”,诸如城市无序扩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住房紧张、失业和贫困化、高犯罪率等等,在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后,又出现了“产业空洞化”、“城市空心化”等“继发症”。我们在城市规划时,要善于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综合性地预防和减轻各类城市病。笔者认为,全面的生态城市建设,应该有以下的基本要求:

  适当的人口密度,人口相对均衡分布;生态化的产业结构,发展生态产业;紧凑的空间布局,适当的集聚程度;有序的政治参与,人群和谐相处;注重环境保护,适宜人居和生产经营;保持自然风貌,有地方人文特色。

  以上述基本要求为目标,建设生态城市,首要任务是统筹规划,把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综合体现到规划思想中。针对我市情况,当前规划中要着重考虑三大布局:

  1、城镇布局产业和人口向郊区分散是城市化的必经阶段,大中小城镇结合,合理的城镇体系是产业合理布局和人口均衡分布的基础。

  (1)正确选择城市生态模式。古典城市生态模式有“同心圆说”、“扇形说”,都是以中心商业区为核心,上班“向中心”与下班“背中心”的“钟摆式”交通往往造成交通堵塞。近年专家多主张“多核心说”:城市各区域因其环境和功能不同,可以有多个功能中心———商业中心、行政中心、工业区等。

  工业沿轴线展开,城市空间呈“点—线”组团式发展,组团间以绿化(主要是都市农业)分隔。人口就近就业、就近居住,在工业园附近建设住宅区,配置商业服务分中心,形成中心城市的“辅城”或“卫星城”。我市在新一轮规划中提出了“多心,多组团”方式,体现了现代规划思想。

  (2)规划好“节点”镇。上海都市圈必然形成高速路网,高速路交点和历史名镇形成“节点”。我市12个组团都是“节点”。“节点”镇要在上海都市圈内进行功能定位,结合交通条件、产业布局、工业园区建设、产业集群形成不同主功能的特色镇,主功能指近城商业、物流、特色工业、旅游休闲、科技研发等。例如雪浪—坊前—大浮一片,空气、景观等条件优越,又靠近大学园区,比较适合于建设软件产业等高新技术园区。

  (3)规划好“都市农业”。节点镇要有清晰的边界,节点镇之间不准建立工厂。考虑土地集约利用,要以都市农业作为组团的分隔,专家指出,绿色植被不仅仅是种树,农田也可以发挥绿色植被———城市氧吧的作用。要保留一定的水稻田、茭白田等“湿地”。

  2、产业布局发挥区位优势、提高空间效率、节减物流与通勤成本是产业布局的经济依据;拉开城市骨架、产业与人口向郊区分散是产业布局的生态依据;提高集约程度、形成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产业布局依据三方面的要求而展开。

  (1)突出中心城商业服务功能。中心商务区(CBD)是城市的核心功能区,不同城市有不同特点。无锡作为一个中等城市中心商务区实质是中心零售区(CRD),辅以部分商务(Business)功能———在无锡主要是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的功能。中心商务区的核心功能是城市吸引力、凝聚力的重要方面。要规划好中心商务区,零售商业要形成网格式的街区。城区商业主要采用百货店、专业店等业态,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选择性要求。发展金融、中介等现代服务业,按照中心商务区的定位,老城区2.52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部分行政机构、部分学校、部分医院等都应规划外迁,调整后的老城区主要是高端商业金融服务业,全市形成“一核多心”格局。

  (2)工业进园区、进组团。拉开工业布局,二环路以内只保留都市工业,即小规模、无污染、低耗能、高附加值的工业,其他工业退城进园。赋予组团和“节点”镇以产业功能,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发展专业化的工业园区。我市原规划提出的“南拓、北展、东联、西优”方针要与工业跳开布局、工业进园区结合起来,不再是“摊大饼”式扩张。石化、汽车、纺织等重大产业要形成基地。加快乡镇工业向节点镇集中,组团边界之外工厂逐步迁入节点镇工业园。

  (3)建设高新技术“双生态”园区。园区建设要把产业生态和自然生态结合起来,发展高新技术和资本集约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附加值,做到既有较高的土地产出强度,又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4)物流节点不能多中心。在城市外环线(绕城高速)和铁路附近选择物流节点,作为大运输量散装货物的集散点,可以减少大吨位运输车辆进城,从而改善城市交通。物流“节点”的选择要经反复论证,不能多中心。

  3、人口布局合理的人口布局是缓解交通困境的基础条件,又是社会和睦安定的前提条件,与城镇布局、产业布局相协调,人口布局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控制人口总量。要从基础设施、资源、就业等方面,综合测算我市人口的承载能力。户籍制度改革要采取渐进原则,户籍农转非农要与社保费交纳等因素挂钩,优先吸纳在无锡工作多年的骨干人士,把“忠诚度”移民与投资移民、技术移民结合起来。

  (2)稳定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中心区人口密度控制在适宜的水平上,防止中心区人口“贫困化”———国外城市化进程中,部分城市中产阶层大量外迁,老城区一度成为“贫民区”。中心城区产业以较高层次商务金融服务业为主,中心城区要有中高档住宅区,以满足在这部分行业从业人员的要求,同时又使中心城区保持相当的购买力。

  (3)新增人口进“组团”。在节点镇大量规划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用以吸纳进城务工的农民。

  政府在批准工业园区用地同时可以批准部分低价土地用于配套住房建设。对不同收入阶层,住房建设要有不同标准,经济适用房容积率可适当高一些。新建住宅区规划要结合社区自治要求,形成不同文化背景的居住小区,促进不同民族、不同籍贯、不同阶层的人群和睦相处。

  (4)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市民教育程度,大力吸引高素质人才。通过富民工程,逐年提高中等收入阶层人口的比例。普及生态知识,推广生态理念,形成生态道德规范。

  三、规划生态城市的三个问题生态规划是第一规划,广义生态城市建设是在城市有序化基础上,追求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

  《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优点是详尽描述了城市自然生态建设的要求,略显不足的是忽略了人和社会的作用。全面的生态城市建设应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综合要求,统筹规划生态城市,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大规划体制。生态规划综合了经济增长、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生态环境诸多方面,要把空间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起来,把长期规划与近期方案结合起来,把规划与地方立法、政府规制结合起来。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大规划体制。

  一是要强化发展计划委的综合协调作用,协调人口社会规划、经济规划、空间布局;二是发挥规划部门的龙头作用,规划部门应参加社会经济计划的制订,参与行业规划、区域规划和重点项目的决策,凡涉及到国土规划、空间布局的,都应纳入统一规划;三是规划要与立法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的实施,必须有法律保障。例如都市农业如果没有地方立法或政府制定规章,规划就会落空。

  (2)大规划体制的财政支撑。城市发展的“摊大饼”和经济发展的低水平重复,归根究底有财政“分灶吃饭”的因素。财政如何统分结合,成为我市规划拉开布局,拉大骨架的一个难点,建议在建立大规划体制时,对财政支撑问题要有专门研究。

  (3)提高干部和规划专业人员素质。全面建设生态城市,领导干部必须加快从“工农干部”、“技术干部”向“社会领导者”的转变,职责在于抓统筹发展。规划专业人员既要做规划的“专才”,又要成为社会、经济的“通才”。生态城市理论属于后现代理论,规划要适度超前,就要对后现代理论多作一点研究。规划是公共权力,规划专业人员还要力求公正,利益集团为了自己利益总想要影响规划,各类有意无意的过度“炒作”,容易使规划受到干扰,如何防止“利益扭曲”,是今后规划部门的新课题。

  注:本文参阅:

  饶会林:《继续深入研究城市空间经济》李子君:《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蔡禾:《城市社会学》庞元正:《社会发展理论新词典》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